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試劑盒夠不夠?疑似到確診關鍵環節亟需打通
目前病例的篩查和確診兩個步驟的銜接不夠完善,隨著現在病例越來越多,臨床經驗越來越豐富,需要不斷改善診斷流程。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過程中,除了要防止疫情的擴散,對于患者的診斷也同樣刻不容緩,尤其是早期識別和及時治療危重病例。為此,各方都在積極努力,讓更多診斷醫療設備盡早被患者用上。
隨著武漢火神山醫院開始接收第一批患者,當地的接診能力開始提升,2月4日國家衛健委公布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人數首次突破2萬例,達到20438人。全國現有疑似病例23214例。
不是每個人能得到檢測
2月3日,率隊援助武漢前線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武漢檢測試劑數量不夠,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檢測。”
李蘭娟院士說道,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目前在武漢還做不到,希望全國支持武漢。她還建議,雖然武漢目前封城,但是對于運送物資、志愿者的飛機、車輛絕對要保證。
同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透露的試劑盒生產數量傳達出一些信息。在介紹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的保障情況時,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在會上介紹道:“前期因為時間問題、復產問題等,核酸檢測試劑盒供應出現一些困難。不過到2月1日,核酸試劑盒的日產量已經能夠達到77.3萬人份,接近疑似患病者人數的40倍。”
他同時稱,目前產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只達到60%至70%,但是從總的供應來看,已經基本滿足要求,后續工作主要還是恢復產能。也就是說試劑盒日產量最高有望超過128萬人份。
如此高的日產量為何還是不能滿足武漢的需求?大量湖北的疑似病例來得及檢測嗎?
湖北最近一次公布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能力數據是1月29日,根據湖北省衛健委主任劉英姿在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隨著新型肺炎病例的增加,湖北能夠提供檢測的機構已有89家,包括省市的各級疾控中心、三甲以上醫院、社會第三方檢測機構,現在這些機構全部滿負荷運轉可以達到每天6000份的檢測能力,未來檢測能力大大增加。以黃岡市為例,黃岡各醫療機構從23日開始做檢測,當時每天只能測試49份。隨著近期培訓力度的增強,測試效率大大提升,目前一天可測試400多份。
“前段時間檢測比較慢,與試劑盒的產能有關。”劉英姿說道。此外,她還透露,截至1月28日,湖北現有的試劑盒儲備達到5萬盒,在此基礎上,還爭取到了國家支持湖北的第二批物資,兩批總量達到11萬人次。“下一步要打通瓶頸,在保障其跨區運轉、確保安全的同時,配備特殊設備和車輛,大大壓縮檢測時間,確保疑似病人得到及時檢測和治療。”劉英姿表示。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核酸檢測試劑的靈敏度不夠也往往造成一個病人要經過多次反復檢測,才能測出核酸陽性結果,這也拖慢了確診的流程,并且這部分試劑的消耗也增加了整體試劑需求的壓力。
疑似病例人數5天翻番
1月29日,全國疑似病例人數首次突破10000例,此后四天疑似病例人數急劇攀升,截至2月3日公布的數據,全國疑似病例人數首次突破20000例,僅5天就翻番,每天增幅超過1500例。從新增疑似病例人數來看,全國每天新增疑似病例在4000至5000例不等,湖北省衛健委沒有公布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但根據新華社2月1日和2月2日公布的信息,湖北省兩天新增疑似病例人數分別為2606例和3260例。從這一趨勢表明了,全國疑似病例的整體規模還將不斷增長,其中湖北疑似病例仍占大部分。
這樣來看,如果按照湖北目前全負荷運轉每天6000份的檢測能力來看,還是很難滿足每天超萬人規模的疑似病例的診斷需求,而這也可能導致一些重癥又得不到及時檢測(更不用談救治)的病例,在沒有確診之前就已經死亡。
更早的檢測和及時的治療才能遏止死亡人數的增長,這也是目前湖北急需提升檢測能力和效率的原因。但很顯然,77萬人份的試劑日產量還無法馬上抵達湖北。所以出現了李蘭娟院士所說的“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目前在武漢還做不到”的情況。
一位全球公共衛生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檢測能力不足的狀況確實令人擔憂。他表示:“這一方面會影響官方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由于缺乏檢測而影響確診人數的數字;另一方面,也會耽誤一些重癥病人的及時救治。”
根據2月4日,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目前重癥患者人數達到2788例,占全部確診人數比例接近14%。而重癥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根據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1月29日在線發表的論文統計發現,在首批99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當中,有17個重癥患者,出現了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這17人中有11人死亡,比例高達65%。這些患者病情短期內出現惡化,最終多器官衰竭致死。研究作者表示,這為早期識別和及時治療危重病例敲響了警鐘。
“試劑盒目前看起來應該是夠了,但是管理流程可能存在不足。”一位臨床醫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應該把試劑盒發放到各個區域性的醫療中心和醫院,由醫院來檢測確診并傳報,這樣疑似病例就能很快確診。現在流程太慢,抽血送檢要送到CDC,耽誤了時間。”他還表示,疑似病例的確診并不困難,二級醫院都可以診斷。“主要是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各個醫院差別大。”他說道。
目前來看,武漢仍然是疫情的重災區。李蘭娟院士建議,對于運送物資、志愿者的飛機、車輛絕對要保證。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從1月20日至2月3日,已有近40家生物醫療公司提供相應的試劑盒產品,產地絕大部分是位于上海、廣州、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區。而這些城市和地區都是物流比較發達的區域,這也令生產的物資能夠盡快地從產地運往疫情地區。
聯邦快遞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們已經啟動最快速的流程,每天一班飛機在24小時內就把國外的物資運往位于廣州的亞太區轉運中心,并于當天完成清關,由中國合作伙伴中國郵政EMS再運往武漢和周邊地區。一些在線貨運平臺也在加班加點協助發貨人,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運輸接力。
此外,跨國醫藥公司捐贈的診斷產品等物資也陸續抵達湖北疫情中心地區,將有助于提升診斷的效率。西門子中國和西門子醫療中國宣布將捐贈價值1500萬元人民幣的醫療設備,包括CT、移動DR等,緩解當地診斷設備短缺的狀況。
能否用CT部分替代診斷
有科研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精確診斷非常重要,專業診斷人員的培訓也同樣重要?,F在試劑盒的產量看上去是夠了,但是檢測精準度的提升還要取決于檢測儀器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我們現在缺的不是子彈,而是槍和戰士。”
目前除了前線診斷醫療物資的供應問題,還存在確診流程緩慢等問題。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漫長的診斷流程也耽誤了病人的早發現和早救治,使得一些危重病人病情加劇惡化。對于這些病人而言,有一線專家呼吁不應再使用流程滯后的核酸檢測的方法,而應盡快使用CT作為診斷標準。
“一個是影像學,一個是檢驗醫學,一個從器質上確診(確認結果),一個從分子上確診(確認源頭)。但影像學一直是診斷肺炎的傳統常規手段,靈敏度接近百分之百。CT雖然無法看出病毒的核酸結構,但完全可以辨別肺部感染的嚴重程度,以及重癥肺炎的感染類型。現在非常時刻,應該在疫情地區提倡只要確診肺炎,就應收治。”一位醫療行業資深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也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CT作為主要臨床診斷依據是對的,但因為價格太高,不太適合作為篩查的手段。”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聯影一臺32層CT的價格大約100多萬人民幣。
一位臨床醫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病例的篩查和確診兩個步驟的銜接不夠完善,隨著現在病例越來越多,臨床經驗越來越豐富,需要不斷改善診斷流程。”他還表示,重點要進監護室治療的病人就是那部分CT肺部感染表現明顯的患者,他估計這部分患者的比例可能在30%左右。
相關文章
開市首日342股獲融資凈買入,7只個股遭過億融資爆買
昨天大跌,融資盤償還規??赡苓€沒有節前最后一天多。春節后首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全線下跌。針對盤中的兩融業務,國內某券商信用業務部負責
2019年深市公司業績前瞻:八成實現盈利,中小創業績改善
2月3日是A股農歷新年開市第一天,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據統計,截至3日深市共有1623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快
多家基金籌謀大規模自購,率先出手6000萬
外釋放信心信號。2月3日,興全基金公告稱,其已于2020年2月3日運用固有資金購買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約3700萬元,并將于2020年2月4日追加
2600余A股公司業績揭曉 科創板表現亮眼
截至目前,A股兩市共計26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度業績預告、快報或年報,75%預盈、26%預增,業績表現穩中向好。2月4日,A股迎來鼠年第二
大跌后“聰明錢”滾滾而來,10多家基金公司即將“自購”
有的拿出2億。繼興全基金公告自購6000萬后,多家基金紛紛宣告自購。截至發稿,第一財經了解到,除興全外,博時、富國、易方達、匯添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