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周浦育才學校:立足項目研究 持續優化迭代——項目化學習案例撰寫專題培訓
2023年已是周浦育才學校與延河中學城鄉互助實施項目化研究的第三年。為深化教師對于項目化學習的理解,提升教師項目化學習設計與實施的能力,解答教師在項目化學習設計與實踐中的問題與困惑。8月28日上午,學校有幸邀請到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藝術課程教研員顧穎老師,為全體老師做《項目化案例撰寫》的專題培訓。講座由課程教學一部嚴春燕老師主持。
案例解析
顧老師先是詮釋了什么是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的要素、基于項目的學習的特點、基于項目的學習的設計與實施。而后給出案例框架,以三個典型案例為例,從項目目標、項目設計、項目實施以及項目評價和階段成果等方面給予教師們豐富多樣的解決策略。翔實的講解,給項目實施中有困惑的老師們帶來了很多啟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培訓中,老師們細心聆聽、勤作筆記,不斷迸發思維的火花,對項目化學習的理解又提升了一個臺階。
這次講座帶給老師們是教育理念上的觸動,是教學境界的提升,是育人眼界的開闊。
案例分享
隨后,學校中學部的操璐璐老師給大家做了《基于“教學評一致”跨學科教學設計》案例分享。
項目化學習是教育教學過程中育人方式的變革,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素養與創造性問題解決的能力,周浦育才學校項目化學習研究團隊會在專家的引領下繼續探索,不斷轉變視角,積極投身實踐,助力每一位教師的專業成長,助推每一位孩子的素養提升。
心得體會
蔣欣毓:項目化學習,轉變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在驅動性問題引導下,不再滿足于教材的學習,而是積極調動和激活相關知識,借助多種平臺,更主動、更自由、更富有創造性地投入到對世界的探索中,獲取對事物或現實世界的完整認識。更是要求教師要注重“教-學-評一體化”設計,以評促學、以評促教。要引導學生成為評價活動的的設計者、參與者和合作者。
嚴春燕:今天有幸聆聽顧老師的講座,讓我對項目化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項目化學習對老師來說是將“看不見的素養”變成“看得見的行為”。尤其是項目的設計和實施,非常符合新課標里的“以真實問題驅動,指向深入學習再構建,提升學生的科學學科素養”。項目化學習可以極大激化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讓孩子帶著任務主動學習,希望自己也可以探索實踐,基于教材進行項目課例的轉化、優化和重組,為育才教學格局增添新的燦爛一筆!
楊小凡:基于項目的學習講座讓我深刻認識到了項目式學習的重要性和優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將努力將這種教學模式應用到我的教學實踐中,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培養他們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
陳慧玲:顧穎老師的講座和指導讓我更加明確了項目化學習和跨學科學習之間的區別,也讓我對項目化學習設計與實施有了更深切的理解。顧老師為我們詳細分析了多個案例的特點,闡明項目化學習在設計與實施時要明確核心知識和驅動性問題。她一再強調項目化是一種動態的學習方法,且具有長時間工作的特性。教師為項目化學習可能持續整個學期做好充分準備,制定細致的方案,過程中注重各維度、各階段的學習評價,幫助全面記錄學生階段學習質量和成果。項目化學習的設計和實施是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優化的過程,相信大家共同努力下,學校項目化學習能更好地展開教育教學實踐,實現學與教的變革。
康璐珩:顧穎老師的講座,讓我反思了作為新教師上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在學生對于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狀態的把握,學生是否做到了真實探究,在探究的背后是否生成新的問題,切實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心智自由轉換的過程。而非填鴨式灌輸。因此對于我們來講,要學會放手,由主導者轉變為學習的設計者和支持者,讓真實學習發生,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所以對于以后我們不論是驅動問題設計、學習過程設計,還是學習結果評價,都要更加用心。
姚海娜:顧穎老師的項目化學習案例講座,讓我明晰了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做好備課預課等相關工作,從整體的戰略角度去做出一個教課的合理規劃,確保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在我們的課程設計下更有效率地完成學習。就好像作為數學老師的我,平時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同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生們學習素養的培養,更要密切聯系項目化學習背后的知識觀,雖然這些在表面上和短時間內不一定能夠顯現出來,但是卻對學生長久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青山。教育應當是一條越走越寬的路,教師的不斷學習和自我迭代是學生知識成長的重要源泉,培訓有終點,學習無止境,學習路上,有風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讓我們共同期待用PBL項目化學習撬動更真實、更多元、更主動的學生學習的發生,期待綻放出更多彩的成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