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2023半年報披露 主營業務穩健提振 推動海外業務可持續發展
近日,華大基因(300676)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華大基因實現營收20.71億元,扣非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03.485174.4萬元。公司于8月14日召開了半年報業績交流會,就報告期內經營情況、業務布局規劃、產品重點研發方向與投資者進行了交流。
(資料圖片)
華大基因表示,今年以來,公司針對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建立了新的研發體系、開辟慢病防控新業務、探索新的渠道和模式,引領基因組學在精準醫學領域的創新發展,將產品和技術通過工程化賦能的方式進行全球拓展,推動公司的持續發展。華大基因是行業領先的科學技術服務提供商和精準醫療服務運營商。主營業務為通過基因檢測、質譜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組學大數據技術手段,為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社會衛生組織等提供研究服務和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
主營業務發展路徑清晰穩健
華大基因共有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多組學大數據服務與合成業務、腫瘤防控及轉化醫學類服務、感染防控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五四大業務,今年上半年分別實現7.99億元、5.66億元、3.28億元、2.18億元、1.42億元收入。公司各業務穩健發展且各自不同發展階段有望助力公司穿越行業發展的周期。
近年我國腫瘤五年生存率雖有所提升,但腫瘤發病人數不斷走高,腫瘤新發患者和存量患者的增加激發了腫瘤篩查、伴隨診斷及復發監測的需求。隨著基因檢測產品在腫瘤防控方面應用的日益廣泛,以基因科技為代表的精準醫學檢測將是腫瘤防控發展趨勢的重要手段。
在腫瘤防控方面,華大基因圍繞多類腫瘤構建腫瘤“預、篩、診、監”閉環,并通過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升級,建立全面有效的防控體系持續豐富和完善預防、早篩、用藥指導、復發監測等腫瘤防控體系檢測服務體系,為腫瘤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腫瘤全周期管理服務。上半年,公司腫瘤防控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8%。公司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在腫瘤防控業務方向,公司將堅持“防大于治”的理念,加大在早篩產品的臨床性能驗證、國內外資質申報、大規模自動化檢測方案推廣等方向的投入力度,并推動多癌聯檢,泛癌種早篩產品開發和應用轉化。
通過聚焦主營業務市場需求與前瞻性戰略布局,上半年,華大基因主營常規穩健發展。其中公司腫瘤防控業務實現收入2.18億元,同比增長38%;生育健康業務實現收入5.66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多組學業務實現收入3.28億元,同比增長4.58%。
華大基因充分利用自主平臺和生物信息大數據優勢,圍繞多類腫瘤進行精準防治,綜合檢測樣本量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在生育健康業務方面,華大基因是最早參與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研發的企業,。公司除了圍繞主流產品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加速NIFTY?從基礎版向全因系列的市場轉化,結合CNV-seq 和WES本地化平臺優勢,加強CNVseq和WES聯合診斷外,同時在孕前和新生階段展開包括多種隱性單基因遺傳病攜帶者篩查和新生兒耳聾、遺傳代謝病檢測等一系列出生缺陷防控產品的開發升級。
此外,感染防控業務也一直是公司的布局重點。華大基因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公司將繼續圍繞傳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診斷及用藥需求,提升PMseq?系列高通量產品檢測性能及競爭力;不斷豐富POCT相關產品管線。
值得注意的是,華大基因從原來聚焦于生育健康、腫瘤防控、傳感染防控到進一步開辟慢病人群的疾病防控,包括心血管、腦血管、認知障礙、退行病變、藥物篩查等,上述領域在健康中國2030戰略下未來市場空間值得期待。
主營業務的穩健發展離不開華大基因持續不斷地研發投入和產品升級。報告期內,企業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研發投入總金額為2.83億元,同比增長3.14%。
數據分析能力決定基因測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華大基因建立了高性能計算、云計算、一體機等多種形式的數據分析平臺。其中,自建大型計算集群并開發出相應的基因數據分析軟件,基因測序平臺、蛋白質譜平臺數字化能力在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
在產品開發和性能優化方面,華大基因的HALOS腫瘤基因檢測數據分析解讀一體機、PMseq?CNV分析流程全新升級;其中在慢性疾病防控方面,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基因檢測(APOE基因分型檢測)、早發冠心病風險基因檢測、心血管疾病藥物基因檢測及認知障礙疾病基因檢測產品、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抗體檢測系列產品正式上市。
“中國標準”海外拓展
在國際業務拓展方面,華大基因依靠前期海外業務建立起來的公共衛生防控平臺和能力,持續轉化為生育健康、腫瘤防控、感染防控、慢病防控等全生命周期的醫學檢測服務能力,基于已儲備的多項海外準入產品資質和質量體系,積極拓展海外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在沙特合資成立的獨立臨床實驗室開業,把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單基因遺傳病攜帶者檢測、新生兒疾病檢測、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傳感染病檢測等“中國技術”帶到中東市場,助力沙特精準醫學和公共衛生服務發展,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公司與印尼、泰國、智利、阿根廷和塞爾維亞等國的衛生部、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等合作方簽署了一系列意向合作協議。
報告期內,華大基因的沙特全資子公司與沙特Al Faisaliah集團全資子公司Tibbiyah Holding合資成立的獨立臨床實驗室Genalive開業,把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單基因遺傳病攜帶者檢測、新生兒疾病檢測、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傳感染病檢測等“中國技術”帶到中東市場,助力沙特精準醫學和公共衛生服務發展,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印尼合營公司醫學檢驗實驗室開始運營,為當地基因組學人才提供培訓平臺;在拉丁美洲市場,成立了烏拉圭子公司并在拉丁美洲布局建立了第一個臨床實驗室,推動精準醫學檢測服務在拉美市場的本地化開展。
在資質布局方面,公司獲得了一系列海外市場準入資質,助力公司業務的全球化發展。其中,在國際領域,公司全自動醫用PCR分析系統PMEasyLab及其配套使用的三款感染類檢測試劑盒獲得泰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沙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場準入資質,傳染病三聯檢測試劑盒獲澳大利亞市場準入資質,COLOTECT?腸癌檢測產品獲馬來西亞市場準入資質。
此外,華大基因將已經在國內應用成熟的民生項目模式推廣到海外。在民生項目方面,華大基因探索滿足不同國情、地區的需求,現已啟動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精準醫學民生項目。報告期內,公司文萊合資公司BorneoGenomicsInnovation SdnBhd與文萊衛生部簽署國家宮頸癌篩查合作備忘錄,雙方基于HPV篩查開展合作,制定為期三個月的HPV篩查試驗計劃,助力當地醫療衛生體系升級,并探索高通量技術數據分析與解讀人才培養合作的可行性;同時。公司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合資公司也承接了當地政府的民生篩查項目,烏茲別克斯坦合資公司Gen screen承接當地政府民生篩查項目,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啟動新生兒試點篩查項目,目標實現新生兒篩查全覆蓋。。在臨床科研合作方面,公司與泰國朱拉隆功醫學院簽署腸癌早篩前瞻性研究項目,項目計劃對對腸癌或腸道病變的原因和診斷方法進行研究。
華大基因一方面對內服務支撐國內醫療機構,另一方面對外向全球輸出“中國技術”、“中國產品”、“中國標準”,在全球精準醫學與公共衛生領域及前瞻性研究領域進行戰略性布局,制定了可快速導入的BGI-CSP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不僅適用于公衛疾控方面的實驗室質量保障需求,也可借鑒于常規分子診斷醫學實驗室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
推動行業發展
基因組學為代表的多組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推動了臨床診斷、藥物、個體化治療、農業等領域發生巨大變革,進一步提升社會各界對多組學應用行業的關注度及需求。
與此同時,各國對公共衛生領域建設的需求增長,加速了以基因檢測作為核心技術支撐的精準醫學行業的全面興起,“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新基建模式正在逐漸形成。作為“預防為主”公共衛生理念的踐行者和行業領先企業,華大基因基于實驗室布局規模化、臨床檢測研究的樣本量優勢和生物信息化平臺優勢,致力于構建精準醫學生態圈,助力精準醫學全球化發展。
在基因檢測實驗室規模和布局方面,華大基因具有實驗室規模和布局優勢公司具備優勢。公司在高通量測序實驗室、分子實驗室等生物學實驗室建設方面有著較為深厚實力和豐富的經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醫學基因檢測中心之一,下屬基因檢測實驗室共計27家,總面積約5.7萬平方米,實驗室已安全運行累計超過338萬小時。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經與全國上千家醫療機構開展合作,與各醫療機構開展合作的聯合實驗室超過500家。
臨床研究方面,華大基因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研究案例。華大基因依托自身強大的科研和技術實力,開展涉及生育健康、遺傳病、血液病、病原微生物、腫瘤等領域的檢測服務,為人類提供貫穿整個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生育健康業務方面公司已為超過1370萬人提供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大于99%;累計為超過650萬人提供耳聾基因檢測,為超過140萬人提供地貧基因檢測,為超169萬名新生兒進行遺傳代謝病檢測。
以基因數據為代表的生命大數據是精準醫療的基礎,也是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核心。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在流程高效性、信息準確性和服務便捷性等多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工具則成為了當下各級公衛組織實現更高效優質服務的重要渠道之一。
華大基因作為基因行業的奠基者,還具備信息化平臺優勢與信息安全保護的優勢,著力于提高生命大數據相關的產出、分析和應用能力,打造集基因測序、存儲、管理、計算和應用為一體的閉環管理體系。公司持續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在全球范圍布局高性能計算、云計算、一體機等多種形式的數據分析平臺,推動全流程業務的數字化轉型。
華大基因在規模、臨床研究、信息化平臺方面都具有優勢,有望憑借領先優勢構建精準醫學生態圈,在全球范圍內發展精準醫學,從而推進醫學全球化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