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站近9成都是按摩椅,也該聽聽旅客怎么說
當高鐵站“9成都是按摩椅”的時候,也就變相剝奪了旅客的選擇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文1453字,閱讀約需3分鐘
撰稿/江城(媒體人) 編輯/劉天紅 校對/劉軍
▲山東泰安高鐵站內普通座椅數量不足,大量旅客只好席地坐臥。圖/社交媒體平臺截圖
“山東泰安高鐵站內,有旅客席地而坐,這么大的客流量,普通座椅數量明顯不足,為什么要把多數普通座椅換成按摩座椅?”
據齊魯晚報報道,近日,有旅客向媒體反映上述情況,8月10日,泰安高鐵站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我們目前無法接受采訪,需要向上級匯報才能答復”。據記者現場實探,在整個候車廳的近500個座椅中,只有60多個普通座椅,其余均為按摩椅,其中還包括更加“奢華”的高級按摩椅。
按摩椅的設計是免費入座、掃碼付費,但乘客意見頗大。一是按摩椅占用空間比普通座椅更大,按摩椅多了,座位數量就減少了,有很多乘客因此找不到座位;二是不進行按摩消費的時候,按摩椅坐著頗不舒服,“硌人后背”。此外,反映諸如“感覺不衛生”等問題的乘客也不在少數。
高鐵站安裝按摩椅,本身沒有什么原則性問題。一方面滿足了部分旅客的細分需求,有些旅客就是希望能放松一下肩頸,按摩椅當然是個不錯的選擇;另一方面高鐵站也可以“創收”,畢竟按摩椅是個收費的增值服務,起步檔的項目在10元左右。
不過,如果按摩椅過多,甚至導致旅客找不到座位等問題突出,旅客意見頗大的話,高鐵站就應當認真檢討一下了,是盡可能讓旅客有座位重要,還是提供增值服務重要?何況當按摩椅密密麻麻,“9成都是按摩椅”的時候,其實也變相剝奪了旅客的選擇權:我就是想坐普通座椅,但哪里找得到呢?
從網上的吐槽看,不只是泰安高鐵站,似乎不少高鐵站都是如此設計的,收費的按摩椅越來越多,免費的座椅越來越少。
而且,除了高鐵站,如今不少地方都在推廣按摩座椅,用來取代普通座椅,比如電影院,這也引發了不小的反對聲音。但和電影院、商場相比,高鐵站其實更加特殊,因為人們“沒得選擇”。有人不喜歡按摩椅,那么可以選擇去不同的電影院,但很難選擇另一個高鐵站。
這是因為高鐵是一項基礎的公共產品,其公共性是壓倒營利性的。如果高鐵站只盯著商業利益,忽視了公共服務質量,也就悖離了自身的公共屬性。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并非難以答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按摩椅的維護成本高于普通座椅,且一旦維護不及時,其本身可能存在安全風險。就在今年8月3日,重慶火車西站一名女乘客長發就被卷進按摩椅,整個人動彈不得,情況一度十分危險,在眾人幫助下才得以脫困。后來查明是按摩椅保護層被人破壞,導致頭發卷入。
而且,這也并非孤例。2021年1月,貴州一女子在高鐵站按摩椅上休息候車時,頭發被卷進了按摩椅中;2018年5月,浙江杭州火車東站,也發生了一起類似事故。所幸的是,這些都解救及時,沒有釀成惡果。
當按摩椅大規模鋪開,后期的維護保養能否跟上,也是一個讓人疑慮的問題。尤其是高鐵站這種人流密集的場所,可能破損出現后尚未被發現,下一位旅客就坐了上去,安全風險也就由此產生了。
所以,輿論也難免有疑問:高鐵站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的按摩椅?如何確保其日常檢修與維護?高鐵站的商業利益和公共服務又該如何取得平衡?借著此事再次引發社會關注的契機,高鐵方面也有必要對此做一番深刻而細致的檢視,盡早給出答復。
值班編輯 康嘻嘻
本文部分內容首發自新京報公號“新京報評論”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只需49元/月,暢享移動寬帶卡帶來的20G通用流量、30G定向流量、100分鐘通話和300M寬帶,收件人和寬帶免費辦理!
移動寬帶卡,讓你的生活更加便捷!現在,你只需要花費49元,就可以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