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市!板塊綜合分析 操作建議精選
大盤分析
春節長假延遲到今天結束,市場重啟開市,但在春節長假期間,人們經歷了非典型肺炎疫情不斷加重的嚴峻考驗,外圍市場持續大跌,使得A股開市跳空大跌基本沒什么懸念,只是后續空方的連續打擊市場形成以及下跌幅度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技術走勢分析,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市場已經有了一次快速劇烈下跌,當時是春節長假因素疊加對疫情加重的擔心的影響,市場出現了盤中多殺多跳水的大幅下跌,上證綜指跌破了3000點整數關口,并連續跌破三十日線和六十日線支撐,收盤勉強有所回收在60日線附近,但技術圖形已經非常難看,大陰線已經對K線和均線關系造成巨大破壞,而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也出現了近期最大的跌幅,出現了高位的首個大陰線,但相對技術圖形尚可接受,比主板表現仍算是相對強勢,但短線高位震蕩跡象較為明顯,因此后續短線仍可能繼續震蕩下跌,對照歐美及港股市場近期持續下跌6-8%的表現,指數下跌持續支撐位2850-2800-2750,可持續關注這些支撐位的變化。
市場表現觀察,疫情對行情的重大打擊在節前盤面就已經表現無遺,醫藥生物疫苗及各種口罩防護概念集體漲停霸屏,盤中強勢表現的新能源及特斯拉概念股依然較為強勢,春節期間特拉斯也表現強勢繼續新高,也對節后行情或有助推,其他如云游戲,部分網紅及科技核心股盤中有抵抗表現,雖然節后或有一定震蕩補跌表現,但短線獲利盤釋放之后仍或有較一般個股提前止跌反彈機會,其他非主線主流非龍頭個股或有一定下跌表現,不宜輕易抄底為好。
外圍市場觀察,美國在春節長假期間持續震蕩下跌,應該也是受到中國疫情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心,總體出現了6%下跌幅度,歐洲也集體下挫,形成復合頭部明顯,港股日經韓國都出現了持續大跌,其中港股跌幅較大,給A開市造成不好預期,開市大跌難免。
消息面國家在節前有一定政策對沖,釋放1.2萬億流動性刺激經濟,或對市場有一定的緩沖作用,但短線沖擊仍然難免。
綜上所述,市場因為春節長假疫情發展及外圍大跌影響,開市大跌幾無懸念,因此短線以觀望為主,等待空頭釋放為主,但因為開盤大跌市場預期明確,市場恐慌程度預期也會較快釋放,因此部分主線板塊龍頭及核心股下跌中或是回檔低吸機會,但仍應以觀望為主,等待市場空頭釋放塵埃落定,短線震蕩或不改中線走好,但短線風險也應防范,給予市場操作指數觀望。
板塊綜合分析
新非典疫情給行情發展造成沖擊,但就像每次危機一樣,有危就有機,也是近期行情的機會方向所在,醫藥醫療生物疫苗及相關產業鏈成為行情機會所在,也是市場明確的機會方向所在,因此相關龍頭和概念股短線可持續關注。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及特斯拉概念股近期也是持續表現板塊,機構介入也較深,行情中長期景氣度提升,春節長假期間特斯拉也繼續大漲,因此趨勢沒有改變,本次震蕩下跌企穩后相關核心龍頭是低吸機會,可關注龍頭表現。
云游戲,部分網紅,互聯網營銷是本次疫情受益板塊,震蕩逢低關注相關龍頭表現。
業績預增,大重組等利好公告股部分龍頭有一定機會,可適當跟蹤關注。
機場,消費,旅游等是本次疫情利空板塊,注意回避。
札記:
疫情關注度第一絕無異議,開始走勢揪住數千萬投資者之心,眾說紛紜,我們梳理如下思路:
1.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誘發的肺炎與SARS有所不同,首先信息透明度區別極大,我們這次疫情發展可以說是全國人民了解到的信息幾乎是對等的(假期),這就近乎達到資本市場的“有效市場假說”,對于2月9日前,疫情的發展,大家預期一致,感染拐點陸續到來,疫情可控,受損行業清晰可見,因此,今日開盤,以及后面三天,將是市場自然的反應,急跌時間將會少于SARS時期的八天,很快過去!
2.我們又與SARS不同,我們現在經濟總量是SARS不可同日而與,我們現在經濟活動量,我們現在的人員流動是SARS不可同日而與,我們現在是一年一度的大遷徙:春節;因此急跌后,返工潮是否會帶來更大規模的疫情擴散是未知的,這與SARS出現拐點即為拐點,預期即為轉變不一樣,也就是我們急跌后市場還是不會貿然反彈,也就是急跌后大概率不會出現SARS那樣強勁的普漲,至多是局部主題反彈
3.我們還有不同是SARS時期我們是經歷了長達數年的低利率+寬松貨幣+低通脹,遭遇SARS后我們啟動了經濟刺激計劃,同時當時是上升景氣周期,因此市場跌后再漲是必然,我們現在面臨的是經濟下臺階,轉換中,并且,只會有精準的扶持政策,不會再次啟動房地產及大規模基建刺激經濟,目前是民生大于天,所以,也不會大幅度反彈!
基于以上判斷,我認為,行情急跌后將面臨長達數周(5-8周左右)的橫盤震蕩行情,這期間只有主題投資行情;
操作建議:
短期醫藥醫療、云視訊、遠程醫療、云游戲等板塊相對安全;5G+、大數據、云計算等是反彈主力,大多數受損行業將被無情拋棄!
操作建議:
核心主題五成以下,等待“疫情底”
一、以史為鑒,疫情大概率只影響市場短期節奏,不改變市場中期趨勢
1.2003年非典對A股影響有限
從2002年12月6日首例非典病患,到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疫情結束,近7個月的時間,只有4月15日到4月28日期間,A股伴隨著期間世衛組織及我國應對非典的多項措施而出現較為持續的回撤,區間最大回撤達到10.67%,高點到低點總計歷時9個交易日。
我們以歷次流感期間股性活躍度較高的000078海王生物為例,自2012年12月6日起,該股在2003年4月17日之前,整體走勢相對弱于同期大盤表現,但4月17日到4月28日,大盤因為世衛組織和我國高層開始密集出臺針對非典的各項緊急措施而出現恐慌性調整,該股卻逆勢上漲,明顯強于同期大盤表現,但隨著4月28日到見底,該股在隨后4月29日見頂,在隨后一年多的時間里其整體走勢再次持續明顯弱于同期大盤。
所以,如果以2003年非典為例,無論是疫情對于大盤走勢的影響,還是對于當時熱點的影響,相對都比較短暫,且“疫情熱點”與大盤走勢呈現明顯負相關性。市場對于疫情感知,并不隨著日均新增確診人數的增速變化,而是隨著是相關部門的出臺的針對于疫情的政策強度來進行反饋,且一項重磅措施出臺,對市場影響在三天左右。
2.貨幣政策取向對市場影響超過疫情對市場的影響
或許有部分投資者并不認可我們上述提一條的觀點,認為簡單的把2003年非典疫情對股市的影響限定在非典期間是不正確的,而是應該進一步追溯非典疫情之后A股的表現,而與之對應的是2003年7月中旬非典疫情技術之后,A股確實一路震蕩下跌,直到2005年6月見到歷史大底998點。所以目前部分悲觀投資者認為此次新冠疫情過后A股可能將迎來兩年左右的漫長下跌,而我們的觀點恰恰相反,我們認為可能無需等到疫情徹底結束,A股大概率將重拾升勢!
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國大陸和香港都是重災區,且一度香港地區因為疫情死亡人數排在首位。而且無論是感染人數還是死亡人數,中國香港都是僅次于中國大陸的,考慮到兩地人口的巨大差異,可以說香港在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響是很大的。因此,參考2003年疫情對于香港經濟基本面和股票市場的影響,是有意義的。
我們對比了2003年非典疫情結束之后A股上證指數與港股恒生指數的走勢,二者都是在2003年4月28日見到階段性底部,不同的時候隨著疫情逐步緩和,A股反彈了一個月左右,尤其是在2003年7月中旬疫情徹底結束之后,A股依然震蕩下挫,月線出現五連陰!而香港恒生指數則在2003年4月28日見底之后一路震蕩上行,直到2007年10月底與A股同步見到歷史大頂。2003年非典疫情與大陸相當,但疫情緩和后股市走勢卻大相徑庭,足以可見并非是疫情影響經濟從而主導后續行情。
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大陸和香港針對非典疫情的防止措施主要在4月份密集出臺,所以當年大陸和香港GDP增速在二季度都出現明顯相近的回撤,三季度開始回歸疫情之前的上升通道。在幾乎經歷了相同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后,二者股市之所以走出不同趨勢,我們認為與當時二者貨幣政策環境有重要關系。
2003年6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月度金融統計報告,表示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并可能選擇適當的時機調整存款準備金率, 這算是第一個可能收緊的信號。實質性的動作是8月23日,央行宣布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從2003年9月21日起,將存款準備金率由6%調高至7%。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從2003年起,貨幣政策結束了自1996 年以來的寬松,開始逐步轉向收緊周期。
而從中國香港的情況來看,香港采取的是聯系匯率制度,這種匯率制度下是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空間的。香港的利率變化主要取決于國際利率的變化。在當時的環境下,2003年美聯儲仍然處在降息周期中, 美聯儲在2003年6月25日將聯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0%,這幾乎是截止當時美國歷史上最低的利率水平了,因此在同一時間也看到了香港市場利率的持續下行。
所以,我們認為,疫情確實會對當年經濟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防止疫情的一些臨時性重磅措施期間,GDP增速可能出現明顯下滑。但無論疫情期間,還是疫情之后,市場走勢更多與當時貨幣政策取向呈現高度正相關性。
二、若周一低開超過一百點,則短期大盤大概率在本周見
1.如果參照近期A50期指連續,理論上本周初大盤調整目標或在2810一線
2020年1月14日到2020年1月23日,上證指數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最大回撤為(3127.17-2955.35)/3127.17=5.49%,而A50期指連續在此期間從最高點到最低的最大回撤為7.15%,二者比例為76.78%。不考慮后市A50漲跌,單純參照該比例,則理論上大盤周一跌幅是7.52%*76.78%=5.49%,即單純參照截止2020年1月14日到1月31日A50期指連續,周一大盤的調整目標在2976.53*(1-5.49%)=2813.12.
2.如果參照2003年非典疫情,理論上本周初大盤調整目標在2793一線
而如果參照2003年4月16日到4月28日非典疫情期間A股的“主要反饋段”,彼時大盤從高點1649.60到低點1473.27的最大回撤是10.69%。如果我們把2020年1月14日之后至今的下跌看成是A股對此次新冠疫情的“主要反饋段”,那么參照2003年非典其理論下跌目標為3127.17*(1-10.69%)=2792.88.
3.周一低開的幅度和你的持倉品種決定短線是減倉還是加倉
根據長假期間外圍及關聯市場的走勢,結合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A股走勢,理論上大盤本周初的跌幅在3%-7%之間。
1)如果周一大盤低開在50點,也就是近似在2%以內的話,建議除了與受益于新冠疫情相關的口罩、遠程醫療、疫情防治概念股之外,其余與疫情關聯度不大甚至負相關的如影視、餐飲、大消費、旅游等主動減倉或離場,耐心等待大盤出現左側見底信號再考慮進場。
2)如果周一大盤低開在50點到100點之間,則與受益于新冠疫情的口罩、遠程醫療、疫情防治概念股及1月23日收盤價高于5日均線且5日均線上行的標的依然可以考慮持股,尤其是部分尚未破位的科技股龍頭及新能源汽車股龍頭,無論大盤如何,建議只要這些標的短期依然沒有破位,則仍可以考慮耐心持股。反之,其余板塊甚至負相關的如影視、餐飲、食品飲料、旅游等主動減倉或離場,建議耐心等待大盤出現左側見底信號再考慮進場。
3)如果周一大盤低開在100點以上,參照2020年1月23日,則至少是百股跌停的局面,個股下跌中位數可能超過5%,類似于1月23日所有行業指數全部飄綠的概率很大。此時跌停個股也無法減倉,建議除了與新冠疫情負相關較高的影視、餐飲、食品飲料、旅游等仍然需要離場外,其余板塊的標的不如耐心等待大盤見底反彈之后再行操作。
最后,溫馨提示,以口罩或流感等受益于新冠疫情的概念股,一旦大盤出現見底信號,則這類個股大概率短期見頂,參照2003年非典,這類個股不建議長線持有。2003年非典前后,主流熱點沒有大的變化,預計此次大盤一旦見頂,科技股及新能源汽車大概率依然是主流熱點,尤其是在幾乎所有公司年報預告已經發布,一旦大盤企穩,同類題材里建議優先關注業績好于預期的標的。
相關文章
冠狀病毒疫情,都導致市場情緒波動明顯增加,黃金價格也出現大幅波動。
春節臨近,中國消費者購買黃金需求增加。與此同時,達沃斯論壇的舉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向歐洲發出的關稅威脅,以及冠狀病毒
北上資金近200億大舉抄底A股,外資稱現在是買入中國核心資產的良機
外資普遍認為,A股的優質公司不會停下不斷成長的步伐,疫情改變不了這些,唯一改變的,是給了我們更低的價格,買入這些核心資產的機會。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