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礦業集團王莊煤礦:筑巢”引鳳來 打造人才新高地
在2023年潞安礦業集團勞模表彰會上,16名奮戰在各條戰線的王莊煤礦員工身披綬帶,接過了榮譽證書……勞模先進們載譽歸來,在礦區迅速掀起了學先進、趕先進、爭先進的熱潮。成績的取得,是該礦持續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的必然結果。
引才聚智 激發人才活力
(資料圖)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構筑人才制度優勢、贏得競爭主動權的戰略之舉。該礦以 “給用人單位授權、為人才松綁”為核心,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對后備人才庫實施動態管理,為其提供各種資源、渠道、平臺;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破除年齡、性別、專業、職稱、論文等約束條件,更好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深化人才激勵機制改革,為高層次人才在經費、資源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郭歷寧是該礦皮帶二隊的一名80后員工。交談中,郭歷寧告訴記者:“現在,礦上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不惜重金獎勵精英員工,讓有技術的人吃香,讓高技能的人受益,讓技術大拿在工人崗位照樣拿高薪,我的干勁兒更足了。”
該礦堅持物質激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通過突出技能、管理等生產要素的工資薪酬占有份額,收入分配向一線崗位和關鍵技術崗位傾斜,不斷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設立員工技能培訓、崗位練兵、優秀技能人才培養、員工教育培訓專項經費,動員員工參加“創建學習型企業、爭當知識型員工”活動,增強學習技能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借助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廣播等載體,讓員工深刻體會到企業重視技術人才和愛惜技術人才的堅定決心,激發廣大員工干事創業的激情,真正在全礦掀起學技術、學本領的熱潮,形成“體制順、機制活、人才聚、事業興”的良好局面。
育才凝力 增強內生動力
“每一道操作程序都必須規范,明確甲烷傳感器吊掛準確位置,熟悉瓦斯濃度值報警和斷電的現場操作……”在綜采面實操模擬現場,該礦瓦檢隊隊長王俊東耐心地講解著,為瓦檢員實操技能提升“加油充電”。
該實操模擬場地以U型通風綜采面為模擬對象,突出其瓦斯檢查重點區域及各測點的詳細規定及要求,在設備排列上也最大限度還原了井下生產工作面,以最接近現場的環境幫助新員工熟悉作業場所,通過身臨其境的模擬操作保證瓦檢員熟知崗位安全職責,提升現場操作能力。
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該礦為員工精準制定訂單式需求性培訓。“崗位練兵受益匪淺,通過這幾年開展崗位練兵,讓我們隊里完成了新老工人的接替和技術力量的傳承。”王俊東介紹說。靈活多樣的崗位練兵,推動員工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
為了給技術人才培養創造盡可能多的條件,該礦嚴格培訓程序,拓展場所,員工學技術的積極性大大增強,業務技能也實現了快速提升。這幾年,該礦連年在集團技術比武中奪冠,一批技術能手脫穎而出。目前,該礦擁有集團公司首席技師20人,高級技師64人,技能人才占到員工總數的65.47%。
用才留心 提升發展潛力
“大膽培養使用年輕干部,完善、用好后備人才庫,積極發現和選拔在實際工作中勇于擔當,具有創新意識、有執行力和潛力的年輕干部。”這是該礦的“人才經”。
在提升員工技能素質過程中,該礦堅持實際、實效、實用的原則,建立三級聯動的教育培訓方式,依托員工學校創新培訓方式,通過員工訂單式培訓、安全知識進隊組等,將日常學習、系統培訓、綜合教育融為一體,擴大培訓的涵蓋面,滿足不同類型員工需求,進一步提升員工技能。該礦依托機修廠的技術資源和設備資源,建立了員工技能實訓基地,并把基地延伸到集團二中,在集團二中建立了戶外實操基地和室內實景模擬訓練基地,投入綜采、綜掘及地面各類機電設備120余臺,用于員工技能實操培訓工作。同時,該礦要求每月都開展現場培訓學習,內容涉及機電、安全、生產、通風等方方面面,根據各隊組時間安排和實際需要,靈活安排培訓內容,切實把技能培訓送到一線。
以傳授技術知識、開展科技研究、完成項目任務為活動主線,大力開展“技師帶高徒”活動,組織和引導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領頭人、創新能手等高技能人才,向青年員工傳授崗位經驗、專技特藝和優秀技法,主動做好“傳、幫、帶”工作。在導師或者首席技師、首席專家的帶領下,一線技術工人通過學習、觀察、討論、研究、實踐、總結等方式,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掌握更全面的專業技能,進一步提升了業務素養。近年,該礦開辦各類專業培訓160余期,培訓員工1000余人次,及時處理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疑難故障220余項。
該礦“任建業技能大師工作室”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先后培養出130多名技術人才,其中26人獲高級技師,6人獲首席技師,2人獲煤炭行業技能大師,4人入選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為人才培養工作立下了赫赫戰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