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長光電創業板上市 新興應用領域業績高速增長
(原標題:波長光電創業板上市 新興應用領域業績高速增長)
【資料圖】
8月23日,南京波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波長光電,股票代碼:301421)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2893萬股,發行價格為29.38元/股,計劃募集資金3.2億元,實際募集資金總額8.5億元,意味著波長光電的投資價值被更多機構認可。公司表示,本次募投項目有助于加快公司在光學領域的資源布局,開發新產品、新技術以及進行技術能力提升與創新。
作為中國精密光學元件、組件的主要生產商,波長光電多項自研核心技術指標達行業領先水平,對我國激光制造產業與紅外熱成像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并贏得了包括大族激光、華工科技、高德紅外、韓國伊歐科技、美國IPG等行業內眾多知名客戶的贊譽。
新興應用領域業績高速增長
波長光電成立于2008年,公司專注于工業激光加工和紅外熱成像領域,主要產品涵蓋了激光光學系列中的擴束鏡頭、掃描鏡頭、聚焦鏡、準直鏡;紅外熱成像系列中的紅外熱成像鏡片、近紅外鏡頭、短波紅外鏡頭、中波紅外鏡頭以及長波紅外鏡頭;光學設計與檢測系列中的主流光學設計軟件ZEMAX以及光學檢測設備等。
公司堅持走自主研發與吸收創新相結合的研發之路,2021年7月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020年至2022年,波長光電業務收入分別為2.67億元、3.09億元及3.4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05.34萬元、5443.17萬元及6150.73萬元,呈現穩步增長趨勢。2023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為1.83億元,同比增長12.7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55.93萬元,同比增長19.58%。
值得注意的是,波長光電在新能源、半導體、醫療科技、增材制造、光伏等新興應用領域業績高速增長。2020年—2022年,新興領域營業收入從2232.78萬元增至6164.08萬元,年均復合增速達到66.15%,新興領域營收占比從8.49%增至18.28%。
產品用于半導體及新能源等領域
消費電子行業、標記行業、新能源動力電池等行業,都屬于波長光電下游激光加工設備行業的終端應用領域。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針對動力電池加工的應用需求快速增長,公司的極耳切割鏡頭以及高功率焊接鏡頭獲得市場的高度認可并實現規模銷售。2020年至2022年,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產品收入分別為1149.04萬元、1845.51萬元及2964.16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4.37%、6.05%及8.79%。
招股說明書同時顯示,在半導體應用領域,公司已具備提供光刻機配套的大孔徑光學鏡頭的能力。公司成功開發的光刻機平行光源系統可用于國產光刻機領域配套,并已交付多套系統用于接近式掩膜芯片光刻工序。在激光檢測和測量方向,公司產品目前已進入半導體光刻領域配套檢測產業。
波長光電紅外光學領域產品主要終端市場為紅外熱成像領域下游的安防監控、戶外夜視等監測行業。針對監測行業而言,報告期內,公司該領域產品收入分別為7356.36萬元、5042.89萬元及6179.05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27.99%、16.54%及18.32%。
值得一提的是,波長光電的紅外材料技術為進入大批量消費類紅外產品市場奠定了基礎。公司新型模壓工藝研發的多款紅外硫系玻璃模壓鏡頭已實現批量出貨,主要運用于安防監控、紅外輔助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
力爭成為光電行業的主導力量
受益于政策端與需求端雙項利好,波長光電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21年度,波長光電元件、組件的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了97.39%和101.49%,隨著激光和紅外應用市場需求旺盛,公司下游訂單逐年增加,現有產能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本次擬使用募集資金投資的三個項目中,激光光學產品生產項目達產后,預計將年產激光光學組件61,300件,激光光學元件323,000片;紅外熱成像光學產品生產項目達產后,預計將年產紅外熱成像光學組件70,000件,紅外熱成像光學元件(包括紅外鍺/硅元件、探測器窗口、消費類元件)480,000片。
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募投項目預計新增元件產品產能803,000片,占發行人2022年度元件類產品實際產能89.99%;預計新增組件產品產能131,300件,占發行人2022年度組件類產品實際產能112.51%。
根據規劃,未來波長光電將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激光智能制造、半導體、新能源、生命科學、紅外成像、AR/VR、智慧家居、增材制造、航空航天等科技應用領域的客戶提供高精度、高穩定性的核心光學器件和解決方案,力爭成為國際一流的高端精密光學元器件制造企業,成為光電行業的主導力量。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房地產行業周報」多家供應商回應碧桂園風險:均無大額債權;中原集團回應被恒大等拖欠超10億傭金;摘牌倒計時,恒大又有新動作
重點關注多家供應商回應碧桂園風險:均無大額債權,開始拿工抵房在碧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