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黨建+”奏響鄉村振興“富民曲”
(相關資料圖)
眼下,正是辣椒采摘豐收時節。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珠琳鎮種植的5.5萬畝辣椒基地里,一壟壟翠綠的辣椒植株長勢旺盛,一個個翠綠或鮮紅的辣椒掛滿枝頭,村民們搶抓農時采摘、分揀、裝運辣椒,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
“為做好辣椒產銷工作,我們采用‘村黨組織+村集體經濟公司+合作社+椒農’的收購模式,在全鎮11個村(社區)設立辣椒收購點,由公司對辣椒實行保底收購和對外銷售,合作社負責做好分揀、打冷,裝箱后發往廣東、廣西等地,全鎮今年預計辣椒產值在2億元以上。”珠琳鎮副鎮長張奇普介紹。
近年來,廣南縣珠琳鎮堅持黨建領航,大力推行“黨支部+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地+農戶”發展模式,聯合11個村(社區)176個村小組組織成立了村集體經濟公司,緊緊抓住村級黨組織書記這一“關鍵少數”,讓其擔任村集體經濟公司股東,產生決策議事機構,既“給平臺”又“壓擔子”。
探索實行“32221”收益分配模式,即:土地所在村小組獲得收益的30%作為工作經費,所在村(社區)獲得20%作為工作經費,其他村(社區)獲得20%作為工作經費,所在村(社區)獲得20%作為再發展壯大資金投入公司,村集體經濟公司獲得10%作為公司日常運轉經費,讓群眾實現“土地流轉收入+務工收入”雙向增收。
珠琳鎮經濟發展辦公室工作人員伍明怡介紹:“現在我們11個村(社區)和176個村小組都成為了利益共同體,村集體經濟公司為股東提供平臺,按照多勞多得分配原則,激發各股東、各村小組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成功實現集體經濟‘滾雪球’,目前,11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年均收益達15萬元以上。”
通過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將村集體經濟重點用于產業發展和公益事業投放,規范全鎮土地流轉,以公司為主體,推動集體整合土地,凈地流轉外包,為產業發展提供要素保障。全面挖掘千畝以上連片土地,以市場為導向,招引優質企業到珠琳鎮發展高原特色產業,形成“土地整合—流轉外包—產業發展”的土地流轉機制,通過創新生產經營方式,由公司統一安排種植品種、統一育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組織產品銷售。
據了解,目前全鎮已流轉5個千畝級連片基地,其中蔬菜1200畝、辣椒1080畝、烤煙1300畝、花卉1000畝、玉米制種1000畝。通過由村集體經濟公司整合土地流轉,經營主體進場租賃生產,實現土地集約化、產業規模化,現在已有2家業主入駐,實現村集體收益12萬元。
廣南縣珠琳鎮以“黨建+”為牽引,建立產業聯合體,由廣南牛牛村集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牽頭,與中合農信、廣南縣農投公司等共同合作,邀請云南農業大學、州農科院、州農業局等院校專家,圍繞肉牛疾病防治關鍵技術、牛繁育技術等方面提供服務,把全鎮肉牛養殖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集中起來,開展肉牛養殖技術等技術培訓。
同時,把發展需要和引進實用人才相融合,通過項目合作、“模塊化”服務、農業投資、要素保障等形式,共吸納68名黨支部書記和242名村組干部參與村集體經濟公司發展,充分發揮本土人才的優勢,真正實現了“產業發展到哪里,黨建延伸就到哪里”,有效帶動產業提質增效、群眾就業增收,奏響鄉村振興“富民曲”。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截至10點26分,科創成長50ETF(588020)漲0.10%,場內交投活躍;重倉股中芯片概念股漲幅居前,芯源微漲3.17%、
截至10點26分,科創成長50ETF(588020)漲0 10%,場內交投活躍;重倉股
本周鉛礦港口庫存4.2萬噸,周環比增加0.5萬噸金十期貨9月8日訊,9月8日統計本周鉛礦港口庫存4.2萬噸,周環比增加0.5萬噸
本周鉛礦港口庫存4 2萬噸,周環比增加0 5萬噸金十期貨9月8日訊,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