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查出了膽囊息肉,需手術切除嗎?從這3點來分析再考慮也不遲
膽囊息肉是一種膽囊壁向膽囊腔當中突出,或者是發生隆起的病變。
由于發病原因與膽固醇代謝出現異常,以及長期患有一些慢性炎癥疾病有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旦患病,患者會出現反復的膽絞痛以及消化道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膽道出血現象,對健康危害比較大。
所以在患病之后,患者都會積極治療。很多人認為,一旦患上膽囊息肉必須進行手術切除,這是真的嗎?
息肉需要手術切除嗎?
膽囊息肉在治療方面,一般以外科治療為主,但這并不代表所有的膽囊息肉患者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醫生一般會進行相應的超聲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然后結合患者的病情程度,進行一系列的綜合評估,才能夠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然后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手術切除。
如何確定膽囊息肉需要手術治療?
一、根據息肉類型決定
膽囊息肉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兩類,其中膽固醇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樣息肉、纖維性息肉、混合性息肉的惡變傾向非常的低,這樣的息肉便可以酌情采取保守的治療方法。
但如果屬于特殊類型的膽囊息肉,或者是合并了其他膽囊疾病的話,那么應盡早接受手術治療。
二、根據病情程度決定
如果膽囊息肉的直徑大于1cm,息肉的基底比較寬廣,屬于單發息肉或者是息肉合并了膽囊結石,或者是患者的年齡超過50歲。
如果滿足這些條件,膽囊息肉發生惡變的概率達到了15%。對于這樣的患者來說,應盡早接受手術切除的方法進行治療。
三、根據癥狀決定
在患上膽囊息肉后,如果患者在日常中出現了嚴重的膽絞痛現象,痛感還會放射至肩部以及后背,而且在服用一些解痙藥物無法緩解。
另外,在日常中還會表現出反復發燒、皮膚黃疸、經常性惡心嘔吐,并且導致食欲和體重快速下降,那么患者最好及早接受手術的治療方法,既可以快速治療,還能夠防止出現癌變。
如果患有一些黃色肉芽腫性息肉,并且炎癥侵犯到了十二指腸、胃部以及膽管等部位的話,極有可能會引起反復且比較明顯的消化道出血癥狀,甚至還會導致膽汁大量淤積,使得肝功能異常,這種膽囊息肉也應盡早接受手術治療。
總而言之,在患上膽囊息肉之后是否需要手術切除,完全根據患者自身的實際情況,經過醫生一系列評估,才可以決定是否需要動手術。
而且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還要根據以上三個條件而決定。
在患有膽囊息肉之后,一定要快速前往非常正規的醫院進行一系列檢查,然后遵從醫生的建議,選擇手術或者是藥物等方法進行治療,才能夠起到治愈的作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