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汽車電動化轉型囿于充電焦慮
▲95號州際公路馬里蘭州段休息站的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站。資料圖
美國大力推動汽車電動化轉型,目標到2030年電動汽車至少占新車銷量50%,眼下正在全美建設5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尋求“無處不充電”的愿景。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日前幾份來自美本土調研報告撕開了“美解決充電焦慮無能”的遮羞布,強調雖然各州之間存在差異,但“充電站少于加油站,充電費高于加油費”仍是普遍現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充電站數量少、充電時間長
根據美國大型車隊線上支付服務商CoastPay調查,目前在美國平均每1000英里道路上大約有104座加油站,但充電站數量僅22個。總體而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呈逐年落后于電動汽車保有量的態勢,而且不見好轉。
全美50個州中,只有馬薩諸塞州、羅德島州、加利福尼亞州、夏威夷州、馬里蘭州、科羅拉多州、俄勒岡州、猶他州和華盛頓州的充電站比加油站多,但多的程度并不相同,且仍然無法趕上電動化轉型速度。馬薩諸塞州擁有最密集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平均每100平方英里就有31.4個電動汽車充電站,而加油站數量只有18.4座。
值得關注的是,多州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充電擁擠”情況。新澤西州、夏威夷州和華盛頓州每個充電站服務的電動汽車數量最多,其中新澤西州每個充電站服務超過17輛電動汽車,無形中增大了包括排隊在內的整體充電時間,給電動汽車大規模且快速普及帶來挑戰。
充電等待時間越長,電動汽車購買欲望越低。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指出,至少目前依然有相當多的美國消費者更信賴燃油車,整體而言,電動汽車接受度依然很低。
充電設施供需失衡嚴重
CoastPay通過研究全美各州充電站密度差異發現,電動汽車數量相對較多的州,并沒有配備更完善的充電設施。也就是說,電動汽車采用率高的州,反而“充電焦慮”更嚴重,這主要是充電供需嚴重失衡所致。
內華達州電動汽車注冊數量比全美平均水平高出49%,但州內每英里道路上的充電站數量比全美平均水平低19%。俄勒岡州電動汽車注冊數量比全美平均水平高出56%,但州內每英里道路上的充電站數量比全美平均水平低14%。
與之相反,羅德島州電動汽車注冊數量比全美平均水平低26%,但每英里道路上的充電站數量比全美平均水平高出205%。
2021至2023年間,新澤西州增加了大約1500個充電站,兩年內增長58%;同期,夏威夷州和華盛頓州分別增加了18%和25%的充電站數量。即便如此,充電設施仍然不夠用。
充電費高于加油費
根據美國汽車協會的數據,截至8月15日,全美汽油均價為每加侖3.86美元(約合6.72人民幣/升)。疊加維持在高位的通脹率,這個夏季,美加油成本并不低。
這似乎對電動汽車車主是個好消息,但根據安德森經濟集團基于美今夏汽油均價、居民用電價格、商業充電價格、燃料和電動汽車稅等因素研究發現,美國大多數電動汽車充電費用仍高于燃油車加油費用。
關于充電和加油的費用,不同車型有不同結果。對于卡車來說,加油和充電費用大致相同,而對于入門級和中檔的轎車和SUV而言,在家或公共場所充電的費用都高于在加油站加油的費用。豪華轎車和 SUV 則介于兩者之間,如果在家充電,可能比加油便宜一些;但如果在公共場所充電,則可能比加油貴一些。
“中等價位汽油車的加油成本更低,每行駛100英里大約需要11美元,而同等價位的電動汽車則需要13到16美元。”安德森經濟集團創始人帕特里克·安德森表示。
《華盛頓郵報》指出,充電價格會因地域以及充電設施而異,加上道路稅、電池效率、電動汽車購買退稅等因素,各州充電成本不同,但總體結論是在美充電比加油要貴。
帕特里克·安德森介紹稱,美國目前通用二級充電器和三級快速充電器,其中二級充電器每小時可增加約30英里續航里程,合每千瓦時約0.2美元。三級快速充電器比二級充電器快近20倍,可以在20分鐘內為電動汽車充滿80%電量,但價格通常為每千瓦時0.3至0.48美元,幾乎與某些地區汽油價格相當。
快速充電器通常比在家充電貴3到4倍,就長途旅行或運輸而言,電動汽車并沒有比汽油車勝出多少。雖然業內不斷強調,電動汽車車主在家充電時間要長于在公共充電樁充電,但根據美國人口普查數據,美國60%公寓建于1959至1989年間,這些老舊物業通常缺乏電力基礎設施,無法支持多個二級充電器同時運行,升級費用至少高達3萬美元。
“將州電動汽車稅、家庭充電成本、約10%充電傳輸損失等因素疊加到一起,電動汽車相對燃油車的優勢似乎只剩下排放少這一點,而這一點根本無法成為普通民眾購車的首選要素。”帕特里克·安德森坦言。
文丨本報記者 王林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國內首份線上非學科校外培訓辦學許可證下發,教育ETF(513360)漲近1%,粉筆漲近9%丨ETF觀察
國內首份線上非學科校外培訓辦學許可證下發,教育ETF(513360)漲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