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金融智庫來了⑥丨企業在數實融合中應當如何發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四川在線記者 高敬 田姣 攝影 華小峰
“如何認識數字化轉型?”“數實融合過程中缺少人才怎么辦?”“怎么拓展數實融合的應用場景?”
8月16日,在川觀金融智庫建設啟動儀式上,來自金融、數字經濟、區塊鏈等領域的多位專家暢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路徑。
電子科大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夏琦認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大數據是戰略資源,數字化是大勢所趨,數字經濟是未來命脈。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僅是實現四川產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掌握方法論,才能搶抓數實融合的機遇窗口期。“問數灣區”論壇首席專家張炳劍認為,充分發揮數字經濟提升實體經濟賦能,主要有兩個方法,一種是從數字經濟角度出發,來尋找客戶維護、生產體系管理、生產資源管理等領域中具有數字化轉型價值的場景;另一個角度則是從實體經濟出發,采用數據決策、人工智能、物聯網絡等技術來解決傳統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
“跨領域人才是數實融合的關鍵力量。”民生銀行成都分行戰略客戶部總經理莫運婷說,但在實際生產中,往往數字化人才不懂金融業務,金融領域人才缺乏數字化能力。于是,民生銀行成都分行采取了輪崗的方法,為人才的跨領域成長提供必要土壤。此外,企業根據發展需求與高校共建數字經濟的相關課題,既為在校生提供了解實體企業具體業務的機會,也為企業提供了培養未來可用人才的平臺。
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電子科大教授、博導吳衛平認為,企業在數實融合中應當注重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關于融合化,吳衛平談到,當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在滲透到訂單生成、采購材料、生產制造、物流倉儲、售后服務等各個業務模塊后,才能夠打通各個業務壁壘,使數據服務于生產流程、工序再造,讓數字化技術跨領域與實體經濟交叉融合優勢越來越顯著。
根據多年為小微企業提供數字化支付方式的經驗,上海富友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區總經理王楠認為,善于數字化應用的新場景就是企業數實融合發展的新機遇。她舉例,傳統的餐飲企業難以獲得投資的重要原因是成本、收入在現下支付環境中,無法得到確認?,F在,采購、支付系統不但可以提升餐飲企業的管理效率,還可作為募集資金的佐證。“讓數實融合更具成效,需要有一雙善于發現新場景的眼睛。”
省大數據中心副主任何雨介紹,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未來所向、四川所需。在企業數實融合過程中,應當以數據為基,產業為本,金融為用,讓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支點作用和金融工具的杠桿作用共同發力,才能在企業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