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跑幾家,每次拉幾句!網格員楊霞熱情服務17年,當好軍休干部的“娘家人”
把網格內軍休干部分層分類,實現精準服務;日常相處中對每一位軍休干部都真心相伴、誠心相待;遇到問題及時出手相助,滿足軍休干部思想上、生活上的各類需求……軍休中心二分中心網格員楊霞熱情服務17年,從“服務到位”轉變為“服務到心”,切實當好軍休干部的“娘家人”。
(相關資料圖)
“趁著我現在還能動來看看你”短短幾句話讓她淚流滿面
曲阜路隊黨支部的軍休干部居住分散,一棟樓上也就2-3名軍休干部,如何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楊霞從每月的主題黨日著手,配合中心先后開展了“砥礪初心、春天有約”“銘記入黨那一天——我的青春不會老”“相聚紅五月、鑄魂踐忠誠”等主題黨日活動,整合實施集中學習、“三會一課”、召開組織生活會、過“政治生日”等制度,通過每月16日的主題黨日集中見面,不僅從思想上確保軍休干部黨性長青,更從感情上加深了聯絡。
楊霞為軍休干部服務
自從2008年接手曲阜路隊黨支部后,楊霞對每一位軍休干部都真心相伴、誠心相待。2012年,已經生病很久的軍休干部李老突然來到辦公室,“我買好墓地了,在嶗山,位置很好,背靠大山,面朝大海,趁著我現在還能動,來看看你。”短短幾句話,楊霞已經淚流滿面,原來,李老感覺自己時日無多,特意前來與楊霞告別。李老去世后,他的老伴也將楊霞當做了家人,每隔幾個月都會與楊霞見一次面,在一起聊聊李老的事情。
平均年齡69.1歲,網格內40余名軍休干部情況她了如指掌
曲阜路隊黨支部的軍休干部平均年齡69.1歲,為了保證軍休干部的服務不斷檔、不掉線,楊霞每月拿出固定時間,定期與軍休干部溝通,每次拉幾句、每月跑幾家,認真傾聽并解決軍休干部的所期所盼。
楊霞認真查閱資料
跑得多了,楊霞針對自己網格內的40余名軍休干部個人情況、心理狀態、家庭情況等都了如指掌,她將軍休干部分為三大類:一是安享退休型,這類軍休干部忙于看管家中的第三代;二是積極進取型,這類軍休干部退休后仍愿意發揮余熱,積極發揮作用,主動熱心作為;三是年邁體弱型,這類軍休干部由于身體原因,已無法參加每月一次的見面會。
對于積極進取型的軍休干部,楊霞在充分了解他們的特長后,幫助他們搭建展示平臺。軍休干部王寶明非常喜歡寫詩,楊霞不斷鼓勵他積極創作,并協助他加入寫作社團,既讓老同志們展示了自我,又能相互交流點評詩歌作品。《軍休家園》刊登過幾次王老的作品,每次他都非常開心,楊霞也替軍休干部高興,在工作群、見面會為他積極宣傳。
對年邁體弱型的軍休干部,楊霞堅持“五到家”:傳達上級會議及文件精神到家、發放學習資料到家、傳達支部活動情況到家、征求意見到家、解決實際困難到家。
“一個網格員就是一個小的軍休所”,當好軍休干部的“娘家人”
有一次,軍休干部高老因車禍住院,由于肇事司機的賠付不到位、不及時,高老要先自行承擔高昂的住院費,看見老人躺在病床上,楊霞心里也很著急。為了盡快幫軍休干部解決住院費用,她四處打聽,自學法律知識,最終為高老尋求到了法律援助,順利幫他解決了住院費用。
17年來,這樣的事不止一件。因為在服務中,會涉及到軍休干部的方方面面。在服務軍休干部的17年里,楊霞始終堅持“一個網格員就是一個小的軍休所”工作理念。無論網格內的軍休干部發生什么事情,楊霞始終帶著使命、盯著問題、含著感情為軍休干部解難題、辦實事,真正當好軍休干部的“娘家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