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助力項目早落地早達產
(資料圖)
“謝謝曲靖市生態環境局主動指導、幫助我們同時辦理環評和排污許可手續,大大節省了我們項目建設的時間和成本?!薄案兄x市生態環境局的‘綠色通道’‘特事特辦’,讓我們9個保供煤礦在如此緊迫的時間內拿到了環評批復?!薄爸x謝市、縣兩級生態環境部門的指導和幫助,我們的無組織廢氣治理設施安裝后,異味消除了,投訴沒有了,還被多家同行參觀學習?!苯衲暌詠?,曲靖市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工作重點,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要素保障作用,通過創新環評審批模式和組建“一線服務隊”推廣環評預評估,實現服務“零距離”,受到辦事企業的一致好評和贊許。
今年以來,曲靖市印發《曲靖市生態環境局做好環評要素保障服務經濟發展二十條措施》,從優化環評審批服務、實施環評制度改革、突出環評審批重點、創新環評審批模式、提升環評審批效率、落實事中事后監管等6個方面,提出二十條具體措施。
在優化環評審批服務方面,主動對接,暢通與發展改革、工信等主管部門溝通協調渠道,圍繞全市“3+6+2”產業發展體系,積極服務產業“建群強鏈”行動,開展重點產業全產業鏈、全過程精準服務;提前介入重點項目環評工作,出具環評審批服務單,明確行政審批業務人員、技術評估人員各一名進行“二對一”環評幫扶,一次性告知建設單位項目落地選址關注問題、委托第三方編制環評注意事項、環評辦理的程序規定等,全過程幫助建設單位開展環評編制、手續辦理工作;建立重大項目環評服務臺賬,定期跟蹤調度、準確掌握重大項目基本信息、環評編制及審批進展情況;市生態環境局組織行政審批、技術評估業務骨干以及相關專家組成“一線服務隊”,每月深入各縣(市、區)、園區、企業開展環評一線服務不少于4次,為企業“送政策、送理念、送標準、送技術”,幫助企業合理降低作業成本,確保項目建設高質高效推進。
在實施環評制度改革方面,優化簡化環評編制、取消審批前置條件、改革環評初審意見、推進區域環評及成果運用。在創新環評審批模式方面,推行“容缺受理”,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相關法定規劃和環境準入條件的重點項目,申報材料存在非原則性問題、短期內能迅速補正的,先行開展項目環評受理、技術評估及審查工作,在建設單位補正材料后出具批復;對不符合有關法定規劃的重點項目,與規劃環評調整和報批同步開展項目環評技術咨詢服務,待規劃環評調整獲得審查意見后及時完成項目環評審批。
針對小微企業和基礎設施項目、保供煤礦項目,積極指導有關建設單位開展項目環評“打捆”審批,降低環評成本,縮短環評編制和審批時間。對于項目環評由市級審批且納入排污許可重點管理、簡化管理的建設項目,實行環評與排污許可證兩項行政許可“一套材料、一口受理、同步評估、同步審批、一次辦結”,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同時,曲靖市推廣環評“預評估”服務,提前介入對項目環境可行性進行預判,引導項目業主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成熟可靠的治污技術,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降低投資風險;圍繞曲靖市經濟社會發展熱點,提前開展行業布局課題研究,從環境容量、環境質量底線等多方面提出關于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選址布局和發展規模等意見建議。此外,建立環評幫扶包聯機制,全程跟蹤、“拉條掛賬”,全力推進項目環評進展。
截至目前,全市納入2023年省級重大項目需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的74個項目中已完成環評審批55個,其中13個省級重中之重項目已完成環評審批12個。(孫云霞 楊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