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進度丨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上半年共實施工程項目并聯審批9894件 并聯審批率居全省第一位、辦件量全省第二
大眾網記者 劉曉雨 濱州報道
8月2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服務品質越來越優”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專場。會上,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盧惠民介紹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提升服務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緊緊圍繞“1+838”工作格局,堅持“爭第一、干唯一、創一流”工作導向,主動服務、用心服務、高效服務,持續擦亮“濱周到”服務品牌。今年,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共承擔“1+8+1”重點工作任務17項,其中牽頭4項,配合13項,“12158”民生實事6項,其中牽頭5項,配合1項。截至目前,已完成5項,其他工作全部實現“雙過半”。
項目審批提速提效
持續深化并聯審批改革。2023年我們在全市規范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全流程實行“大中小”并聯,將17組73個事項納入并聯審批清單,實行動態管理,累計減少企業申請要素43%,壓減審批材料67%。今年上半年共實施工程項目并聯審批9894件,并聯審批率居全省第一位,辦件量全省第二,并聯審批改革案例被中央黨?!缎姓母飪葏ⅰ忿D發,并獲評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十佳典型案例”。
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多公告(公示)合一。為進一步壓減企業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的時間,我們研究制定了多公告(公示)合一實施辦法,將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選址意見書批前公告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告合并,將土地成交公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批前公告和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受理公示合并,公告總時長由41天壓縮到17天,節省24天,為企業節約了融資成本,促進了企業項目快審批、早落地。
在全國率先出臺利用租賃土地辦理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手續的辦法。按照原來常規要求,土地使用權人與項目投資人不一致時,新引進項目的審批手續難以辦理。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我們探索實施了投資人租地后能以個人名義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等備案手續,出臺了利用租賃土地辦理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手續的辦法,大大降低了企業用地成本,盤活了存量閑置土地,為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克服了項目辦理手續難題。目前,有8個租賃土地項目正在辦理審批手續,投資落地金額20億元,盤活存量土地480畝。新華社、人民日報、山東新聞聯播對我市這一做法進行了宣傳報道。
創新推出電子印章“融合應用”。為解決因系統之間存在壁壘導致政府、企業和個人電子印章無法兼容使用的難題,我們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聯合成立了電子印章應用聯合實驗室,并依托公安部“全國電子印章管理與服務平臺”和“全國實體印章庫”,為企業和個人制作、發放電子印章并進行備案。企業和個人在辦理業務時,可以根據需求自行申領、使用電子印章。目前電子印章可以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使用,并且應用于遠程勘驗、教師資格證認定、二手房轉移等多個場景,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便民服務更加快捷
就近辦。上線政務服務“百事通”2.0版本,將原來的政務服務“百事通”地圖,從掌上查、幫著辦、云上辦、掌上評四個方面進行升級,嵌入“愛山東”平臺上線運行,搭建起集位置導航、辦事服務、網辦指導、幫辦代辦于一體,覆蓋市縣鄉三級的政務服務“百事通”辦事系統,目前已有103個市縣鄉政務服務場所實現掃碼辦事。建立千村便民服務站,以建設“15分鐘政務服務圈”為目標,以“五全八有”為標準,在全市建設千村便民服務站,推進政務服務到村、到社區、到商圈、到園區,目前已建成1552個便民服務站,讓群眾辦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有人幫”,真正實現政務服務“就近辦”。
云上辦。創新實施“云上服務”,依托濱州市政務服務網,上線“一點通·共享課堂”,開展“云上課堂”,讓群眾跟著視頻學辦事,材料一填就對、審核一次就過、辦事一次就成,目前已上線20個視頻教程,106個服務指南。針對商事服務領域的中、高頻事項,我們推出了“云上指導”,開設商事服務“你看我做”、“你問我答”、“你點我辦”三個專欄,讓企業人員秒懂審批,輕松辦事。對需要到現場勘查核驗的事項,配備了高清同步影音影像設備進行“云上勘驗”,無需下載軟件,申請人點擊短信鏈接即可進行勘驗,勘驗結束后,系統及時形成加蓋電子印章的勘驗結論發送給申請人。截至八月中旬,已開展遠程勘驗1443余次,節約勘驗里程48071公里。對需要專家評審的審批事項,我們從專家庫抽取人員組成專家小組,召開視頻會議開展“云上評審”,異地專家無需到現場即可評審,并同步保存影像資料確保評審質量。目前,我們已組織遠程評審4次,壓減審批時間90%。持續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完成了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梳理,全市共梳理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不含行政許可事項)12753項,覆蓋37個市直部門(單位)、91個鄉鎮(街道),辦事指南發布進度居全省前列。
集成辦。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實現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43個“一件事打包辦”,國辦部署的企業5件事、個人8件事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在去年推出沾化冬棗、惠民繩網等10個特色產業點單辦的基礎上,今年再推出惠民草木、陽信鴨梨、博興廚具等11個縣域特色產業“一件事點單辦”,共服務企業494家。深化“一窗受理”改革,設立“一站式”企業服務窗口和為企服務專區,完善“一窗受理”工作規范,創新“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模式,強化數據歸集、匯總分析,打造出“一窗受理”標準化省級樣板,目前全市綜合受理窗口占比達98.29%,群眾辦事排隊等待時間壓減90%。持續推進企業證照“三聯辦”,以涉及“雙全雙百”工程的企業準營許可事項為重點,梳理完善涉及餐飲、藥店、書店、旅館等53個行業服務事項聯辦清單,同時對證照聯辦的服務指南、材料清單、流程圖、承諾書和申請表單進行優化,形成統一的辦理事項標準,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便利化服務,辦事企業群眾可根據實際經營情況選擇想要辦理的業務,實現“辦一事到一窗”的集成聯辦。截至目前已為市場主體辦理證照“三聯辦”業務1807件。
自助辦。推行“7×24小時”自助服務。我們在市縣兩級共建立72個自助服務專區,實現66項業務“7×24小時”隨到即辦。解決了群眾“上班時間沒空辦,休息時間沒處辦”的難題。實現教師資格證不見面審批,通過數字化手段,將中國教師資格網照片、學歷、普通話等數據進行共享,申請人只需在“愛山東”APP勾選認定學段、認定方式即可完成申請,同時通過聯通無證明城市系統、融合電子簽章平臺等系統,共享申請人的戶籍信息、無犯罪記錄核驗等資料,并進行自動將申請人的信息進行比對,將審核的結果通過短信同步告知申請人。此外我們與醫院進行合作,共享體檢結論,申請人不需要再提交體檢報告。認定通過后,教師資格證書所用照片統一印制,并免費郵寄到家,實現了“掌上辦”、“零跑腿”。2023年第二批次認定,全市共減免申請材料1.3萬余份。
幫辦代辦更加周到
推行幫辦代辦“項目管家”。對134家“金銀銅獅”獎獲獎企業、113個省級重點項目和236個市級重點項目進行“一對一”聯接,為每一個項目配備好幫辦代辦員,同時在全市開展“黨員聯百企、服務當先鋒”活動,在項目開始時,就提前介入了解項目情況及所遇問題,盡全力幫助企業。今年以來,我們累計幫辦代辦重點項目審批事項2247項、其他投資建設項目審批事項2369項,聯合縣區幫辦代辦機構解決企業實際問題73項。
建立“企業會客廳”懇談制度,我們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置了專門的企業會客場所,每月邀請我市的企業代表進行座談交流,按照“您說我聽”、“我問您訴”、“我答您評”的程序,“面對面”傾聽企業需求,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目前我們已舉辦5期懇談會,幫助43家企業解決51個問題。
在全市舉辦“反向體驗找差距 換位思考促提升”活動。全市各級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選擇不同的辦理事項,以企業和群眾的身份到服務窗口進行辦事體驗,沉浸式感受政務中心各項業務的辦理流程、服務態度,通過反向體驗來查找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有針對性地整改。截至7月底,參加市政務服務中心反向體驗活動的共有990人,查找問題206個,提出改進意見建議201條、改進服務119項。
下一步,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牢固樹立“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奮進的姿態、更加踏實的步伐,圓滿完成各項重點任務,進一步塑強“濱周到”服務品牌。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LEGION CONSO(02129)擬1800萬新加坡元收購位于新加坡的工廠綜合大樓 8月31日復牌
LEGIONCONSO(02129)發布公告,該公司股份將于2023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