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在轟炸機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戰斗機,蘇聯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蘇聯圖-128遠程截擊機
圖-128機頭及兩側進氣道特寫
圖-128服役后主要部署在廣袤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以應對美國戰略轟炸機的威脅
圖-128將圖-98機頭座艙改為雷達艙,裝備了RP-S“狂風”型雷達,北約昵稱“大鼻子”,該雷達最大探測距離50千米。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裝有大功率探測雷達,但圖-128作戰時卻主要依靠地面雷達系統進行引導。另外,作為一款純粹的截擊機,圖-128的航電系統也非常簡單,幾乎沒有什么電子對抗設備,甚至連雷達告警設備也沒有。所以。后來更多的時候,圖-128常常和圖-126預警機一同執行任務。
至于圖-128的武器系統,那就更簡單了。它不僅取消了圖-98的彈倉,連機炮也沒裝。只有機翼下方掛載空空導彈的掛架。因此它的全部武器就只有4枚R-4(北約稱AA-5)空空導彈。該彈是蘇聯自行研制并裝備國土防空截擊機的第一種遠距空空導彈,屬于第一代遠距空空導彈。發射重量450千克,戰斗部重70千克,最大射程20千米。圖-128掛載的4枚R-4導彈,兩枚屬于雷達制導型R-4R,另外兩枚為外紅外制導型R-4T,這兩種導彈戰斗時攻擊方向是不同的,R-4R主要攻擊飛機前方目標,R-4T攻擊飛機身后目標。
圖-128完全是冷戰的產物,也只有在冷戰中才會誕生這樣的怪物
圖-128作為蘇聯第一種遠程截擊機,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作戰半徑足夠遠,它進入蘇聯防空軍服役,可以彌補蘇-7、蘇-9戰斗機作戰半徑不足的缺點,但同時它的缺點也很明顯,身為一款截擊機,它的速度卻不快,只能對付北約的亞音速轟炸機B-52,而對超音速轟炸機就沒有多少辦法了;另外,由于缺乏近距作戰手段,蘇聯國土防空軍僅僅賦予它一個戰術:發現敵方轟炸機,然后在50千米外迎頭齊射全部四枚R-4導彈,然后立即撒退,絕不態戰。與其說它是截擊機,不如說它是一個空中導彈發射架。其實,這也是由于其自身缺陷所造成的,一架由轟炸機改造而來的戰斗機,能指望它有多好的機動性能,一旦陷入近距纏斗,根本不是敵方護航戰斗機的對手。這使得圖-128的用途顯得過于單一。
但不管怎么說,圖-128從1963年開始服役,一直到1990年退役,二十多年間,作為蘇聯防空體系中高、中、低三層防空網中的中堅力量,其功勞是不言而喻的。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宜賓市林長制督查組來珙督查林長制工作—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
(吳平華楊清其)1日,宜賓市林長制第六督查組一行來珙縣督查林長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