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上的金川精神——金川集團攻克世界鎳鈷冶煉核心技術的故事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王云祥
金昌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早在65年前,探礦隊在金川戈壁灘上找到了一塊孔雀石(鎳鈷礦石),從此我國擺脫了國外鎳鈷鉑族金屬資源的封鎖,形成了著名的世界500強企業——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川集團”)。
【資料圖】
2023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單中,金川集團位列第289位,成為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鎳鈷鉑族金屬冶煉企業之一。
金川集團有很多傳奇故事。一代代金川人不怕大型車間里的高溫圍烤、不怕戈壁灘上的狂風拍打、不怕礦井里的濕熱,他們以滴水石穿的精神,開創了我國最大的鎳鈷銅礦,把業務發展到了全球市場,書寫壯麗的時代篇章。
金川集團動力廠動氧車間外景
解決卡脖子問題
開創我國首條鎳鈷鉑族金屬生產線
沒有工業,寸步難行。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我國航空航天、能源等領域,急需大量的鎳鈷合金和鈀、鋨、釕等鉑族金屬,苦于國外資源和技術雙封鎖,多項重大建設停滯不前。
要解決卡脖子問題,只能發展屬于自己的鎳鈷工業。
1958年春天,廣袤的金昌戈壁灘上狂風大作,一行人冒著風沙艱難前行,他們是西北煤田地質勘探局145探礦隊,也是第一批金川集團鎳礦的開拓者。
為了找到孔雀石,隊員們在茫茫戈壁灘上挖地窩躲避風寒。白天忍饑挨餓找礦石,晚上鑿冰化水喝。
他們立下誓言,哪怕累死渴死,也要為新中國找到鎳礦石。
一天下午,探礦隊來到金川區寧遠堡鎮白家嘴村,隊員唐東福走進村里的一處山谷,撿到了一塊孔雀石。他異常興奮,破著嗓子大喊:“找到了!找到了!我找到一塊孔雀石!”聽到喊聲的隊員們跑過來仔細查看,確定就是大家日思夜想的孔雀石。
這塊孔雀石就像星星之火,點燃了中國鎳鈷工業的火焰。
后來的日子里,隊員們牢牢鎖定這條山溝,經過持續多日的詳細勘查,終于發現了孔雀石巖脈。
“當時為了突破國外對我國鎳礦資源封鎖,第一批金川探礦人吃盡了苦頭,他們終于發現了鎳礦,為祖國鎳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金川集團科技園講解員楊舸琪說,“隨著孔雀石巖脈的發現,于1959年成立了金川公司。”
這個全國唯一以鎳礦石為開發的公司,令國人振奮,國內礦冶奇才匯集于此,在戈壁灘上站穩腳跟,一干就是一輩子。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1963年,金川集團完成了第一批鎳鈷礦石采集。
1964年,金川集團生產出高冰鎳2041噸,生產出第一批電解鎳22.43噸,這是新中國冶煉出來的第一爐鎳。從此國產鎳應用于各大領域,向世界宣告我國卡脖子工程取得了偉大勝利。
1965年,金川鉑族金屬正式提煉成功。
到了1966年,熱情高漲的第一批金川礦人,建成了我國首條萬噸級鎳鈷鉑族金屬生產線,從此形成了我國完整的鎳鈷鉑族金屬產業鏈。
金川集團選礦廠擴能技術改造項目
世界級大熔爐
讓石頭變為18種金屬
只因為這塊綠色的孔雀石,開創了我國鎳鈷礦冶核心技術發展的奇跡。
在金川集團,有三座世界頂級大型熔爐,分別為閃速爐、頂吹爐和合成爐。
前不久,經過檢修的合成爐開爐點火。這個熔爐的來歷不一般,它是完全依靠我國技術設計建造而成的銅冶煉爐,突破了全球銅冶煉技術瓶頸,成為世界上首座用于銅冶煉的合成式懸浮熔煉爐,使金川銅礦火法冶煉技術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此次改造涉及到350余項檢修內容,經過這次檢修,合成爐的作業率、工藝控制和投料量再次提升,年產純銅達百萬噸以上。
記者了解到,金川閃速爐排名世界第五、亞洲第一,主要處理低氧化鎂銅鎳混合精礦。這座爐吸收了芬蘭閃速熔煉技術,不但擴大了產能、能源消耗低,而且環境污染小、回收率高、使用壽命更長。
早在2008年,金川頂吹爐建成使用,此爐采用富氧頂吹浸沒熔池熔煉技術,取代了高能耗的電爐鎳冶煉工藝,開創了世界鎳精礦領域的新境界,使金川火法冶煉技術邁上新臺階。
在金川集團,這些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超級大熔爐,最終將一塊孔雀石熔煉成為鎳鈷銅金等18種元素。這些元素應用于航空母艦、宇宙飛船,還有老百姓使用的銅壺、鍋碗等各個領域。
有人說,金川集團的發展成果是戈壁灘上炙烤出來的,更加貼切的說法是從熔爐里熔煉出來的,也有人說是一代代金川人奮斗出來的,其實這些說法都正確。
“這個廠房全長400多米,總共有868臺電解槽,年生產一級銅達20萬噸?!苯鸫瘓F銅業公司電解分廠廠長高新峰說,“金川集團每年可生產20萬噸鎳、110萬噸銅、1.7萬噸鈷,生產鉑族金屬10噸、金30噸、銀600噸、硒200噸,年產化工產品600萬噸。金川集團生產的鎳鈷產量居世界第四,鉑族金屬產量國內排名第一?!?/p>
60多年后,金川集團把輝煌寫在戈壁灘上,輝煌的背后凝結了很多人的血淚和辛酸、智慧和力量。
金川集團公司銅業有限公司電解一分廠
不欠環境賬
為戈壁灘持續拓綠
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一代代金川人前赴后繼,他們立場堅定,在建設輝煌金川之時,廠礦企業的綠色發展,就是為子孫后代造福。
多年來,他們將自己的環境保護承諾,活生生地落實在戈壁灘上。礦山最終變成了綠山,一片片茂密的森林,擘畫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行走在金昌市大街上,人們對金川集團的貢獻贊不絕口。這些年來,當地老百姓也嘗到了甜頭,尤其是戈壁灘上發展起來的生態效益。
在人們的記憶里,金昌和金川集團經歷了一起成長的過程。因為有了金川集團,金昌成為一座礦冶發達的城市。
偌大的金川龍泉公園里,大樹茂密,流水潺潺,成為金昌市民娛樂納涼的理想場所。
每當夜幕降臨時,70多歲的陳梅老人喜歡坐在龍泉公園里吹葫蘆絲,她老家來自河南省駐馬店,已經在金昌生活了幾十年。
陳梅喜歡吹《高山流水》《女兒情》,婉轉悠揚的音調讓過往路人贊不絕口。她覺得這樣不但很有意境,而且老年生活也充實快樂。
占地8萬余平方米的金川龍泉公園,是金川集團傾心打造的金昌市城市公園,園區內有“兒童樂園”“濱河林帶”“龍泉飛虹”“翠湖曉月”等景觀。
春天花香四溢,夏天綠意盎然。秋天滿枝金黃,冬天遍地白雪。
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坐在高大的翠柳下歇息納涼,回憶過往與離愁,別有一番滋味。
有金川集團項目的地方就有綠色,此話不假。
在金川區東大灘金川集團東大灘300MW光伏發電項目光伏園區內,60余萬塊光伏板下綠草如茵。
負責這個項目的是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他名叫楊星。因為長期在戈壁灘上工作,安全帽下的臉上皮膚黝黑。
“戈壁灘上長草本來很困難,不能讓這些草白長了,長起來了就要養羊,羊群在光伏板下吃草納涼,從此就會誕生新的金川戈壁羊。”楊星說,“這個項目占地面積523.7773公頃,目前已經并網發電,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近4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近萬噸,為金昌市打造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提供強大動力?!?/p>
金川集團廠區面景觀帶
尾礦充填
為地球低成本療傷
開發與保護并舉,讓生態資源生生不息。
要實現綠色發展,治理大量堆積的礦渣和廢料理所當然。
但是,如何治理大量的尾礦、水淬渣、粉煤灰等污染?這是一道難題,但是對于勤勞智慧的金川人來說,有的是經驗和方法。
早在1985年,金川集團就開始了尾砂充填試驗。1997年開展的投資回填、整平項目,掀起了礦區復墾造田和增綠熱潮,實現了區域性生態平衡。
尾礦處理是礦冶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金川集團自主研發的“全尾砂+廢石膏體充填”項目的成功應用,這是一項為地球療傷的技術突破。通過管道將膏體充填料漿從地面1672米處,水平輸送至井下1100米副中段廢舊巷道后,完成750立方米的充填量。
“我們不僅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資源,而且開辟了一條尾礦、冶煉棄渣治理和綜合利用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苯鸫瘓F選礦廠科研技術室副主任李陽說,“每年可利用廢石達50萬噸、尾砂25萬噸,無論是生產過程中的廢石還是尾砂,都實現了有效利用。并將大量的固廢物量化處理后,不但降低了環境治理壓力,而且擺脫了礦洞充填物料受限的局面。”
面對礦業開采冶煉中的煙氣污染,特別是硫酸尾氣、低濃度煙氣,金川集團先后投入17億元開展煙氣排放綜合治理,對低濃度冶煉煙氣進行資源化回收利用,走出了一條綠色冶煉之路。
在進行高效煙氣治理時,金川集團采用更高效的離子液脫硫工藝,替代了原堿液吸收脫硫工藝,使外排二氧化硫降低到100毫克/標立方米以下,實現了冶煉煙氣二氧化硫資源化、減量化目標,廠區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為了實現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公司對污水進行全面治理,優化廠區中水回用管線,建成了廢水調配網絡系統,形成了廢水‘源頭分離—達標處理—中水回用’的治理體系,實現了廢水處理循環平衡、源頭減量、分質處理、分類達標的總目標?!苯鸫瘓F安全保障部生態環境監察室經理李永鵬說,“生態環境治理不是讓人看的,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我們注重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加注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與企業長遠發展相得益彰。”
當初是在河西走廊的戈壁灘上挖鎳礦,現在將業務發展到了世界的多個角落。依托多金屬共生的硫化銅鎳礦床,金川集團形成了集采、選、冶、化為一體,主要生產鎳、銅、鈷、鉑族貴金屬及有色金屬壓延加工產品、化工產品、有色金屬化學品、有色金屬新材料等,擁有國際領先的裝備和工藝技術,擁有世界第三大硫化銅鎳礦床,是我國最大、世界領先的鎳鈷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的鎳都。
金川集團選礦廠尾礦庫排水井
乘風破浪
在世界經濟大潮中勇毅前行
千難萬險何所懼,大戰大考煉真金。
金川人能拼,他們拼在挖礦上,拼在科研上,拼在項目上,拼在生產線上。
茫茫的戈壁灘上,一個個高大的風力發電機群佇立在風中,30多米長的風輪葉勻速轉動;也有成千上萬塊太陽能發電板,烈日下閃閃發光;碧綠的莊稼,壓沙造林形成的綠草灘。
新時代的中國風華正茂,當人們講述第一批尋找鎳礦人的故事時,金川人沿著前人的足跡,接續他們沒有完成的使命。
60多年過去了,金川集團形成了以金川區為生產經營決策管理中心,蘭州科技研發中心、上海營銷中心,以北京和香港為資本運營中心的戰略定位。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絕不是一句空話。前不久,2023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名單公布,金川集團連續四次上榜,與2022年相比上升了50位。
放眼世界,金川集團早已做好了以大澳區、歐非區、美洲區、中亞區為重點的資源戰略布局,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與合作,初步實現了面向全球分布資源、資產的跨國經營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金川集團有色金屬產品產量一路上升。今年1—7月實現營業收入2121億元,同比增長29.19%;完成工業總產值1443億元,同比增長14.05%;實現利稅總額108.73億元,其中利潤67.23億元。生產有色金屬及深加工產品151.58萬噸,同比增長15.62%。關鍵指標創造歷史最好水平,綜合實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堅守產業報國的金川人,從不懼怕風沙,困難面前不服輸。他們永遠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以乘風破浪的精神,在世界經濟大潮中勇毅前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