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工作室、外掛車間……江蘇形式多樣助力殘疾人就業增收
2023-08-28 07:37:55 來源:騰訊網
(資料圖片)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蘇寧)“原生藝術工作室”“外掛車間”……越來越多輔助性就業新形式的涌現,對破解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的就業難題,促進殘疾人充分穩定就業具有重大意義。8月26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各地已成立了40多家輔助性生產勞動項目和產品調配中心,2000多家“殘疾人之家”吸納殘疾人輔助性就業18358人,各地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的開展輔助性就業工作,項目以文創、手工產品生產,電子裝配和產品包裝為主。
藝術家郭海平建立了全國首家面向精神障礙患者的藝術工作室。在這里,患者可以按照畫作售出金額的30%至50%的獲得分成收入,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負擔。宿遷市殘聯則打造了“外掛車間”,區別于一般的輔助性就業形式,在車間里工作的所有殘疾人簽訂正規的勞動合同,繳納五險,擁有節假日福利,還能享受免費午餐。目前,“外掛車間”有殘疾人10余名,主要承接襪子廠的后道工序,包括包裝、分揀、定型等,人均月收入不低于最低標準,最高每月可獲得3000元。除了工作上的幫助,工作人員也會給予生活上的指導監督,比如個人衛生、精神面貌等,還會組織員工活動,讓大家熟悉適應新的環境和同事。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將繼續拉動輔助性就業的“新引擎”,盤活社會力量,拓寬就業渠道,不斷創新思維、創新舉措,為就業困難殘疾人探索出一條高質量就業之路。
(校對 胡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