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螃蟹”沖上熱搜!還與廣州有段緣
近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疆三文魚”“新疆大螃蟹”
沖上熱搜榜,
還被戲稱為“新鮮”。
新疆水產品養殖戶們樂了,
突如其來的“爆單”,
讓他們比往常忙碌了許多。
爆火的新疆“海鮮”,
其實跟廣州一直有段緣。
一方面,
包括廣州在內的廣東各地出產的海鮮
在新疆頗受歡迎;
同時,新疆本土出產的魚蝦蟹
銷往廣東的規模越來越大,
廣州人未來有望吃到更多新疆“海鮮”。
新疆如何養殖海鮮?
新疆擁有特殊的鹽堿地區域,通過往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后,配合鹽堿地特質就能調配出人工海水,來適合不同種類海產品的生長。據了解,新疆已擁有較為成熟的鹽堿地智能生態海產養殖基地。
新疆水產品訂單大增,
“嚇得”養殖戶下線網站
新疆本土水產養殖戶潘國強撤掉了以往為開辟銷路而開設的公司網站。“客戶太多了,忙不過來,受不了。”
潘國強算是當地的養殖大戶,從事水產漁業已有多年,已成功自主培育了哲羅鮭、河鱸、北極茴等品種。新疆“海鮮”走紅,且臨近中秋節,潘國強近日收到的訂單量暴增。“很多老板上門搶購,我們的貨每天都成噸成噸往外送。”在阿勒泰的劉陽主要銷售大閘蟹,供應一些大型電商平臺,最近生意一直不錯,成交額有大幅度增長。
電商平臺也是反應迅速,據美團買菜負責人介紹,其已經開通了螃蟹等水產生鮮的新疆基地直采,并通過全程空運冷鏈送達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其中,新疆雪蟹尤為受歡迎,上線次日銷量就比第一天增長超過兩倍,尤其受廣深地區消費者的歡迎。
將有更多新疆水產品銷往廣州
盡管身處內陸,但其實新疆“海鮮”以及其他水產行業已發展多年。不少受訪者都是十多年甚至二十年前就開始經營水產養殖和銷售。據報道,水產養殖目前已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漁業主產區的富民產業。去年全區漁業總產值達42億元,較2019年增加9.21億元。全區漁民人均純收入19960元,比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3410元。
這些成就的背后,也有廣東的一份貢獻。早在2011年,廣東省漁業部門就已經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產局簽署了漁業援疆合作協議書。
因為與廣東漁業的合作交流,新疆當地人也吃上了許多新疆本土暫時沒有自產的海鮮品種。“我們的生蠔是湛江的,賣的很多蝦也是廣東產的。”一位新疆當地的海鮮批發商向記者介紹。據悉,廣東出產的海鮮在新疆市場也很受歡迎,銷路一直頗為穩定。
潘國強也是新疆與廣東漁業交流的受益者,他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與廣東同行形成了緊密合作。由于廣東夏季氣溫高,部分品種的幼魚或魚苗受高溫影響存活率不高。潘國強就在這一點上找到了商機——在新疆將魚卵培育成幼魚,待發育穩定后再空運至廣東的養殖戶培養成成魚,最后直供給廣東餐飲行業。
未來,可預期將有更多新疆本土水產品銷往廣州。“相比于往年,今年阿勒泰大閘蟹的運量增加了30%-40%,主要運往南京、上海、沈陽、廣州等地。”阿勒泰雪都機場貨運部主管尚芳告訴記者,今年3-4月已向全國各地運輸了100多噸,未來或將有更多新疆本土培育的水產品發往全國各地。目前,又到了大閘蟹成熟季,阿勒泰機場每天計劃中轉運量達到8噸。其中,下周五將新增直達航班運往廣州,計劃每天直達航班運輸2噸,中轉航班運輸3-4噸。
“去廣東賣新疆‘海鮮’,
是‘賭’對了!”
近日,在新疆經營海鮮生意的孫哲接到了一批廣東海鮮經銷商的電話。“我可以在廣東賣新疆產的‘海鮮’了。”孫哲激動地對記者說。孫哲是新疆某農業公司的惠州總代理,公司2014年就已成立,主銷養殖三文魚。“我們的三文魚是利用天山冰川雪融水養殖的。”
新疆螃蟹準備從阿勒泰雪都機場出發運往全國各地。通訊員 尚芳
孫哲之所以萌生在廣東賣新疆“海鮮”的想法,是受到了上一輩人的影響。孫哲的舅舅從事水產養殖多年。2020年,孫哲曾陪同舅舅到廣東一家水產企業進行市場調研,并達成了合作。
在舅舅的影響下,孫哲部署起了他在廣東賣“新疆魚”的事業。此前,孫哲還只能經銷“五道黑”“三道鱗”等一些新疆特色的冷水魚種,但市場接受度有限。近日,新疆水產市場被帶火,孫哲頓時欣喜不已。“之前有人說我去廣東賣新疆的‘海鮮’,就好像把大同的煤拉到平頂山上去賣。但現在我覺得自己‘賭’對了。”目前,公司已經批準了他在惠州經銷三文魚,并逐漸開始建設從新疆發往廣東的冷鏈運輸系統,他已經與廣東當地多方合作商取得聯系,未來將有一批新疆三文魚銷往廣東。
孫哲告訴記者,新疆的“三文魚”品種其實主要為虹鱒,由于雪融水溫度低,魚生長得慢,生長成熟需要三年,因此口感會更加細膩。另外相比于一般的海產三文魚,其油脂更少,更適合需要減脂與控制熱量的人群。除了已經較大面積養殖的虹鱒以外,新疆養殖戶們還一直在當地嘗試培育羅非魚、石斑魚等品種。(廣州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