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鳴三聲淚沾裳的三是什么意思_猿鳴三聲淚沾裳_最資訊
1、“猿鳴三聲淚沾裳”的“裳”讀cháng。
2、本義是指(夫君、君長穿著的)裙。
3、意思是:人們聽到猿猴的幾聲鳴叫眼淚沾濕了衣裳。
【資料圖】
4、這句話出自酈道元的《三峽》原文選段: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5、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6、”譯文: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7、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8、”擴展資料:裳即是裙。
9、裙字從衣從君。
10、君者,夫君、君長之謂也。
11、故裙是古代男子日常穿著的下衣。
12、《帝王世紀》:“黃帝始去皮服,為上衣以象天,為下裳以象地。
13、”說明這是按照“蓋天”宇宙模型創制的新式絲麻服裝。
14、黃帝時代在2337 BC-2307 BC(參見本百科詞條“三皇五帝年表”,下同),這說明,中國人自2300 BC開始穿“衣裳”。
15、在黃帝以前,即在三皇時代(2607 BC-2338 BC),中國人口重心所在的魯西豫東地區的成年男女日常穿著皮服,到了五帝時代(2337 BC-2110 BC)改穿布料衣服。
16、服飾的改變是一個巨大的時代變遷標志,然而無論怎樣變化,清朝之前華夏族的服飾基本特征未曾改變,即現在統稱的漢服。
17、皮服的式樣和制作方法由三皇時代活動在今河南商丘一帶的諸侯辰放氏提供的。
18、辰放氏是來自環渤海地區的東北移民。
19、伏羲時代(2400 BC-2370 BC)制定的婚嫁禮儀還規定男女結婚以雙獸皮為禮。
20、但伏羲時代的魯西豫東地區已經感受到了人口壓力和動物資源減少的困擾。
21、神農時代(2370 BC-2338 BC),魯西豫東地區的人民終于拋棄了漁獵生活方式,改肉食為谷食。
22、衣料也相應地從動物皮張改為絲麻布料。
23、到黃帝時代,最后確定絲麻制的上衣下裳為男女標準常服(古人將穿在上半身的稱之為“衣”,穿在下半身的稱之為“裳”,故而合稱衣裳)。
24、參考資料:裳——百度百科。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宏潤建設(002062.SZ)中標5.18億元杭州地鐵4號線三期工程土建施工SG4-3-3標段項目 世界視點
智通財經APP訊,宏潤建設(002062 SZ)發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杭州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