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貨幣活性下降:高頻數據掃描
高頻數據掃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活期存款減少應是7 月存款大減的主因;微觀主體持幣動機下降,反映了投資、消費需求不足,對經濟增速形成制約。
1. 食用農產品價格反彈。8 月4 日當周,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反彈1.6%,同比降幅收窄至10.77%。該指標7 月一度創2007 年以來的新低。但由于異常氣候、地緣政治等因素,目前全球食用農產品價格以上漲為主。國內食品價格也出現反彈,預計同比降幅將逐步收窄。農業部豬肉平均批發價本周環比漲5.75%,同比降22.21%。山東蔬菜批發價格指數環比漲2.86%,同比漲4.51%。
2. 活期存款減少應是7 月存款大減的主因。7 月金融數據顯示,人民幣存款環比減少約1.1 萬億元,其中居民和非金融企業存款分別減少8093億元和1.5 萬億元。參考貨幣供給數據,M2 減少約1.9 萬億元,其中M0增加680.8 億元、M1 減少1.8 萬億元、準貨幣(M2-M1)減少628.4 億元。
因此,存款減少的主因應是活期存款大幅減少。同時,7 月社融中對實體部門的人民幣貸款凈增長僅364 億元,不排除部分微觀主體的活期存款用于償還貸款,造成了兩項數據都不理想。
M1 是微觀主體投資、消費的主要支付手段。M1 低增長反映微觀主體的支出意愿偏弱、儲蓄意愿偏強。按照流動性偏好理論,微觀主體對M1的需求主要與GDP 相關。截至2 季度,M1 與名義GDP(4 個季度移動加總)之比處于近年來中等偏低水平,好于2008 年及2014 年至2015 年上半年等時段,但仍有進一步下行的可能性。如果M1 增速繼續下滑,可能對GDP 增長形成制約。
從債市角度來看,如我們在前期報告中多次強調,利率反彈拐點應以資金供求的結構變化為標志,M2 與M1 增速的剪刀差收斂可能是利率趨勢性反彈的領先信號。7 月二者未見收斂,且M1 增速繼續下降,反映微觀主體投資、消費意愿整體上未見顯著改善,利率或仍未到達反彈的拐點。
3. 美國通脹走勢分化、美聯儲或跳過9 月加息。美國7 月CPI 漲幅略低于市場預期,但受以能源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影響,PPI漲幅超出市場預期。通脹信號復雜,疊加美債市場流動性偏緊,美聯儲更可能跳過9 月加息。復雜局面下,將高利率維持更久的可能性應超過更激進加息。
如此前周報提到,隨著國際原油供求彈性此消彼長,油價明顯獲得支撐。
本周布倫特和WTI 原油期貨價平均分別環比上漲1.59%和1.98%。LME基本金屬現貨以回落為主,銅價環比降2.32%、鋁現貨價環比降1.28%;銅金比價環比降1.07%。
本周國內水泥價格指數環比降0.40%;產能超200 萬噸焦化企業開工率環比升0.74%;全國247 家鋼廠高爐開工率環比升0.53%,南華鐵礦石指數環比降1.91%;螺紋鋼庫存環比升2.19%;螺紋鋼價格指數環比降1.58%。
4. 八月初30 城商品房成交保持低迷。8 月6 日當周100 大中城市成交土地總價環比漲260.57%;成交土地溢價率環比降13.25%。30 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降22.39%;一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降31.43%;二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降17.11%;三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降23.66%;8 月1-10日,30 城日平均成交面積約26.7 萬平米/天,創有統計以來8 月成交新低。
盡管需求面支持樓市的政策陸續出臺,但二手房供給可能對一手房需求形成分流,增加政策效果的不確定性。
風險提示:國內外實體經濟出現超預期變化,通脹超預期上行,國內外疫情發展超預期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