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 金融 銀行 基金 數碼 保險 智能 汽車 娛樂 時尚 健康 體育 旅游 財經 科技

房企“狂奔”如果四年不見呢?:千億軍團擴充四倍 浪潮過后走向何方?

2020-01-07 08:35:1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 微信 微博

這四年間,行業最大的變化,莫過于房企規模的快速增長。

91832205.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古語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如果四年不見呢?

2016年至2019年,樓市每年上一個臺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連續三年刷新歷史紀錄。2019年的數據雖未出爐,但繼續破紀錄仍將是大概率事件。

這四年間,行業最大的變化,莫過于房企規模的快速增長。

近期,上市房企和研究機構紛紛發布2019年銷售數據,大部分房企的銷售規模繼續增長。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統計,2019年,“宇宙之王”碧桂園已經實現7715億元的銷售規模,萬科、恒大的銷售規模也邁上6000億門檻。這一年,“千億軍團”已經擴充到34個成員。

而4年前的2015年,“千億軍團”僅有7個成員,邁過500億關口的房企,也僅有16家。當年的行業老大萬科,規模為2627億元。

四年間,行業競爭不進則退。3到4倍的規模增長成為常態;要想“彎道”超車,需要達到7到8倍的增長;而那些“僅僅”實現規模翻倍的房企,則會淪為“掉隊者”。

長期以來,規模導向一直是行業的主旋律,但在這一輪增長過后,勢頭可能會放緩——2019年,百強房企的權益銷售金額僅增長6.5%,比2018年的35%大幅下滑。業內人士認為,在登上新的規模臺階后,更大的考驗即將到來。能否優化管理系統,完成對資金、負債、業務均衡性的管控,將可能決定房企未來的生與死。

“狂奔”的年代

2019年,萬科、恒大、融創分別實現6308億、6010億、5562億的銷售規模,同比增幅為3.94%、9%和21%,穩居行業第二到第四位。

碧桂園公布的權益銷售規模為5522億元,但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統計,去年碧桂園實現全口徑銷售7715億元,繼續鞏固行業“規模之王”的地位。

碧桂園的崛起,是近幾年行業格局最大的一個變化。2015年,碧桂園的銷售規模僅為1402億元。經過連續兩年的翻倍增長后,碧桂園在2017年成為首個突破5000億的房企。最近兩年,碧桂園不再公布全口徑銷售數據,但自2017年以來,公司仍以明顯的規模優勢穩居行業第一。

最近四年間,還有一批“黑馬”迅速崛起。

比如,陽光城的銷售規模從300億飆升至2100億,增長6倍;旭輝從313億增長到2006億,增長5倍有余;新城控股從324億增長到2747億,穩居前十,規模擴大了近8倍;中南置地從229億增長到1961億,規模同樣擴大了近8倍。

去年上市的中梁控股,規模從168億增長到1525億,4年間增長8倍。考慮到中梁在很長時間內并未借助資本市場的紅利,這種增長更顯得驚人。

相比之下,一批增長不夠快的企業開始掉隊。綠城在2015年實現銷售金額719億元,2019年銷售1354億,雖然規模翻倍,但排名從第11位降到第24位。中型房企的競爭更加激烈,首創置業的規模從325億增至808億,排名卻整整下滑20名,到第43位。

按照易居的統計,經歷過資金鏈陣痛的萬達,是近些年唯一一家規模下降的大型房企,其銷售金額從1513億下降到567億,排名則從前五掉到第58位。

“這些年行業增長太快了。2015年的時候,公司上下都在很緊張地討論,規模進入500億以后,管理平臺應該怎么升級。現在再看,500億的房企已經有60多家了。”西南地區某房企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說。

該人士表示,房企銷售快速增長,除了市場大勢向好外,還有主動調整、進行“以價換量”的結果。尤其在2019年,融資和拿地成本都在提升,但很多企業并未明顯上調售價,甚至降價銷售。

公告顯示,2019年,恒大、融創的銷售均價均比2018年有所下調。另有不少房企的銷售價格未出現明顯增長。

大調整將至

與此同時,行業的分化也在加劇。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統計,從權益銷售金額來看,2019年10強房企的集中度為21.4%,比2016年提高5.5個百分點;50強房企的集中度為43.5%,比2016年提高13.8個百分點。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表示,這也體現出為什么房企要沖規模。“規模越大的企業,在融資、拿地和銷售中的優勢就越明顯。而且調控越嚴厲,優勢就越大。”

在樓市調控力度不減的2019年,整個行業的增速已經受到影響。據統計,2019年百強房企的權益銷售金額同比增長6.5%。而此前的三年(2016年到2018年),增速分別為50.8%、40.5%、35.1%。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認為,目前行業保持長期平穩發展的市場環境已趨于明朗,2020年企業整體的規模增長將進入平穩期。該機構指出,“房企一味追求全口徑銷售規模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的發展重點已逐步由‘增量’轉向‘提質’。”

前述房企人士也認為,房企的最后一波規模增長紅利期已經結束。未來除非有比較大的并購機會,否則很少有企業能再出現50%以上甚至翻倍的規模增速。

在規模連續沖高后,房企的管理架構調整已經展開。

2019年,萬科先后發起“初夏行動”和“仲夏行動”,進行組織重建與事人匹配改革,前者針對BG、BU(事業部、業務線),后者針對公司總部。年末,萬科又啟動覆蓋14個城市的區域大換防。這輪改革與萬科此前提出的“大江大海”計劃一脈相承,目的在于打破金字塔結構,使組織架構更為扁平和靈活,從而適應“未來”的發展需求。

在近期的展望2020年目標與行動溝通會上,萬科在4000多字的報告里提了14次“未來”。對于“未來”,萬科集團董事長郁亮說,“這是一個總需求增速下降和收入增速下降的存量競爭時代。”

不僅僅是萬科,去年年中以來,碧桂園、融創、龍湖、陽光城等房企都發起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與之相關的人事變更也已做出。這些動作的目的很明確:合并低績效區域、優化組織架構、提高管理效能。

另外,一些央企開發商和中小房企的人事和組織變更也頻繁發生。比如,華潤、中海出現“一把手”變更;泰禾任命兩位聯席總裁,并擬推行事業合伙人制度;越秀、新力、佳兆業、正榮、融信等企業也均出現重要人事變更。

嚴躍進認為,按照“先沖規模,再做管理”的慣例,這種調整將成為未來幾年房企的常態。因為在這一輪規模擴張過程中,房企付出了很多代價,比如負債率提高、利潤率下降、管理半徑變大、銷售成本上漲等,這些問題都需要“修補”。另外,如何制定下一階段的新戰略,也是企業要考慮的內容。

他指出,很多企業的規模雖然龐大,但抵御風險的能力并未同步提高。而今年的市場環境并不樂觀,調控嚴厲、融資難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市場也已經進入下行期。因此,未來一段時間,行業的規模恐怕不會有很大的增長,但戰略、管理層面的大調整將不可避免。

相關文章

國產特斯拉能否為車市寒冬添把烈火?年銷量預計最高可達15萬輛

特斯拉CEO馬斯克目前正在去往上海工廠交付儀式的途中,不過特斯拉要燃起消費者對購買電動車的激情,仍需克服諸多挑戰。1月7日,特斯拉即將

來源:第一財經

搶占5G商機 索尼首款概念電動車亮相2020 CES

該款概念車結合了索尼成像與傳感、AI、通信和云方面多項技術,將帶來更安全的體驗。索尼于美國時間1月6日,在2020 CES開幕前一天的發布會

來源:第一財經

反壟斷法在互聯網時代發揮效用

社論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讓壟斷變得更加迅速且難約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日前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完善反壟斷法律制度體系,起草了

來源:社論

荃銀高科三連板,轉基因項目已實施完畢,一機構買入上千萬元

一財資訊轉基因概念股延續強勢表現,荃銀高科全天一字漲停,收獲三連板,截至收盤,漲停板上封單超12萬手。1月7日,轉基因概念股延續強勢表

來源:第一財經

經濟學界圍繞明年中國宏觀政策 將擴大國債發行,提升國債流動性

喬依德何知仁建議上調中央一般公共預算赤字,擴大國債發行規模,并采取提升國債流動性的改革措施。近期,經濟學界圍繞明年中國宏觀政策是否

來源:第一財經

保薦券商被判承擔華澤退賠償,新證券法連帶賠償或成常態

上一篇下一篇分享到:慕青目前僅有兩家券商對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承擔連帶賠償法律責任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信披違規,券商、會計師事務所也要

來源:第一財經

持續加大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力度

會議指出,中小企業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支撐就業、穩定增長、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月7

來源:中國政府網

史上最嚴!農民工工資條例5月施行,逾期不付必追刑責

郭晉暉《條例》規定,逾期不支付的,向勞動者加付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賠償金;涉嫌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

來源:第一財經

優信全國購實現雙向賦能,兩類車商成未來主流

在雙邊市場中,有價值的模式一定是雙向賦能的。在望京總部的一間大會議室里,優信創始人兼CEO戴琨這樣告訴在場媒體參會者。這是一次臨近年

來源:第一財經

南通目標今年挺進GDP萬億俱樂部,打破蘇粵平局

林小昭馬晨晨隨著2020年南通的加入,預計江蘇萬億城市數量將再次領先廣東。在2019年佛山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大關后,廣東的萬億城市數量達到3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