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適合3-12歲孩子的語文學習路線規劃,你一定要看!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八個字來自老子的《道德經》,原意是形容“道”的微妙無形。不過在很多家長眼中,語文也是這么一門“玄之又玄”的學科。
好像什么都能跟語文沾邊兒,到底該怎么學,心里完全沒底兒。
(相關資料圖)
實際上,語文才不是玄學呢,恰恰相反,語文學習的內容非常清晰、明白。
隨便拿一張大考的語文卷子來看,就能發現整個語文考察的就是四個部分:
要學好語文,也無非就是在這四個方面下功夫。
今天我就從三個方面來給大家系統地說一說語文到底該學什么(按照慣例,古詩文還是單獨寫一篇),并且針對不同年齡的需求,制定語文到底該怎么學的具體路線。
01
基礎知識:字詞和語法
語文學習的第一關就是字詞關,具體來說就是三個層次的要求:
會讀:要能正確使用拼音;辨析多音字和音近字
會寫:能用正確的筆順書寫;辨析形近字
能理解:了解漢字的古今字義;能用字組詞;熟悉近義詞、反義詞;會正確使用成語
別小看了語文學習的第一關,很多孩子到了四五年級還經常在作文里寫錯別字,就是因為一二年級打的基礎不牢。而且
要過字詞關,我有兩個建議,
小學語文課本把生字分成了識字表(要求會讀會認)和寫字表(四會字,還要求會寫會用),另外還有詞語表。小朋友們最好是能把所有課內生字實現“四會”,除了會寫,還必須會組詞,這是很關鍵的。
大家一定要重視語文課本里的“語文園地”和“日積月累”這兩個欄目,里面涉及的字詞和練習必須全部搞懂、記清、會使用。
我上學的時候有個愛好就是看字典,字典里對字義的解釋,還有組詞的范例,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讓孩子遇到生字多查查字典是個好習慣,不能只滿足于知道讀音就可以了。
另外,在考試時也經常考察一些語法知識點,包括修改病句、語句銜接、擴寫縮寫等。
舉個例子,語句銜接題考察的是使用關聯詞。比如:他不但學習好,還是班里的體育明星。這里的不但……還……就表示遞進關系。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難?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就需要認真聽講+總結歸納。實際上,老師在課堂上都會講到這些內容,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動動筆,把它們總結到一起。
比如同樣是語句銜接題,要填寫關聯詞語,常用的總共就8類復句關系,包括并列、因果、轉折、遞進、假設、條件、選擇、承接。
總結完還要有針對性的練習,不光要做題,平時寫作文也要有意識地用到。
有些小朋友在機構學習,會用整理好的講義來背誦。我的建議是,講義和網上的資源可以作為參考,用來查缺補漏,而不是偷懶用現成的東西來背。
02
閱讀
我已經寫過很多關于閱讀的文章,關于閱讀的重要性,在這里就不再啰嗦了。
今天咱們著重說一下閱讀理解。
同學們做閱讀理解題目需要用到的閱讀策略,是我們平時閱讀也要用到的。
而閱讀理解題目,相當于是把閱讀策略的濃縮和集中使用。
所以,
不要認為我刷了題就不用“浪費時間”讀書了,也不要覺得我讀書破萬卷,還有什么必要刷題呢?
從一年級開始,就有簡單的現代文閱讀理解考查,題目一般有文中的字詞理解、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等等,到了四年級,閱讀理解題目的難度會邁上新臺階,會有一些賞析類的新題型出現。
不過整體來看,閱讀理解的基礎還是閱讀策略的學習。關于閱讀策略,我不久前剛寫過一篇
換句話說,如果前面兩項都認認真真完成了,有什么理由會寫不好呢?
字詞過關,就能選擇豐富又貼切的詞匯,不寫錯別字;
語法過關,就能正確使用各種標點符號和修辭手法,消滅病句,規范書面語;
閱讀過關,就能吸收借鑒優秀作品的養分,開闊思路,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提高作文的思想性。
在打牢基礎的前提下,再做一些針對性的訓練,比如練習不同類型的題材、不同文體,學習一些獨特的寫作技巧。多寫多練,自然就能寫出好作文了。
可以說,我會從參與的人里面選出10位送出禮物,感謝大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