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這些行為已觸犯《反壟斷法》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市場機制高效運行的重要基礎。《反壟斷法》通過預防制止壟斷行為,使市場處于“有競爭”的活力狀態,是一部促進競爭、保護競爭的重要法律。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有壟斷違法行為的發生。壟斷違法行為不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還嚴重破壞了行業企業間的競爭秩序。你知道哪些行為會觸犯反壟斷法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
壟斷協議
一年一度的某原材料生產企業峰會上,參會企業在熱烈討論行業市場前景。這時某領頭企業提出,在現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必須形成結盟,限制生產數量,統一提高價格。此言一出,得到眾老板們的一致支持。
這種行為已經觸犯反壟斷法啦!
《反壟斷法》規定,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存在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限制商品的生產或者銷售數量、分割市場等行為即構成壟斷協議行為。
2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某平臺作為電商行業的大佬,在“年終網絡購物節”即將到來之際,發給入駐商家們一紙通知,要求入駐商家只能在本平臺交易,不得在其他平臺銷售。如果商家不同意,會采取限流、取消入駐資格等形式強迫商家“二選一”。
這種行為已經觸犯反壟斷法啦!
所謂市場支配地位,是指經營者在相關市場內具有能夠控制商品價格、數量等交易條件,或者能夠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能力的市場地位。如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即可推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反壟斷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包括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或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沒有正當理由,限定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或者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交易、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等行為。
3
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
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某科技行業涌現出一批新型的科技型企業。作為該行業的傳統巨頭卻遇到了發展瓶頸,面對發展勢頭迅猛的新型企業,他們坐不住了。于是,在未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情況下,巨頭公司直接收購合并了市場上的同類企業,自身規模越來越壯大。
這種行為已經觸犯反壟斷法啦!
所謂經營者集中,是指經營者通過合并、取得股權、合同等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或決定性影響。
《反壟斷法》規定,經營者集中達到規定申報標準的,應當事先向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狂漲、爆發、暴漲!投資者注意了,軍工股、清潔能源、5G、虛擬電廠、AI概念股等行業和龍頭股已經備受關注,還有超級船東國、左側底部機會等投資品種也值得關注,趕緊看看哪些潛力股有望登頂!|產業鏈情報站
瀘州老窖特曲60版沉浸式懷舊音樂劇宴以歷史上的明華糖廠為場地,通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