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科技(000969):聚焦兩大核心產業 新材料平臺化布局
(資料圖片)
鋼研院新材料平臺,聚焦鎢鉬深加工+稀土永磁業務。公司是中國鋼研旗下新材料平臺,聚焦“難熔鎢鉬”和“稀土永磁”兩大核心產業,并多元化布局粉末冶金材料、特鋼及焊接材料、非晶納米晶材料和環保裝備等領域,22 年兩大核心業務營收占比超過70%,利潤占比超過80%,產業結構進一步聚焦。23Q1 公司實現營收21.08 億元,同增3.69%;歸母凈利潤0.77 億元,同降10.96%。
國內鎢鉬深加工龍頭,受益高端制造轉型升級。鎢鉬等難熔金屬深加工產品下游主要應用在泛半導體、高端醫療、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領域,高端制造轉型與升級為難熔金屬提供長期需求增量。公司全資子公司安泰天龍22 年實現營收、凈利潤分別為17.65億元/1.07 億元,分別同增12.74%/17.13%。高端醫療領域,公司入選國家級單項冠軍產品的適形放療多葉光柵系統已達國際領先水平,全球市占率超70%;泛半導體領域,公司在藍寶石長晶爐、MOCVD 加熱器、離子注入機用鎢鉬材料等器件與設備新簽合同額超過5 億元,22 年同增178%;核能領域,公司07 年參與ITER 項目,研發滿足核聚變要求的高性能鎢及鎢銅復合產品,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核聚變用鎢銅偏濾器的批量化生產。公司將通過產業并購和技改資金著力開拓下游市場,并實現國產替代。
與北方稀土、包鋼磁材合作,打造稀土永磁萬噸級平臺。風電、新能源車、節能家電與電梯、機器人等領域對釹鐵硼需求持續增長,預計25 年全球高性能釹鐵硼需求超20 萬噸,5 年CAGR為25%。目前輕稀土價格約48 萬元/噸,預計短期內以震蕩為主。
22 年安泰磁材營收與利潤分別同增49.5%和49.9%,定位高端市場。目前公司已形成釹鐵硼毛坯年產能近7000 噸,21 年公司與北方稀土、包鋼磁材成立合資公司安泰北方(51%),其2000 噸技改項目已投產,正在進行3000 噸項目建設,預計24 年投產。
預計公司23-25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8 億元、3.83 億元、4.98 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0.28 元、0.37 元、0.48 元,對應PE分別為35 倍、26 倍、20 倍。公司作為鋼研院旗下新材料平臺,技術賦能+國產替代,難熔鎢鉬產品在半導體、醫療、航空航天等領域穩步擴張;稀土永磁與北方稀土合作,擴產規模化后成本有望下降,綜合考慮給予公司24 年30 倍PE,對應24 年市值115億元,目標價10.95 元/股,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項目建設不及預期;匯率波動風險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