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人才“雙向奔赴”的暖心第一站
南方日報訊日前,“地理標志賦能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專家行主題沙龍暨“湛江地標美食展示宴”活動舉行。活動現場,4名湛江粵菜大師利用地標食材,打造具有湛江特色、文化內涵的地標美食,促進區域特色產業發展。
這是湛江市各級人才驛站匯聚人才向產業流動,激活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內生動力的縮影。近年來,湛江市把人才驛站建設作為引才聚才育才的重大工程,通過一系列暖心舉措引導各級人才進入驛站,實現人才驛站縣鎮全覆蓋,推動高層次人才與產業“雙向奔赴”,推動人才在鄉村一線匯聚,形成“組織搭臺、人才唱戲”的良好局面。
搭建人才“溫馨港灣”
(資料圖)
“招龍引鳳”先需“筑巢打基”。湛江市把人才驛站作為打造人才高地、促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重要平臺和重要抓手,穩步推進市、縣、鎮、村四級人才驛站建設運營工作,根據地方產業發展需求,推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扎根農村,促進基層人才服務平臺增量提質。
截至今年6月,湛江已建成各級人才驛站96個,其中市級人才驛站總站1個、總站分站1個,縣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10個、縣級分站7個,鎮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75個,并建成配套服務基地17個,形成了“市總站+分站(市縣鎮村)+服務基地”的布局。
遂溪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全方位保障人才需求,吸引一批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青年返鄉創業,2022年實現火龍果產值20億元、毛豆產值4億元,帶動當地休閑旅游經濟發展;廉江市鄉村振興人才驛站聘請鄉賢人士擔任鎮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名譽副站長,坐鎮鄉村振興人才驛站……湛江各級人才驛站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匯聚一批人才向產業流動,帶動技術、資金、項目等資源與基層優勢、特色、潛力資源融通互補。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人才驛站啟用以來,我們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當好人才服務‘店小二’,打好‘鄉情牌’,引導外出鄉賢反哺家鄉。各級人才驛站以舉辦學術交流、創業指導等人才活動為契機,主動為人才送上精準、暖心、高效的服務,營造愛才敬才氛圍,提升人才服務的溫度和精度。”湛江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湛江市、縣兩級均建立人才驛站工作專班,明確專人具體負責驛站日常工作,市縣兩級人才驛站服務專員共29人;同時,組織市公安局、市住建局等13個責任單位,圍繞15項高層次人才優惠事項制定了標準化辦事指南,著力為人才提供規范便捷的服務保障。
釋放人才聚集“疊加效應”
鄉村振興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在于人才到不到位。湛江持續推動科技人才、醫療衛生人才、名優教師和青年人才下鄉、返鄉、興鄉。
“雷州市北和鎮鄉村振興人才驛站通過‘驛站進基層’‘專家請進門’‘培訓進地頭’等方式,緊密聯系對口幫扶工作隊、基層鄉村專家團等,有效整合集聚多方優勢人才資源。”湛江市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該驛站采用“黨支部+公司+黨員+群眾”發展模式,建立鵝感農業公司,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20多萬元。此外,發放助農貸款1160元,有效促進群眾經營性增收,全面帶動當地產業轉型發展,實現了村民變股東、農產品變商品、資源變資產的初步探索。
人才紛至沓來,產業蓬勃發展,這是一種同頻共振,也是一種“雙向奔赴”。近年來,湛江各級人才驛站緊扣當地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產業發展集聚區,以人才鏈帶動創新鏈、推動產業鏈、吸引資金鏈,逐漸形成“產業帶人才,人才促產業”的區域繁殖鏈式反應。
楊證民劉穩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