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大運河看中國 | 探尋運河工業遺產保護“常州樣本”
【資料圖】
“以河為媒——沿著大運河看中國”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媒體采訪團于8月15日走進江蘇常州市,探尋這座百年工商城在大運河工業遺產保護方面的經驗與做法。
采訪團第一站來到了常州鐘樓三堡街的運河五號創意街區。街區位于大運河常州段南岸,總占地面積36388平方米,是在恒源暢廠(原常州第五毛紡織廠)基礎上以“保護、利用、再生”理念進行建設的文創產業發展平臺。
運河五號創意街區 圖片來源:常州市委網信辦
常州運河五號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部活動專員黃妍告訴采訪團記者,經過十年的發展壯大,目前街區已吸引近90家文創類工作室和公司入駐,主要涉及設計工坊、藝文展覽、美學手作、音樂書吧、餐飲輕食類,平均每年吸引70多萬名參觀游客,實現了從“古運河畔老工廠”到“常州文化新碼頭”的蛻變,成為了常州運河工業遺產保護的一個樣本。
隨后,采訪團在常州大運河工業遺產展覽館了解到,像恒源暢廠這樣的大運河工業遺產,常州共有38處,包括戚機廠、戚電廠、大明紗廠等百年企業。從2019年起,恒源暢廠、大明紗廠和戚機廠相繼被列為國家工業遺產,向人們展示著近代常州運河兩岸工商業發展歷程。
原戚機廠工具公司黨支部書記張漢明飽含深情地向記者們介紹了戚機廠的一臺臺老設備,其中有的服役時間達100余年之久。他表示,展覽館里的展品是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才得以被完美保存下來,向人們“無聲”地述說著運河工業文明發展,彌足珍貴。
戚機廠于 1977年生產的 280單缸柴油機在常州大運河工業遺產展覽館展出。中國日報網記者 向文健 攝
保護好工業遺產的同時,這些常州企業還緊跟時代潮流,積極推進轉型升級。
戚電廠,全稱江蘇華電戚墅堰發電有限公司,始建于1921年。如今,當眾多大容量、高性能的新型電廠登上中國電力舞臺時,戚電這顆跳動在滬寧線上近百年的“動力心臟”仍然強勁有力。進入新世紀,戚電相繼投產了六臺天然氣機組,裝機容量從48萬千瓦跨越到217萬千瓦,位列全國前列。
戚電廠燃氣輪機模型 中國日報網記者 向文健 攝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瑞銀Q2加倉亞馬遜(AMZN.US)、英偉達(NVDA.US)等 連續兩季度減持微軟(MSFT.US)、蘋果(AAPL.US)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瑞銀遞交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第二
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激勵干部群眾奮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題: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