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商開啟花式促銷 零息購車要算好賬再出手
眼下的廣西車市即將進入金九銀十,各汽車品牌紛紛提前預熱發布新車型搶流量。但細心的消費者發現,和以往不同的是,廠家清一色為新車“標配”各種“N年零息”車貸政策。看似“讓利”的背后卻存在“服務費比利息多”、捆綁購買車險等諸多情況。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走訪調查。
【資料圖】
現象:車商力推零利息購車
每年“淡季發車、旺季賣車”成為車商慣用策略,而今年輪番發布的新車看點十足,除了車輛設計和動力系統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之外,金融銷售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零息購車成為標配。
記者梳理了8月登陸南寧市場的近20款新車發現,同期發布的零息購車成為最熱賣點。部分中高端新勢力品牌車型,更是奉行“金融優先”策略,主打5年零息購車方案,以35萬元車型首付20%為例,減免了2年利息約5000元,月供約4600元。
南寧市民龐女士計劃國慶前購入一輛25萬元左右的新能源車。近日,龐女士在白沙大道一帶4S店看車時,幾乎所有的4S店銷售都會向她極力推薦貸款購車,包括“2年或3年零利息”“貸款購車,車價折上折”等。“明明我可以付全款,為何卻要我貸款?”她感到非常困惑。
4S店銷售人員在給消費者做購車方案。
算賬:零息并不意味著“優惠”
在實際操作中,零息并不意味著“優惠都能到手”。
8月24日,記者在南寧市南站大道某自主品牌4S店內,看到市民宋先生手中的零利息高首付購車方案——車價優惠8000元,首付5.5萬元,貸款2年,貸款金額是8.4萬元,月供3500元,但“綜合服務費4000元”。如果選擇全款購車,車價優惠為3000元。兩者一對比,差額僅為1000元。
兩個月前購入一款SUV的網友“HI白熊”也有類似遭遇。據其介紹,店里給出的金融服務費是貸款額3%,20萬元車貸被收取了6000元金融服務費,而分期可額外享受的優惠也正好是6000元。
不僅如此,南寧不少車友也遭遇與零息捆綁的附加條款,最常見為“貸款期限內,需在4S店購買車險”。以3年車貸為例,這3年費用算下來,比在店外選購車險費用多了2000元。
有車友反映拿到的4S店收費明細顯示,所謂“綜合服務費”相當于金融服務費,主要是包含協助客戶辦理金融申請及抵押登記等,這筆款多在2000元至8000元不等。記者致電數家汽車品牌客服電話獲悉,“該費用是由4S店收取,不屬于廠家指定費用,由消費者自行協商”。還有的品牌表示,為刺激銷售,甚至還額外補貼4S店一定額度金融支持,“例如每一筆車貸補貼1200元”。
據了解,除了銀行機構,與車商合作較多的為車貸金融公司。此類金融公司雖是獨立運營,但與汽車主機廠關系密切,在購車金融政策上有先天優勢。
提醒:注意避免“掏空式”消費
記者從金融主管部門了解到,金融機構不得借發放貸款,收取不合理金融服務費用,而汽車4S店不在此管理范圍內。根據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如存在隱瞞和額外增加費用的情況,消費者可向消保部門反饋或走司法途徑。
在南寧從事汽車金融行業的曾派東表示,零息車貸對于收入較為固定的群體較為適合。但需要注意的是,零息車貸,看似購車門檻更低了,實際上未必如此。消費者要多方斟酌,避免沖動消費,避免“掏空式”消費。畢竟月供加上用車養車費用,支出壓力不小,一旦出現斷供,那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個人征信也會受到影響。
在選擇金融業務時,可以考慮各大銀行的汽車金融業務。目前南寧市場上,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等眾多銀行均有豐富產品,最高貸款額度可達150萬元,最長可貸5年,首付最低為車價15%,其中也不乏零息方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