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賢齊聚共襄盛會 第四屆巴東國際地質災害學術論壇開幕
(資料圖)
云上恩施報道(巴東臺記者高煒向峰通訊員劉昌龍)8月26日,第四屆巴東國際地質災害學術論壇(BIGS2023)在巴東東圣九州國際大酒店開幕,來自美國、奧地利、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共計400余人參加會議,在地質災害防治上探尋新思路。
開幕式現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建兵,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工程首席教授、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唐輝明,中國自然資源報社黨委成員、副社長李文君,省自然資源廳地質環境處副處長李中文、巴東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洪家進、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雷玉龍參加開幕式。
此次論壇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學部、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協會(IAEG)、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巴東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湖北巴東地質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中南地區地質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與防控技術創新基地、巴東縣科學技術協會、巴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承辦。
學術交流
洪家進在致辭中表示,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易災易滑”的巴東,從地質構造上來看,三疊系巴東組是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最發育的地層,長期以來,地質災害已成為制約縣域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但特殊的地理環境也成就了“善治善成”的巴東。近年來,巴東首創“四位一體”管理體系,成功應對200多起突發災害,連續19年保持地質災害零傷亡。特別是在中國地質大學的鼎力支持下,巴東立足特有的地質結構,將黃土坡打造成全國唯一以地質地災命名的文化村。
洪家進希望與會嘉賓敞開胸懷、暢所欲言,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凝聚共識、結出碩果,也懇請各位專家學者,對巴東地災防治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并誠邀各位來賓,多到巴東調研考察、指導工作、旅游康養。
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圍繞“全球變化與水庫地質災害”這一主題,開展廣泛的國際學術前沿研究和最新成果分享,促進地質災害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期間將在主會場安排學術報告17個,分會場安排學術報告87個,同時還將進行地質災害理論與防治技術培訓、研究生Poster競賽和野外考察等內容。
聆聽學術報告
此次活動的舉行,將促進國內外專家學者交流互鑒,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經驗,以增強地質災害防治研究的社會影響力和對外合作水平,保障庫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