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主流媒體德陽行」“為民呼 為城應”!德陽旌陽:“兩心”賦能,讓城市更有溫度
深圳新聞網2023年8月16日訊(記者 施冰冰)文明是城市底色,民之所呼終有所應是城市風骨,德陽旌陽用“兩心”服務群眾,踐行文明。8月16日上午,“綠動地球 智造未來”2023全國主流媒體德陽行40余家媒體走進德陽市旌陽區融媒體中心和旌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觀全媒體傳播體系和大視聽格局建設情況,了解旌陽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文化傳承,看“兩中心”雙向賦能,在實現陣地、活動、資源聯動,精準匹配群眾需求與服務供給,零距離服務群眾。
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形成“旌陽事 一端辦”格局
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更好群眾服務,旌陽區融媒體中心始終堅持黨媒姓黨,立足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構建大視聽發展格局。按照“一體兩翼”建設思路,遵循一體化發展方向,大膽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守正創新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實現宣傳效果最大化和最優化,同時,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將區融媒體中心打造成集影視、廣告、文化、文旅、研學等為一體的平臺,努力建設成為全省具有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相關資料圖)
瞄準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構建“1+N”立體傳播矩陣,集中力量打造“新聞+政務服務商務”平臺,形成“愛旌陽”APP、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微博等10余個宣傳載體為主的融媒矩陣。開發政務類、民生類應用400余項,共同策劃、信息共享、多元發布,形成一網通達、一鍵統發的“旌陽事 一端辦”格局。
旌陽區融媒體中心堅持“融媒+文旅”理念,以“11116”文旅融合發展工作思路,做大文旅、培訓、餐飲、研學等產業,實現“事業+產業”相互賦能、相融而生。據了解,該中心已先后啟動孝源里、旌秀桂花·智慧農業創新中心、旌陽印象·森林餐廳、旌陽印象·花園餐廳、黃河電影院、孝泉電影院、旌彩藝術培訓等多元化經營業態,打造形成了一批極具旌陽特色和亮點的文旅品牌。
共赴文明實踐之約,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插上“翅膀”
“文明實踐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極,一頭連著黨執政為民的初心,一頭連著群眾向往美好生活的民心,是黨和群眾之間的‘橋梁’。”旌陽區社科聯副主席龔建祥表示,只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才能增強對群眾的吸引力、感召力。
旌陽區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網絡,打造“實踐中心—實踐綜合體—實踐所—實踐站—實踐基地”五級服務陣地,建立旌城春雨、麥田夢想家等216支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理論宣講、市民教育、文化活動、科普宣傳、健身活動”五項文明實踐活動10000余場,服務轄區群眾260000余人次。
在旌陽區新時代文明中心的書畫培訓室,20余名小學生正在硬筆書法老師李德春的指導下,認真學習臨摹;在該中心的舞蹈室里,星云藝術團的30余名舞蹈愛好者正在緊張排練。“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龔建祥還表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密切聯系群眾、有效服務群眾、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戰略之舉,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插上“翅膀”。
“融”出文明實踐新氣象,讓城市更有溫度
文明,對一座城市而言,是展示發展潛力、彰顯魅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它始于心,踐于行,是對群眾美好期待的最好回應。
匯聚融合,才能滋養文明實踐“生命力”。依托區融媒體中心愛旌陽APP開發建設“旌陽網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構建“中心制單、群眾點單、志愿領單、政府買單、社會評單、考核定單”“六單”工作流程,完善志愿者個人和團體的注冊管理、活動發布、志愿者招募、服務記錄以及志愿者活動展示等功能,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更加貼民心、達民意。在愛旌陽APP設置了“公益廣告”“文明新風”專欄,共享公益廣告資源庫,實時發布、上傳、展示鄉風文明、移風易俗等建設活動,讓文明新風浸潤旌陽大地;展示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德陽人”“新時代最美旌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典型95名,創新榜樣選樹理念,以榜樣力量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德陽是古蜀文明發源地,這里不僅有震撼世界的三星堆,還有古蜀文明、儒家文化、德孝文化、三國文化在這里交融發展,文化底蘊深厚,濃郁的文明氣息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第一次來,我就愛上了這個城市。”來自中國吉林網的主編侯薇說道。
文明是城市之魂。近年來,旌陽區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功能,與全區干部群眾共赴文明之約,“融”出文明新氣象,讓城市更有溫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