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記證的印痕
(資料圖片)
一本天藍色的義務兵免費信件戳記證從1984年保存到了現在。時隔近40年,硬紙殼的封面有些許磨損,邊角露出紙板,燙金的字體卻是清晰可辨。時間使得紙張有些泛黃,輕輕翻開,飄出淡淡的霉味,這是歲月沉積后留下的印記。
一同被保管的還有小小的三角郵戳,它寄托著多少官兵心中的鄉愁。這個三角一邊連著部隊,一邊連著家庭,一邊連著自己,像一只揚著風帆的小船,能把思念捎回家。歷任通信班班長在信件上印下這個戳記的時候,內心一定是神圣的。“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他們手中握著的是官兵和家人之間溝通的橋梁。
春去秋來,歲月幾經輪回,從第1任到第12任班長,崗位上的那份傳承和肩上的那份職責從未改變。歷任班長都會在戳記證上面留下痕跡,離開時再鄭重地交接給下一任。這既是信任,也是一份囑托。在今天這個通信發達的時代,這本戳記證已經退役,但它卻作為通信班的精神印記被一任任班長傳承下來。
“曹寧,2020年11月28日——”這個時間是他任班長的第3個年頭。那天,他從上任班長張驥手中接過這本泛黃的戳記證。曹寧依稀記得,張驥臨近退伍時,將他叫到農場中隊,一同到的還有戳記證上的5位班長,他們從五湖四海風塵仆仆趕來,為張驥舉行離隊儀式。
飯桌上大家侃侃而談,聊著過往,訴說對戰友的思念,回憶著綠色軍裝下的青春。
茶過三盞,張驥的話多起來,拍著曹寧的肩膀讓他好好干,不要讓在座的各位班長失望。
曹寧的眼里泛著淚水,他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第12任班長。那年,卸任班長的張驥主動下到基層大隊,曹寧也從一名戰士成為通信班班長。但張驥還未將戳記證交到曹寧手中,他知道信任不能代替工作實績,要想接過這份傳承,還得看曹寧自己的努力。
當了班長的曹寧沒有讓張驥失望,主動挑起大梁,在困難面前,他永遠記得班長教給他的一句話“想辦法”。從此以后,在他的字典里就沒有“認輸”二字,他總是以一種超高標準要求自己。任職當年,他便代表支隊參加了總隊的“通信專業大比武”。
裁判員一聲令下,曹寧瞬間成為場上的焦點。只見他身形矯健,動作緊張有序,破纜皮、定接頭……憑借成百上千次反復練習形成的肌肉記憶,曹寧一氣呵成完成被復線固定。然而,這只是這項考核課目的開始,更難的考驗還在后頭。提起絡車,曹寧如離弦之箭,向終點飛奔。他宛如游龍穿梭在涵洞、獨木橋、鄉村道路、火車道等復雜的地形之間,利用右手手指控制絡車盤的轉速,保證線路收放自如。他找到線桿,三步上桿,勾桿打結,飛身下桿,一套動作行云流水。電話鈴聲響起,比賽完成。最終,他獲得個人第一、團體第三的好成績。
聚會結束的時候,張驥拉著曹寧,從口袋中掏出這本天藍色的戳記證。這本被張驥視若珍寶的戳記證,曹寧見過幾回,本以為班長會帶走留作紀念,不承想他鄭重地交到自己手上。曹寧接過后,顫抖地寫下自己的名字。那一刻,他雙手沉甸甸的,像托著一座大山。(張 巍 許東峰)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國內首份線上非學科校外培訓辦學許可證下發,教育ETF(513360)漲近1%,粉筆漲近9%丨ETF觀察
國內首份線上非學科校外培訓辦學許可證下發,教育ETF(513360)漲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