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人民幣雙雙反彈收復7,疫情下“人無貶基”未動搖
疫情帶來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預期的邏輯并不成立。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大跌,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出意外雙雙破7。2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繼續調貶530點至6.9779,為今年開年最低。早間,兩地人民幣雙雙反彈收復7關口。截至14:50,美元/人民幣報6.9945,美元/離岸人民幣報6.9940。當日,A股超跌反彈,截至14:50,上證指數漲1.30%,創業板指漲幅4.82%。
而就在春節前,因中美經貿談判取得階段性進展帶來的利好,曾讓市場對今年的人民幣匯率走勢信心滿滿。如今,疫情短期沖擊,人民幣的好運是否會就此終結?
破7隨行就市,沒有強烈貶值預期
“(破7)并不能說明在岸市場存在強烈的貶值預期,這就是一個隨行就市的機械化操作。”知名外匯專家韓會師對于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調整給出的判斷,代表了很多市場人士的觀點。
2月3日,中國春節后開市第一天,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破“7”,創近半年最大單日跌幅。不過,市場沒有感到太意外。春節期間,盡管在岸市場休市,但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走貶并破“7”,這兩者有著較高的關聯度。
在市場人士看來,人民幣近期的貶值一方面是春節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后重大利好出盡的正常回調,另一方面,美元指數在最近幾個交易日持續走強,歐元、英鎊、日元等其他非美貨幣一齊走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小幅下跌亦屬隨行就市。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從離岸市場到在岸市場,投資者有三點擔憂,一是疫情發展前景不確定,二是國際投資者因避險考慮賣出中國股票和債券資產,三是春節假期延長對2月外貿數據產生負面影響。
對比股票市場,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對于匯率的影響,要間接、復雜得多。這種影響既有利空面,也有利好時。一個例子是日本2011年爆發”3·11“海嘯之后,災后籌資重建等原因使得日元的需求量大增,日元反而升至紀錄高點,甚至需要七國集團(G7)的協調進行干預。
從另一角度來看,2月3日A股春節后開盤首日即大跌,但是外資卻逆勢大幅買入,北上資金當天凈流入181.91億元,體現出境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長期看好。德意志銀行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看好人民幣債券資產,報告稱,疫情雖是上半年的一項風險事件,但人民幣債券資產反而成為很好的避險品種。
總體來看,疫情帶來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預期的邏輯并不成立。
短期經濟承壓,“人無貶基”尚未動搖
很多投資者擔心,疫情給外貿帶來的影響將會沖擊人民幣匯率。尤其是近日WHO(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會在一定時間內影響進出口和跨境旅游。
先來看進出口。一直以來,我國在貨物貿易項下都保持著持續的資金凈流入,即出口額高于進口額。第一財經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短期內疫情對我國貨物貿易應該會帶來一定的沖擊,不過,這種沖擊對進口和出口往往是“一視同仁”的。進口少了,出口也會少,只要同進同退,保持順差,對人民幣匯率就不會構成太大的壓力。
另一個是以旅游為代表的服務貿易。2003年我國出境旅游只有2000萬人次,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2019年,僅前三季度就突破了1.2億人次。出境旅游需要購買外匯,成為我國國際收支中服務貿易項下凈流出的一個重要分支。
受疫情影響,短期內可以預見的是,出國旅游的人數將會大幅下降,也自然不會有那么多的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對人民幣匯率升值是一個加分項。
另一方面,資本項下來看,持續的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是中國市場具備長期吸引力的底氣。
近年來,A股、債市的外資投資壁壘在不斷打開,有關規則逐步向國際市場看齊。2019年,外資凈流入銀行間債市1.1萬億元,北上資金凈流入A股超過3500億元。未來這一趨勢仍然不會改變。
也有一種擔心認為,疫情對宏觀經濟的沖擊會令人民幣匯率承壓。不少經濟學家已經做出預判,保守估計一季度的GDP增速至少有一個點的下降,全年增速下行壓力也將加大,人民幣匯率穩的根基還在嗎?
對此,韓會師認為,GDP的構成比較復雜,其中大部分構成要素與匯率無直接關系。匯率波動需要有實際的資金交易做支撐,而資金交易的背后未必有實體經濟需求,經常只是資金在兩個銀行賬戶之間轉來轉去。
“過去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中,還未聽到哪個交易員告訴我GDP增長速度是他下單的主要理由。”韓會師告訴記者。
即便是在2003年非典時期,人民幣幣值始終保持穩定,而升值預期還在逐步積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后,經濟一度陷入低谷,但同期美元并沒有同步貶值。因為,匯率反映的是市場對經濟中長期的預期,疫情等短期事件對宏觀經濟的沖擊只是暫時的。
2月1日,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發文,從財政、貨幣、金融服務等方方面面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地區、行業、企業、人員等推出一系列幫扶政策。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也紛紛出臺適合各區域的應對方案。
2月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表示,支持最近一段時間中國政府在應對疫情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財政、貨幣和金融領域。中國經濟繼續展現出極強的韌性,IMF對此充滿信心。
與此同時,世界銀行也表示,中國當局有政策空間去應對疫情,而且已經宣布一個相當大規模的流動性注入。這些都有助于緩解疫情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的影響。
堅持匯率市場化,雙向波動趨勢不改
目前看來,監管當局對匯率的波動依舊保持著冷靜的態度,并未有太多動作。
“央行對于人民幣匯率的態度始終是希望發揮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謝亞軒認為。
中國一以貫之的匯率政策是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不斷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在過去四年多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間,這一匯率制度戰勝了貶值預期,得到了實踐的檢驗。
年初召開的央行工作會議中再次提出,今年要堅持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
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導、董輔礽講座教授管濤認為,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判斷取決于疫情發展。與上次非典疫情相比,這次政府應對啟動較早也更有經驗,疫情有望得到更加及時、有效的控制。
他預計,未來新冠肺炎疫情對于人民幣匯率將是臨時性沖擊。隨著疫情平復、影響消退,壓力逐步減退,人民幣匯率將重回雙向震蕩走勢,由基本面因素決定人民幣對外是震蕩升值抑或貶值。
在韓會師看來,受疫情影響,我國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總規模均可能出現較為明顯的萎縮,但未必對貿易項下的總差額構成天翻地覆的影響,總差額甚至可能有所增加,所以不會對人民幣匯率直接構成貶值壓力。
謝亞軒則表示,投資者應更為適應和接受日內±2%漲跌幅內的匯率市場波動。疫情只是短期沖擊,無需基于此短期因素恐慌操作。
相關文章
開市首日342股獲融資凈買入,7只個股遭過億融資爆買
昨天大跌,融資盤償還規模可能還沒有節前最后一天多。春節后首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全線下跌。針對盤中的兩融業務,國內某券商信用業務部負責
2019年深市公司業績前瞻:八成實現盈利,中小創業績改善
2月3日是A股農歷新年開市第一天,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和業績快報。據統計,截至3日深市共有1623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快
多家基金籌謀大規模自購,率先出手6000萬
外釋放信心信號。2月3日,興全基金公告稱,其已于2020年2月3日運用固有資金購買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約3700萬元,并將于2020年2月4日追加
2600余A股公司業績揭曉 科創板表現亮眼
截至目前,A股兩市共計26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度業績預告、快報或年報,75%預盈、26%預增,業績表現穩中向好。2月4日,A股迎來鼠年第二
大跌后“聰明錢”滾滾而來,10多家基金公司即將“自購”
有的拿出2億。繼興全基金公告自購6000萬后,多家基金紛紛宣告自購。截至發稿,第一財經了解到,除興全外,博時、富國、易方達、匯添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