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發布的這款辦公神器,太猛了!
最近幾天去體檢,醫生居然說我陰虛火旺/火氣內生,建議少熬夜、多喝水。
【資料圖】
這讓一向自認為身體素質不錯的小雷好不震驚。
但說實在的,我本人最近的作息還挺正常的,要說上火的原因嘛,思前想后的話,除了廣州的炎炎夏日外,還有就是每到年中那多到離譜的各種會議了。
在這種酷暑難耐的時節,還要三不五時被各種長篇大論拷打的滋味,只能說起碼有一半以上會議我都是半夢半醒地混過去的。
當然,我們能摸魚,上頭可不行。
比起我們這些普通編輯,主編可能才是最難頂的那個人。
除了和我們頻繁召開各種選題會/周報會,主編還要和上級/甲方客戶積極進行交流,再加上各種年中必備的半年總結會、務虛會。可以說一天下來,幾乎就沒有看見我們主編有閑下來的時候。
真是聞者落淚,見者傷心。
看著每天抱著個三斤重的平板忙上忙下,忙得焦頭爛額的主編,平時對硬件產品頗有研究的本人,果斷塞了一臺墨水屏平板給他。
“ 重老師,都2023年了,用點高科技吧,科大訊飛前兩天剛發布的訊飛智能辦公本X3,你這不拿去耍耍?”
(圖源:雷科技攝制)
主編沒說什么,只是半信半疑的接過這臺訊飛智能辦公本X3,隨手把玩了起來。
此時他所不知道的是,在這段短短一周的體驗過后,他將再也離不開這臺“創造力助手”的陪伴。
輕薄精致,商務氣質
有的讀者可能會問,對比常見的平板電腦,智能辦公本品類在設計上有什么優勢。
“輕薄便攜、精致商務”便是我們主編給出的答案。
我們手上這臺訊飛智能辦公本X3采用了深空灰的配色,搭配上航空級鎂鋁合金機身,不論是看上去,還是摸起來都相當商務大氣,給人留下了頗具高級感的第一印象。
(圖源:雷科技攝制)
在前代產品的基礎上,這次訊飛智能辦公本X3升級到一塊10.6英寸的電子墨水屏,像素密度高達300ppi,正面屏占比高達87%,不疲勞不刺眼,觀感表現處于如今墨水屏產品的第一梯隊。
(圖源:雷科技攝制)
更妙的是它的重量和體積,415克的機身重量,僅有5.4mm的機身厚度,比最新一代的iPad Pro 12.9要輕巧便攜不少。把辦公本X3合上時,看上去就和一個商務筆記本一樣,在任何正式場合都不會顯得突兀。
(圖源:雷科技攝制)
為了保證產品流暢運行,訊飛智能辦公本X3搭載了一顆專門為墨水屏設備深度優化的八核處理器,響應速度更快,應對日常應用是綽綽有余。
這款產品在硬件上最大的變化其實在底部,這次訊飛智能辦公本X3的屏幕底部創新性地搭載了一體化的“靈動條”設計。
(圖源:雷科技攝制)
傳統墨水屏設備常常會在屏幕一側設置多枚按鍵來對應翻頁、日志、主頁等功能,這種設計思路雖然直白,但是會破壞屏幕正面的一體型,而且操作起來響應也不夠及時。
為了操作更順滑,借助“靈動條”,用戶能實現更簡單便捷的翻頁體驗。只要在靈動條上左右滑動,就可以實現快速翻頁,有效解決墨水屏翻頁慢的難題;不僅如此,用戶還能通過從邊緣向內滑動呼出大模型和快速便簽。
使用起來,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會議可以更簡單
要問我們主編最煩的是什么事情,開會絕對是能夠名列前三的項目。
平常的選題會就夠煩了,到了年中更是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不僅自己需要準備各種會議發言,收集編輯每周的稿件數據進行匯報,還要時刻注意老板下達的目標指令,領導的一句“我再簡單補充兩句”,很可能就意味著長達半小時以上的會議記錄整理工作。
每到這時,主編只想“以頭搶地爾”,看一眼就要當場圓寂。
別擔心,訊飛智能辦公本X3會出手。
辦公本X3擁有出色的會議記錄功能,開會時,不僅能將會議全部錄音,還可以把會議內容實時轉寫成文字,自動記錄下來,把你的注意力從做會議記錄上解放出來,只需專心開會,其他交給它就行。
(圖源:雷科技自制)
主編這段時間使用的訊飛智能辦公本X3,不僅搭載了滿血版的科大訊飛智能語音識別,更配備了目前最強的八麥克風陣列,擁有著更大的拾音范圍,更精準的方位感知,讓實時語音轉寫更準確,分角色轉寫更精準。
為了探一探這臺設備的專業實力,主編特地帶著這款產品進行了幾次測試。
結論如下,像是會議內容自動轉錄、發言人識別、方言轉換這些功能,本人此前就見識過,可以說會議里的每一個重點/每一處細節,訊飛智能辦公本X3都能很高效的捕捉記錄下來。
在會議實時轉寫的同時,主編也會時不時利用配套的電磁筆在辦公本上簡單手寫記錄。
訊飛智能辦公本X3配備了一根Wacom定制電磁手寫筆,筆觸反應靈敏,加上精心調校的屏筆摩擦,讓人在記錄時有一種接近真實書寫的感覺。
(圖源:雷科技攝制)
在大模型的加持下,訊飛智能辦公本X3不僅能自動記錄會議內容,還能對自動轉寫的會議記錄進行“語篇規整”,將大量口語化的語氣詞、重復性的語句潤色精簡成書面文稿。
(圖源:雷科技自制)
當然,想要從會議中的海量信息里提煉出來關鍵內容,還是要花不少精力,而訊飛智能辦公本X3在此前自動記錄錄會議內容的基礎上,還能進一步將會議內容智能提煉,并根據手寫內容,將與會者關注的信息提取、總結出來,形成一份相當精簡的會議紀要。
(圖源:雷科技自制)
按照主編的評價,這種“兩小時會議,5分鐘掌握”的體驗,真的是用了就回不去的。
日程可以更高效
作為主編,重老師的工作和我們普通編輯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
如果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在確認選題后寫好自己的稿件的話;那么主編的工作,還包含了數不清的會議、專題內容的規劃、和其他廠商公關的應酬以及和我們工作內容密切相關的催稿/內容安排等工作。
而這也意味著...要是把他的工作一項項列出來,復雜到讓人頭大。
(圖源:雷科技攝制)
就算重老師是老主編了,但是事情一多,難免還是會漏掉一些存在感不高的工作,雖說也能用手機簡單記下日程事項,但是工作一多,內容就會特別亂,哪些活兒干了,哪些還沒干,哪些不急著辦,哪些要立刻去辦……很難梳理一團亂麻。
不過現在,從記錄日程到安排工作事項,重老師都可以直接記在辦公本X3上,對于特別重要、需要關注的事,甚至可以添加至【關注星】中,持續跟進。就拿日程來說,在事項快要開始前,訊飛智能辦公本X3會彈窗提醒,對于日程特別多的人非常實用。
(圖源:雷科技自制)
不僅如此,在和客戶開會、和團隊溝通過程中,對于突然獲取到的碎片信息,主編也能直接在辦公本X3上手寫記錄在案,而且只要用靈動筆在事項前面畫個五角星、圓圈,這些被標注的重點事務,就會自動收集到日程模塊,方便后續逐一跟進解決,不錯漏工作重點,翻看起來非常方便。
(圖源:雷科技攝制)
而且,調用星火大模型能力,訊飛智能辦公本X3甚至還能根據日程里記錄的內容,自動生成AI周報!
(圖源:雷科技自制)
對于事情多、活又雜的重老師來說,有這樣的智能‘秘書’幫自己記錄、梳理、總結這些瑣碎的工作,體驗別提有多舒適了。
任由創作力迸發
當然,只是這些功能的話,雖然足夠實用但還不夠亮眼.
在此隆重介紹訊飛辦公本X3的最大亮點之一,也是讓我們主編最終對其“贊不絕口”的關鍵要素——
“創作”。
(圖源:雷科技攝制)
作為主編,重老師不僅要撰寫自己的稿件、策劃每個月的專題內容,還需要參與大量選題的構思和完善,因此必然會遇到創作力枯竭,即便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好點子的情況。
借助星火大模型能力,訊飛智能辦公本X3支持用戶呼出大模型后進行開放式多輪問答,可以根據重老師的各種需求自動生成文本,幫助主編高效獲取信息、知識、靈感。
比如我們問個:“幫我構思一篇有關全新數碼品類的專題報道。“
點擊發送,不到一會,訊飛智能辦公本X3便給出了一篇有板有眼的范文,編輯們在此基礎上擴充一下就能用了。
(圖源:雷科技自制)
想要周報會上的發言稿?
(圖源:雷科技自制)
或是策劃一些近期的面試問題集?
(圖源:雷科技自制)
不管有啥需求,訊飛智能辦公本X3都可以根據主編工作需求,快速生成相關文本,各種內容都可以信手拈來,這種費時耗力的工作直接交給它就行。
日常內容創作時,主編寫作思路卡殼,只要用靈動筆圈選住知識盲點,大模型也能即可立刻生成相關解釋,解釋內容還可直接插入筆記,讓內容創作更順暢方便。
訊飛智能辦公本X3上,在大模型助力下完成的稿子,主編可以借助WPS繼續進行輕辦公。
(圖源:雷科技攝制)
也可以借助讀寫客APP,通過文件驛站把稿子從辦公本X3上直接傳到電腦里繼續編輯,實現多端協同辦公。同樣,電腦上的筆記,我們也可以傳到訊飛智能辦公本X3上繼續編輯、批注。
(圖源:雷科技攝制)
不夸張的說,不論你是寫作思路卡殼,還是懶得去構思文件內容,就算下一秒你的大腦宕機,訊飛智能辦公本X3都能幫你解決些問題。
總結
總結來說,對于需要頻繁參與會議、工作繁雜、寫作任務多的人來說,訊飛智能辦公本絕對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神器。
有人可能感覺,這些功能其實通過平板和軟件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這個說法不能說完全錯,但我們在實際的使用感受上,確實存在不少差別。
雖說借助各家廠商的軟件,平板電腦確實能在某些程度上做到類似的事情,但是多媒體設備始終是多媒體設備,更豐富的功能,讓高管想要拋除雜念、專心致志做好本職工作,變得越來越不易。
訊飛智能辦公本X3在設計上最有優勢的一點,就是做到了把娛樂工具與辦公工具分開,讓人更專注、少分心、少焦慮。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讓你真正投入到工作心流狀態。
(圖源:雷科技攝制)
硬件上,訊飛辦公本X3以更精簡的功能為核心,帶來了普通平板無法比擬的紙感墨水屏、長續航、大模型和更專注的記錄功能。
軟件上,訊飛辦公本X3的一切功能都圍繞辦公需求展開,更簡單的會議記錄、更高效的日程管理以及搭配大模型的輕辦公和郵件、打印、投屏、日程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流程,讓日常的工作在稱手工具的幫助下越來越順心。
這么一個職場寶藏本,難怪重老師現在上班已經有點離不開它了。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Vittoria Ceretti for Ferragamo 2023 Fall-Winter Campaign
VittoriaCerettiforFerragamo2023Fall-WinterCampa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