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私募大佬,“撿漏”上海豪宅
8月28日,一則“上海量化私募大佬拍下2.85億豪宅”的消息在業內傳開。
據阿里拍賣平臺信息,該豪宅位于浦東新區銀柳路385弄,由用戶裘慧明通過競買以2.85億元的價格成交。有知情人士向「市界」證實,該買家確為知名量化私募機構——上海明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汯投資”)的創始人、總經理裘慧明。
一位熟悉上海豪宅市場的房產經紀人對「市界」表示:2.85億元的成交價是撿大漏!該樓盤的在售一手房源和對標的其他豪宅項目,單價都在40萬元/平米。
(資料圖)
量化大佬“撿漏”!
論掙錢,量化私募大佬絕對是專業的!
此次被“撿漏”豪宅位于浦東新區銀柳路385弄,是在上海十大頂級豪宅中排名第二的華洲君庭。阿里拍賣信息顯示,該幢住宅建筑面積為1300.84平方米。據此計算,裘慧明拍下的這套豪宅成交單價約21.95萬元/平米。
“這一價格相當于撿了大漏。”一位熟悉上海豪宅市場的房產經紀人對「市界」表示:“華洲君庭是上海東郊最貴最好的小區,目前一套在售的一手房源,建筑面積2400平左右,報價9.5億元,單價大概40萬元/平米;和它對標的西郊豪宅‘蟾宮’,每平米也要四十多萬。”
如此看來,裘慧明這筆交易的性價比很高。「市界」注意到,華洲君庭一共只有21棟別墅,平均每棟別墅占地約5畝。2021年9月,華洲君庭1號曾拍出了3.15億的價格,被稱為“上海最貴法拍房”,也創下了中國司法網絡拍賣單套住宅成交價之最,折合建筑面積每平方米22.48萬元。“這次拍賣的15號位于小區中心、花園也更大,比之前的1號位置要好,但價格更低。”前述房產經紀人表示。
拍賣信息顯示,華洲君庭15號原房主是浙江臺州商人徐建剛、徐飛君夫婦。徐建剛名下的剛泰控股曾被騰訊入股,業務版圖還一度涵蓋地產、礦業、互聯網O2O、影視文化、黃金珠寶等眾多行業。不過,在2018年底,因多只債券違約,剛泰控股“爆雷”。最終,徐建剛夫婦及名下的公司都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目前,華洲君庭15號還欠著91萬元物業管理費。此外,在該住宅花園草坪的正南方、西方,還有2個違法建筑的亭子。拍賣公告顯示:“成交后買受人須自行拆除,拆除費用由買受人負擔。”
“拍賣公司還會收取一定的傭金。”不過,總體來說,裘慧明這筆交易還是十分劃算,該經紀人介紹道:“一般來說,法拍房的付款周期很短,而且要一次性付款、全部現金支付。此外,當前樓市行情也一般。所以,相對普通住宅的成交來說,這棟豪宅的法拍在價格上會有優勢。”
超額利潤成就量化巨頭
“撿漏”房產雖然賺錢,但對裘慧明來說,量化私募才是主業。
2013年,在瑞士信貸銀行、Millennium Partners、Deutsche Bank等海外知名投行和對沖基金“沉浮”了十幾年的裘慧明回到國內,次年成立明汯投資,專注于量化投資領域。
▲(明汯投資創始人裘慧明。圖源/公司官網)
2015年2月,明汯發行了第一只陽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明汯穩健增長1期”,截至今年8月18日,該基金累計收益達到477.20%。這是明汯的第一只指數增強產品,也開啟了裘慧明在量化投資上的征戰。
此后,明汯陸續發行了多只CTA(即管理期貨策略,指資金管理人投資于期貨市場,利用期貨價格上升或下降而獲利的一種投資策略)系列、多策略系列等產品。2015年底,明汯的管理規模突破30億元。
2017年,明汯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曾就職于全球知名量化對沖基金Citadel的“量化天才”解環宇加入明汯,擔任合伙人、投資總監。目前,裘慧明持有明汯投資51%的股權,謝環宇持股49%。
珠聯璧合下,明汯也迅速躋身行業前列。2017-2021年,明汯投資連續五個完整年度均取得了正收益,位于全市場量化同類的前10%。其在管規模也在今年接近700億元,居行業頭部。
企查查數據顯示,二人還共同持有另一家量化私募機構——上海千宜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千宜投資”),雙方各持股50%。目前,千宜投資的管理規模也超過了100億元。
另據私募排排網信息,目前,解環宇也與裘慧明一同管理著明汯的大部分產品。2017年底至今年7月末,明汯投資整體的累計收益率達到176.47%,同期超額收益也達到177.59%(超額收益,指投資基金在一定時間內所產生的實際收益,超過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
▲(明汯投資業績表現。圖源/私募排排網)
不過,高收益也意味著較大的波動性。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明汯的不少產品,月勝率(反映基金跑贏比較基準的月份比例)都在50%上下。
以今年收益率最高的“明汯CTA一號”為例。該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款主觀CTA產品。截至今年7月底,該產品收益率為10.40%,同期超額收益為7.42%;而成立8年來,該產品累計收益高達580.92%、年化收益率也達到了27.24%。
不過,最近1年、最近2年、最近3年,以及成立8年以來的月勝率分別為50.00%、54.17%、55.56%、54.17%,均維持在50%上下。這意味著,一年中該產品只有大概一半的月份能跑贏比較基準。
「市界」注意到,對于高超額,裘慧明也曾表示:“非正常的超額是不可持續的。”
今年4月,裘慧明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過去一段時間高超額是時代的紅利,是非正常的超額。以前動輒30%的超額,是因為量化行業發展較晚。”“2016-2020年短周期因子的占比高一些,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紅利,有20%以上的阿爾法。但大家最熟悉的巴菲特,最知名投資人,他幾十年的超額也就在10%左右變化,所以非正常的超額是不可持續的。”
“我們現在覺得,量化私募要管理好規模的增量,要跟投資者的預期做匹配。同時,投資者的預期也要適度下降,從過去大家期望20%以上的超額,到現在我們認為12%—18%左右的超額,還是相對比較正常的。”裘慧明認為。
作者 | 路春鋒
編輯 | 韓忠強
運營 | 劉 珊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神威藥業(02877.HK)中期業績:營業額23.99億元再創新高,凈利潤增48.4%至4.91億元
格隆匯8月30日丨神威藥業(02877 HK)公布中期業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