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互聯 智領未來——第十九屆CCF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在青島舉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青年網青島8月28日電(記者 牟昊琨)夏來青島罩綠紗,朝聽鳥語暮看霞。8月24日至26日,2023年CCF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CCF HPC China 2023)在青島市紅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國內外多位院士、專家、學者、教授,以及高性能計算產業界的頭部企業代表、專業技術人士、行業用戶以及媒體相聚一堂,圍繞“算力互聯 智領未來”這一主題,探討產業智能化和智能產業化背景下算力的創新與變革,展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趨勢,旨在推動高性能計算應用的場景化落地。
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高效的計算能力是越來越復雜和龐大的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反過來,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基于大數據訓練深度神經網絡的需求又推動著算力的進步,新的計算軟硬件基礎設施不斷推陳出新。AI與算力的相互促進、同步提升將是未來的一個主題。最新發布的《智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2年,我國新增算力設施中,智能算力占比已過半;預計2025年智算規模占比將超過85%;到2025年,算力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4萬億元,關聯產業規模可達24萬億元。
由AI等新技術、新應用引發的算力缺口將如何有效彌補?年會上,有關專家介紹,業已啟動的國家超算互聯網部署工作是重要途徑之一,它將突破現有的單體超算中心運營模式,將全國眾多的超算中心連接起來,構建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通過超算互聯網建設,將形成強大的國家算力底座,有效促進超算算力的一體化運營,助力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算力互聯 智領未來”這一主題,道出了智算技術創新的方向、商業模式和應用生態創新的路徑,以及提升服務和體驗的新方法。
作為一年一度高性能計算領域的盛會,年會旨在通過匯聚前沿學術成果、展示創新應用技術、交流創造行業價值,促進超算技術應用生態與科研創新,以及產業數字化升級轉型,同時致力于打造全球化、開放式高性能計算技術與學術共享交流平臺。在算力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AI技術的驅動下,高性能計算技術與應用未來的發展和演進引發了廣泛關注,也成為本屆大會的一個重頭戲,相關議題的討論尤為熱烈。
在本屆大會上,9位中外院士齊聚,11場特邀報告、6場產業報告、46場主題論壇、30余場特色活動、4場“2023中國超算最佳應用”入圍作品展示等精彩紛呈。年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海洋科技中心、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共同承辦,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青島國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中北大學、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辦。
(來源:中國青年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