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合金期貨市場“穩定器”功能盡顯
8月的寧夏,沃野千里流翠瀉綠。素有“星星的故鄉”的寧夏,也是鐵合金的主產區之一。近年來,鐵合金產業發生著很大的變化。9年前,鐵合金市場總體呈現小、散、亂的無序發展局面,企業生存“兩頭受壓”,議價能力較弱。期貨日報記者在近日走訪中發現,鐵合金產業企業期現融合也有了大的變化,比如廣大企業運用鐵合金期貨工具日益深入,行業傳統貿易方式正在由原來的“企業月度招標一口價”,逐步轉向“招標”價和“期貨+基差”價方式并行,鐵合金期貨價格已經成為指導企業生產經營和貿易談判的重要參考。
記者發現,如今的鐵合金產業企業期現結合的經營模式逐漸成為行業經營的主流方向,這離不開鄭商所多年來的市場培育、“產業基地”和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等主體的合力推動等,企業對于以套保為首的金融服務需求隨之上升,比如寧夏浩瑞森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浩瑞森)、中國礦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礦產)、青海福鑫硅業有限公司(下稱福鑫硅業)內蒙古普源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普源鐵合金)為代表的鄭商所“產業基地”積極利用鐵合金期貨化解現貨經營的風險,優化企業生產。
以產業基地為紐帶促進期現市場同頻發展
(資料圖片)
鐵合金是鋼鐵冶煉中的“鹽”,處于黑色產業鏈的中上游,黑色產業這道菜肴有沒有味道,這把“鹽”非常重要。“沒有鐵合金期貨的時候,面對價格的大幅波動企業都是硬抗,目前隨著鐵合金期貨功能的有效發揮,鐵合金企業可以熟練運用多種模式參與期貨市場,并通過期貨倉單拓寬融資途徑,促進經營模式轉型升級,幫助企業持續穩健經營。”浩瑞森總經理劉黎明說。
劉黎明認為,鐵合金產品之一的硅鐵,其價格影響因素眾多,產業邏輯極其復雜,非常考驗投研能力。比如硅鐵行業自身特點、復雜影響因素和產業邏輯,決定了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對行業進行深入研究,緊緊抓住產業矛盾點,強化風險意識,利用好期貨工具,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寧夏作為硅鐵合金的主產區之一,近十年發展迅猛,憑借出色的技術革新和大型礦熱爐的設計能力,各合金企業超前謀劃,積極響應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早在2015年以前就基本完成了落后產能的出清,逐步建成了大型現代化硅鐵礦熱爐,并在2019年以后再次進行產業升級。作為主產區電價成本相對較高的區域,經歷了2014—2016年三年鋼鐵產業鏈的寒冬,寧夏硅鐵企業降本增效,艱難前行。2017年后,寧夏硅鐵產業終于享受到了硅鐵期貨的活躍和整個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紅利,迎來了久違的春天。2022年1—10月份寧夏地區生產硅鐵98.6萬噸,同比增加16%,占全國產量20%左右。
作為鐵合金的“產業基地”之一,浩瑞森是如何服務寧夏地區的產業企業呢?
“我們公司與‘產業基地’共建方中原期貨根據硅鐵期貨的市場發展情況和特點,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原則,以寧夏中衛硅鐵產地為依托,根據鄭州商品交易所服務實體經濟‘產業基地’的相關要求,通過策劃行情交流分析會議、中衛地區硅鐵產地調研等硅鐵期貨市場培育工作,幫助更多上中下游企業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到硅鐵期貨市場中,讓期貨真正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風險管理工具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幫手。”劉黎明說。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浩瑞森作為鐵合金產業代表,在硅鐵、錳硅期貨合約掛牌上市后,率先實現業財融合、產融結合,成為進入金融行業的產業先鋒。積極推薦,聯合行業內眾多產業客戶靈活利用基差點價、套保等多種形式拓寬產業客戶采銷渠道,升級傳統營銷結構,增大利潤空間,穩固產業客戶的行業內地位;利用參與各種金融培訓、期貨會議等機會,與金融行業的投資公司等積極交流行業供需、分析數據和產業邏輯等。
記者在中衛見到了福鑫硅業副總經理甘占奎。從鐵合金行業“門外漢”到“業內專家”,甘占奎也一直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經過多年學習、研究、實踐、總結,目前甘占奎已經成為鐵合金圈里的期貨專家,這一點可以從其經常在圈內活動中作為演講嘉賓出現得以說明。
作為鐵合金的“產業基地”之一,福鑫硅業運用期貨工具套保更是得心應手。談及當下的連續合約的活躍,甘占奎拿著手機打開期貨軟件給記者看,“我們在硅鐵期貨的不同合約上都做了套保,企業做套保不要糾結一時的漲跌,要根據企業的現貨量進行套保,提前鎖定利潤就行了”。
在調研中,記者也注意到,企業的穩健生產經營,離不開金融工具的支持。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瞄向期貨這一金融工具,期貨市場“穩定器”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在烏蘭察布豐鎮市,記者與普源鐵合金期貨部部長王浩進行了交談,王浩強調風控是一個企業的命脈,任何時候都要尊重市場,敬畏市場。
據了解,普源鐵合金目前擁有一流的先進設備、精湛的工藝技術,并借助得天獨厚的電力能源基地優勢,依托晉蒙冀交界的便利交通條件,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活力,實現快速、穩定的發展。2014年,普源鐵合金積極探索,利用期貨市場提高企業競爭力。并于2017年申請成為鄭商所錳硅期貨交割廠庫,2019年5月普源鐵合金又獲得鄭商所首批“產業基地”,2022年成為鄭商所錳硅期貨免檢品牌。企業以帶動行業發展為己任,積極探索期貨市場對現貨行業的影響摸索出一條適應內蒙古地區錳硅行業發展的路徑,利用期貨工具有效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優化庫存,合理安排銷售,初步實現了產融結合多方面并舉的發展模式。
在行業人士看來,當前鐵合金產業企業通過發揮“產業基地”示范帶動作用,引領帶動更多上下游產業企業合理運用期貨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促進產融深度結合、期現同頻發展,為企業持續、穩定的生產經營保駕護航。
豐富點價模式穩定產業鏈供應
近年來,隨著鐵合金現貨價格波動加劇,相關企業將風險管理擺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與此同時,企業靈活運用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來規避風險,基差點價使得期現貨互動更頻繁、結合更緊密。
記者也發現,當前鐵合金企業開始熟練應用期貨工具進行風險管理,套期保值、基差點價都是行業常用的方式。
2022年下半年,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鋼廠減少錳硅合金采購量,降庫增效成為國內鋼廠的主流采購思路,錳硅合金價格自此一蹶不振,從2022年5月的8850元/噸(5月份河鋼招標價格)下跌至7400元/噸(8月份河鋼招標價格),國內錳硅合金生產廠普遍出現利潤縮水倒掛的情況。此時錳硅期貨盤面價格圍繞現貨價格波動,鑒于銷售至河鋼7400元/噸銀承價格來計算,此時錳硅合金生產廠更加偏向于盤面7400元以上進行點價銷售。
“國內某錳硅合金生產廠A計劃通過我們進行錳硅基差點價業務,按照錳硅期貨2209盤面-300元/噸的電匯價格發運至天津錳硅交割倉庫,貨到倉庫我們即付款80%,CCIC檢驗合格后付清尾款。”中國礦產碳鋼合金部期現負責人周曉寧說。
周曉寧進一步解釋稱,如果利用基差點價,折合現金出廠價格也就是7050元/噸,如果直發鋼廠,8月份河鋼招標價格7400元/噸銀承價格,折合現金出廠價格是7000元/噸,基差點價額外盈利收益是50元/噸。
作為“產業基地”,浩瑞森根據鐵合金市場行情制定了該企業最大限度降低庫存或不留庫存,足量套保,并通過基差點價、延期點價、含權貿易等方式為公司進行庫存合金成本、數量的優化管理。比如浩瑞森與國內兩家鋼廠每個月有2000噸錳硅的長協供應業務,為降低采購成本,給下游鋼廠供應業務備貨,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公司采取了期現公司提出的累購業務。
2022年4月25日至6月9日,浩瑞森進行了累購點價買貨,采購錳硅1500噸,相比4月份直接從錳硅合金廠采購節省成本480元/噸。與此同時,浩瑞森積極幫助下游鋼廠進行基差點價服務,降低采購成本。“當下,基差點價、含權貿易等已逐步被鐵合金產業廣大企業所接受,鋼廠招標定價也完全與鐵合金期貨盤面接軌。不過,通過我公司參與期現業務和含權貿易的經驗來看,普通的點價采銷業務在各種市場環境下都適用,但延期點價、含權貿易中的累購業務在商品熊市結構中一定要慎用。”劉黎明說。
周曉寧認為,開展基差點價業務,不僅讓合金廠看到了比直發鋼廠客戶更有保障的利潤,更是讓下游貿易商和鋼廠能以更低的采購價格購入錳硅合金,節省了采購成本,作為開展基差點價的服務商,也能從中獲得穩定的收益,從而使三方受益。
在上述人士看來,鐵合金期貨價格已成為行業主要產品價格“風向標”,生產企業參考期貨價格安排生產計劃,調整生產和銷售進度;貿易型企業參考期貨價格及基差,安排商品遠期合同簽訂及銷售進度;消費類企業則利用期貨價格指導“招標”采購方案,并適時運用基差貿易調節采購成本。大多數硅鐵生產企業和錳硅生產企業采用基差貿易方式開展連續的風險管理和產成品銷售,幾乎所有的貿易型企業經常利用鐵合金期貨進行風險管理,規避貿易過程中面臨的公允價值波動風險。鐵合金期貨為行業內中小企業提供了良好的風險管理工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