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熱評】?暑熱指引執行難,全面檢討貼地惠及勞工
氣候暖化令香港近年夏天變得更酷熱,戶外工作中暑和死亡數字不斷上升,為了更好保障工友安全,勞工處5月中旬推行《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和工作暑熱警告。指引落實剛好3個月,但成效備受質疑,要求盡快檢討之聲不絕。
新措施效果不如人意,當局宜與持份者就指引的設計、執行細節上逐一檢視,并作出優化,使措施變得更貼地、易明和易執行,而諮詢檢視需時,難短期成事。
設計上甩漏多實際執行有難度
(資料圖)
指引實施后,勞工團體批評之聲從未停止,相信是與勞工處要趕及在夏季來臨前推出,以致指引存在很多甩漏。首先,指引僅參考京士柏和雙魚河觀測站得來的評估暑熱指數,無法全面反映各區熱壓力情況。環保團體綠色和平上月在全港7個不同地區的建筑工地外測量濕球黑球溫度(WBGT),發現同一時段下的熱壓力平均差異很大,反映各區暑熱狀況不同,暑熱指數未能實際反映戶外工人的暑熱風險。
另一個被詬病問題是暑熱指數不時在短時間內“彈出彈入”,取消不久又再生效,試過一天內反覆發出警告3次,工人要“三上三落”,予人訊息混亂之感,更讓工人無所適從。問題癥結是勞工處在采用警告系統的技術參數,并非國際通用WBGT的1小時平均值作為觸發警告的標準,而是采用天文臺暑熱指數的10分鐘平均值,以致暑熱值波幅大。
此外,當局在制定指引時也未考慮到各個工種在實施上所遇到的困難,與構思存在很大落差。地盤一些高危工序,如搭棚、外墻清潔等,因吊纜升到高空或工人爬上棚架均需要一段時間,無法做到說停就停,再加上警告竟在短短10至20分鐘內出現“彈出彈入”,搭棚工人隨時剛從棚架爬下來準備休息,警告便取消,又要再度爬上棚架,既浪費體力,也影響施工進度。
須知道地盤實行“四日期”,即四日起一層樓,暑熱警告頻發,肯定會拖慢施工進度,若未能如期完成施工項目,承建商面臨要被罰款,為了追回失去時間,可能要加班趕工,增加工業意外風險。再加上指引非強制性,不具法律約束力,不排除承建商為了如期交貨,未必愿意依足指引行事。
暑熱警告分黃、紅、黑三級,亦列明不同級別下從事不同勞動量的工人休息時間或停工,看似安排設想周到,但實際上卻令機制變得太復雜。早前有民調顯示,有近7成受訪戶外清潔工完全不了解指引內容,亦不知自己屬于哪個工種級別,反映當局急于推行指引,事前未有做好宣傳工作。
指引確實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當局有必要盡快作出檢討,辦法并不是坐在冷氣辦公室內閉門造車,而是諮詢各持份者意見,了解業界在執行上遇到什么困難,再厘清問題所在,然后對癥下藥作出調整。
諮詢持份者意見務實作出調整
當局宜認真檢視采用WBGT作為衡量勞工熱壓力的方式,甚至將酷熱天氣警告及工作暑熱警告兩個系統整合,并將三級警報系統資訊優化成簡單易明,讓從事戶外工作的人士可快速掌握。
由于諮詢需時,而今個夏天已過了大半,與其現時急就章推出補救措施,當局倒不如趁這個時候,多聆聽持份者聲音和參考專家意見,有充裕時間梳理并優化出一份更科學、更貼地和切實可行的指引,并做足宣傳,以便在明年炎夏來臨前推行時更順暢,成為利民好措施。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Vittoria Ceretti for Ferragamo 2023 Fall-Winter Campaign
VittoriaCerettiforFerragamo2023Fall-WinterCampa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