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調降LPR利率解讀:穩息差 控風險
1年期LPR 下降10bps,5 年期LPR 保持不變本次調降低于市場預期,5 年期LPR 并未變動,LPR 的調降集中在1 年期。更進一步,1 年期LPR 的下降也并未跟隨1 年期MLF 下降15bps 的幅度。
分析1:穩定商業銀行息差是本次長端利率穩定的主要考量。
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強調了商業銀行需要保持合理的利潤水平以支持經濟增長。存款利率不變、地方政府化債以及存量房貸利率的下調均會對銀行利潤產生影響。
(資料圖片)
本次不調降長端并不是對房地產政策的改變。我們測算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約節省1000 億以上資金,超過降準20BP 帶來的770 億房地產資金的減負。
政策目標暫時是控制風險,所以需要為商業銀行預留利潤空間。未來可能看到存款利率下調后才會調降長端利率。
分析2:央行保留降息空間,等待更合適時機。
央行仍然避免產生貨幣快速“放水”的預期,“穩增長”政策仍然有所保留。在美聯儲加息的過程中,我國央行堅持“以我為主”的貨幣調整,但調整也會根據時間小幅變化。如果跟全球利率同步而動,穩增長的效果會更加明顯,貨幣政策會“事半功倍”。長端利率的穩定也是為了匯率市場考慮。
我們的判斷和政策預期:年內央行仍然要調降長端,并且降準未來可能單獨調降長端利率。我國經濟運行和中長期潛在GDP 增速水平均測算下,短期利率年內存在20BP-30BP 下調空間,長端下降空間更大。
觀察今年二次降息的時間窗口,均選擇美聯儲非加息月份,6 月央行提前預判美聯儲暫停加息,8 月則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真空期。
下次降息很可能選擇美聯儲貨幣政策真空期的10 月,減輕可能給人民幣匯率帶來的壓力。
8 月和9 月份地方政府債加速發行,可能引起的流動性緊張將部分對沖降息對實體經濟的推動作用,因此9 月央行可能再次選擇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加大逆周期調節,配合財政政策協同發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