成都樓市,躲不過了!
作者:余飛
(資料圖片)
01 | 成都,樓市異類
在最近兩年的中國房地產史上,成都絕對是個異類。
2022年以來,中國樓市進入了全面盤整階段。今年一季度,在防疫措施全盤放開的背景下,上演了一波短暫小陽春,但預期沒有出現的背景下,市場很快被打回了原形。
然而成都卻像一個干勁十足的小伙子,充滿了爆發力,二手房成交量在當年創下了歷史新高。今年二三月份,成交量刷新了歷史紀錄。
新房和二手房價格更是持續上漲。
從官方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全國目前90%以上的城市,房價在下跌。但成都卻非常玄妙地躲過了盤整,成為了萬綠叢中一點紅。
成都房價迷之自信,連續上漲了18個月。
7月份,成都新房與二手房,同比均領漲全國。不過,二手房環比也開始轉跌了。
數據來源:中指研究院
成交量方面,今年上半年成都總共成交新房8.1萬套,是去年的1.07倍;二手房上半年的成交套數則達11.9萬套,是同期商品住宅成交套數的1.5倍,同比增長65%;成交面積為11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8%。
這樣的成交量,令人側目。
尤其是成都在二三月份持續刷新二手房成交量天際線,2月份成交了19061套,創下歷史新高。3月份成交了28189套,更是達到了令其他城市膜拜的巔峰。
哪怕和大多數城市一樣,在3月份見頂之后,新房與二手房成交量一路下滑,但成都新房與二手房成交量仍保持在1萬套與1.5萬套之上。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成都住建局
而同期,其他城市的成交量已經跌得不成樣子。深圳的二手房網簽量再度跌入3000套以內。南京的新房成交量跌破了3000套。
再看與武漢的成交量,新房成交量已經跌至谷底。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武漢市住建局
成都何以呈現出謎一般的成交量走位?
02 | 成都為何有不一樣的走位
第一,泡沫并沒有高到離譜。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強調過,當下各城市遭遇的樓市困局,都是當年房價拼命上漲造成的。
現在,浪潮褪去之后,才發現,原來房價與民眾收入之間的鴻溝,已是無法逾越的天塹。
成都的房價自然也泡沫較大,但是有別于東部熱點城市的過山車房價模式不同,成都和長沙一樣,走的是溫水煮青蛙的溫和上漲模式,房價始終保持著小碎步上漲。
這種低調的模式,好處在于,無論外界變化如何,都不會對其走勢產生過大影響。
目前,成都的房價相比于北上廣深低得多,相比于同級別的杭州、南京等城市也要低很多。
經歷了連續18個月上漲,目前成都的均價1.7萬元/平方米。與廈門的動輒六七萬,杭州、南京、蘇州的動輒四五萬,寧波、東莞的動輒三四萬相比,成都房價絕對量雖然也很高,但相比之下,接受度相對好一些。
其他城市的民眾,奮力一跳也沒有買的指望。成都普通民眾努力一下,還是有購房的希望。這是成都樓市能夠做出獨立行情的底層邏輯。
第二,人口不斷涌入,需求不斷增加。
歸功于成都近年來的成功宣傳,成都近年來名聲大噪。再加上四川盆地獨特的宜居條件,以及東部城市房價高企的現狀,成都過去十年成功收割了一波人口。
七普數據顯示,成都過去十年(2010年至2020年)常住人口增量高達581.9萬人,增量僅次于深圳、廣州,位居全國第三。去年,在人口增量整體降檔換速的背景下,成都依舊增加了24.5萬人,位居第二。
在2022年全國人口見頂轉向的背景下,成都人口增量從2021年的24.5萬下降至7.6萬。增量的確跳水了,但依舊保持著人口增量。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人口不斷涌入,需求不斷增加。
成都商報披露了一組數據,上半年有20萬個家庭在成都買房了。
第三,成都剛需和置換需求非常旺盛。
從成都的成交房屋結構來看,賣得最火的是70至90平米二房與三房戶型。價格主要集中在200萬以內。
尤其是非核心區,基本都在賣低價盤。
同時,成都的二手房掛牌量不斷高企,已經沖破了20萬套。
這意味著:
一方面,成都當下的解套需求非常強烈。這在所有城市都一樣。
另一方面,成都當下的置換需求非常旺盛。
03 | 成都也開始低頭了
不得不承認,去年以來成都是中國城市中的異類,但是在宏觀大環境讓大家恍然大悟的背景下,哪怕這個異類,也低下了高昂的頭顱。
一方面,成都的二手房價格終于在7月份轉跌,環比下跌了0.2%。
另一方面,成都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成交量都進入了連跌通道。
正如本號多次強調的,這一輪樓市是全面的、整體的,沒有哪個城市能夠躲過。
因為這場調整是系統的,是宏觀的,不是某個城市微觀下跌。
一季度之所以上演小陽春,是因為大家以為在防疫措施大放開之后,經濟即便不會筑底反彈,也至少會增強確定性,增強預期。
但是,大半年過去了,數據告訴我們,并不是那么回事。
過去半個月,海關總署公布的出口數據,央行公布的社融、房貸和存款數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消費、工業、投資、失業率數據,都在佐證著我們的經濟復蘇,仍充滿著較大不確定性。
宏觀環境與數據的不確定,是二季度以來全國樓市再次進入肅殺狀態的根本原因。
具體來說,這種環境導致了兩種結果:
第一,不想買的人越來越多。沒有信心沒有預期,中產以上階層都在觀望。
第二,買不起的人越來越多。收入和就業不確定性加劇,高房價與低收入的局面沒有絲毫改善,買不起房的人越來越多,需求斷代情況越發嚴重。
7月份,我們的房貸再次負增長,這意味著,不但買房的人越來越少,而且提前還貸的人越來越多。
降負債表,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是當下很多人的首要任務。而不是在工作和收入充滿各種懸疑的背景下,貿貿然去背負房貸買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