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第十二師駐連“訪惠聚”工作紀實
件件實事惠民生 涓涓細流潤心田
——十二師駐四十七團連隊“訪惠聚”工作紀實
走進位于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四十七團老兵鎮,昔日的沙漠荒灘,如今滿目青翠。望不到邊際的桃樹、櫻桃樹枝葉婆娑,顆顆青果點綴其間,果樹間套種的大蕓輕舒身姿,安靜成長……
【資料圖】
四十七團老兵鎮是以“扎根新疆、熱愛新疆、屯墾戍邊”為主要內涵的老兵精神的發源地。在老兵精神的感召下,一批批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駐連“訪惠聚”工作隊先后來到這里,以非凡的勇氣和毅力創造著沙漠奇跡。
“用青春和熱血締造的沙海老兵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兵團兒女扎根邊疆、建設邊疆。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老兵精神,為四十七團連隊的發展貢獻力量?!笔燅v四十七團八連“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喬軍飛道出了工作隊員的集體心聲。
“訪惠聚”駐連工作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特別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固本之舉,是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十二師駐四十七團連隊“訪惠聚”工作隊按照兵師黨委關于加強新時代“訪惠聚”駐連工作的部署要求,安排7個團場和各國有企業對口幫扶四十七團8個連隊,在十二師黨委和四十七團黨委的帶領支持下,確立了“一團一企幫一連”“一單位一部門引一連”的精準幫扶機制,匯聚師團連、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在產業結構調整、農業技術培訓、基礎設施改造、精準幫扶脫貧、民生改善、環境整治等方面給予全面幫扶,助力了團場、連隊經濟加速發展、民生不斷改善,職工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
轉觀念促增收:沙漠里也能長出致富樹
四十七團老兵鎮地處沙漠邊緣,日照時間長,土地缺水、鹽堿含量高,適宜種植的農作物品類有限,多年來職工除了種植紅棗,就是養些牛羊,趕上前兩年紅棗價格下跌,辛苦一年,掙不了幾個錢。
“沙漠荒灘,你若沒有征服它的勇氣,它就一直橫亙在那里,成為你心口的一道傷疤,搏一把,或許還能‘柳暗花明’?!弊?019年十二師駐連“訪惠聚”工作隊來了后,各工作隊和連隊“兩委”反復商量之后,邀請農林專家前來調研勘察,決定在戈壁灘上實施造林工程,發展以西瓜、桃子、青貯玉米等為主的特色林果產業,既能修復生態,又能讓職工增收。
在四十七團一連,地面上全是沙子,向地下深挖一米還是沙子,這般情景,讓職工心里直打鼓?!包S沙灘上要能種活樹,石頭也能開花了?!庇械穆毠ふf。
一連“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和連隊黨員干部先干一步,黨旗插在了沙漠荒灘上。黨員突擊隊拿起鐵鍬和鎬頭,頂著風沙和烈日,一干就是一整天。晚上,他們又到職工家,仔細算“生態賬”“經濟賬”,動員職工一起進沙漠種果樹。
“黨員干部先干起來了,還有啥說的,一起干唄!”職工群眾扛起鐵鍬奔向戈壁灘。
挖坑填坑、篩沙換土、修防滲渠、鋪設滴灌帶、栽樹……每天都面對漫天的黃沙,沒有一項工作不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和艱苦的努力。
一連連長黨萬興伸出手,掌心的繭子又厚又硬,這是他在戈壁上多年握鍬的見證。
三年時間,汗水滴透沙漠,“石頭”開出鮮花,一連的黃沙灘變身“只此青綠”的“桃花源”。到2023年,林果基地550畝果樹迎風招展。
“去年,我承包了50畝油桃、蟠桃,今年6月份有少量掛果,很快就賣光了。明年桃樹掛果多,收入肯定比今年強?!币贿B職工楊磊說。
“過去靠種地,一年下來只有3萬余元的收入,僅能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一連職工郝華東說,“去年,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我種了100畝打瓜、100畝西瓜,還養了上千只油麻雞,一年下來,收入增加了8萬多元,這兩年收入多了,還買了輛汽車?!?/p>
如今,一連已有22名職工承包林果基地,去年人均增收1萬元。這兩年,“訪惠聚”工作隊和連隊黨支部實施了兵地共建中草藥板藍根種植示范田項目,種起了130畝板藍根示范田,預計每畝增收1000余元。同時依托秋季胡楊林發展旅游觀光業,帶動連隊畜牧、家禽等養殖業發展……曾經風吹石頭跑的沙漠荒灘,變成了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多年來,十二師各駐連“訪惠聚”工作隊撲下身子,邁出步子,積極幫助職工出點子、謀路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和鄉村旅游,成為帶領職工群眾增收致富的中堅力量。
三坪農場駐四十七團八連“訪惠聚”工作隊積極探索溫室花卉培育新途徑,引進熱帶觀賞水果和花卉22種,目前花卉苗木已初具造型。后期將積極培育花卉盆栽和各種大棚果蔬,形成“產研銷”一體化花卉產業發展模式;五一農場駐四十七團二連“訪惠聚”工作隊實施櫻桃采摘園、戶外塑膠活動場、“園改園”標準園建設項目、庭院升級改造、機耕道路建設項目等,助力職工不斷創收增收……
惠民生暖民心:全力解決職工的“急難愁盼”事
“路燈裝上后,再也不用擔心晚上出門絆腳了。”8月初的深夜,望著道路兩側一排排嶄新的路燈,四十七團六連職工阿卜杜艾拉·艾則孜笑得合不攏嘴。阿卜杜艾拉·艾則孜每天在地里干完活回家的時候天都黑了,從前連隊沒有路燈,經常都是摸黑走夜路回家,如今“訪惠聚”工作隊在他家門口裝上了路燈,讓出行方便很多。
急民所想,為民所需。十二師國有企業新疆伍怡天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駐六連“訪惠聚”工作隊在走訪入戶中了解到,職工們反映晚上回家路上黑乎乎的,很不安全,于是積極對接后盾單位,將“路燈”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在四十七團黨委支持下,今年先后在畜牧公司去往一連方向的主干路上,安裝路燈122盞,路段總長8公里,極大改善了當地職工夜間出行條件,受到了職工群眾的一致好評。
與此同時,了解到田間沙土道路由于車輛長期碾壓,路面土質松軟,農用車輛無法進入,特別是紅棗收獲季節,塵土彌天,影響職工下地務農,工作隊又及時對田間沙土道路進行硬質化改造,近三年已改造沙土道路三條,共計1650米。路修好了,居民心里暖了,這條路也被親切地稱為“民心路”。
十二師駐連“訪惠聚”工作隊開展的惠民實事還有很多,二二二團駐五連“訪惠聚”工作隊扶持天荷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改建育肥羊圈舍,發展育肥羊養殖,逐漸將養殖產業發展為連隊的支柱產業;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十七團四連和五連對口幫扶企業,2019年以來,天潤乳業累計給兩個連隊提供了200頭公犢牛,幫助連隊建立養牛合作社,帶動當地職工群眾增收;新疆九鼎農業集團有限公司依托國家商務部“十二師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在四十七團建立了電商服務站,發揮渠道和品牌優勢,專門為四十七團紅棗銷售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為持續助力當地民生改善、產業發展,十二師對口幫扶單位精心組織各方資源,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如生豬養殖基地、林下雞養殖基地等,同時引進嫁接西瓜、土豆、西梅、草莓、無花果、蟠桃等適合當地種植的經濟作物,為四十七團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活力。
2021年以來,十二師駐連各“訪惠聚”工作隊累計投入資金560萬元,實施惠民項目67個,用于當地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項目建設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08件。工作隊隊員們真情融入群眾,推出的一條條舉措、辦的一件件實事、好事,贏得了群眾的贊譽。
“駐連工作隊不只帶來了資金和項目,還帶來了新的發展理念,幫助我們開拓了新的市場。”四十七團當地干部這樣評價十二師各單位的幫扶成效。
人居靚環境美:宜居生活“溢出”甜美笑聲
來到四十七團四連文化小公園及民族團結文化長廊,一個圓形花圃格外引人注目。“來時迎面繁花似錦,走時身有余香”,這是很多人對這個連隊的美好印象。這個小公園及文化長廊,是西山農牧場駐四連“訪惠聚”工作隊協調資金修建的。
走進四連居民區,各類文化墻格外醒目,平坦寬敞的柏油路直通職工家門口,人行道干凈整潔,小游園內各類休閑設施齊全,這些都是西山農牧場駐連“訪惠聚”工作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成果。在駐連“訪惠聚”工作隊、連隊“兩委”的共同努力下,四連環境面貌日日新。
人居環境是連隊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五大振興”中生態振興的載體。近年來,十二師駐四十七團連隊“訪惠聚”工作隊加大美麗連隊建設力度,開展“綠化美化凈化亮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建文化長廊、公交站臺、公共健身器材、塑膠道路,推進并完善連隊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組織志愿者為孤寡老人打掃房屋,處理雜物,與連隊工作人員一起到沙漠周邊撿拾垃圾……
“戶廁改造讓我們夜里不用再外出,做飯有統一的燃氣,連隊周邊及每戶院門外都有小花園?!闭f起近年來生活環境變化,職工們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在四十七團二連,一座座農家小院整齊排列,房前葡萄架上結滿了翠綠的鮮葡萄,外墻刷上了淡雅的白漆。職工阿卜拉·薩依提正在自家小院里忙著采收葡萄,小院內木材等雜物整齊地碼放在墻邊,整個院落布置得干凈利落。
“以前我們這里沒人愿意來,現在環境這么美,像公園一樣,周圍鄉鎮的人都跑來玩,生活在這里很幸福?!卑⒉防に_依提說這話時,表情很是自豪。
在七連的桃花源農莊外,停滿了私家車,人們圍坐一圈,品嘗美食,好不愜意,孩子們則奔向果樹林,找尋成熟的桃子,歡聲笑語在林間回響,昔日鹽堿灘變成了如今的“世外桃源”。
“很多事都可以用錢辦成,但像沙漠變良田這樣的事,如果沒有勇氣,有錢也是辦不成的。我們要把這種精神傳下去,把更多的沙漠戈壁開發利用起來?!比缃?,現任駐連工作隊隊長們接過了改造沙漠戈壁的接力棒,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他們說,沙漠里,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在感召著隊員們揮灑汗水,接續奮斗。(新疆兵團第十二師黨委宣傳部供稿,馮曉玲 方苗 馬曉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