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醫廖杰遠:“數字健共體”幫助百萬基層醫療機構數智化升級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譚麗平
編輯|米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3日,在《中國企業家》雜志社舉辦的“2023(第二十三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上,微醫創始人廖杰遠作了演講。
廖杰遠表示,中國的醫療體系面臨著三座大山:不均衡、不透明、健康責任制缺乏,“今天我們看到醫藥行業正在面臨巨大的風暴,也正是在解決問題”。而“健共體”從體制、機制、技術三個創新方向著手,期望能在三座大山上打出一條“隧道”。
演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1.數字化和智能化將升級朋友們從事的每一個行業,我們要么改變,要么被改變。2.今天中國的醫療體系面臨著三座大山:不均衡、不透明、健康責任制缺乏。健共體從體制、機制、技術三個創新方向,期望能在三座大山上打出一條隧道。3.數字健共體也只是一個平臺的服務運營者,上游和下游也需要并歡迎廣泛合作伙伴的支持。
以下為廖杰遠的演講實錄(有刪減):
朋友們都是創業者,創業最重要的是看清未來的趨勢。前面嘉賓分享都共同展示了一個不會變的最大趨勢——數字化和智能化將升級朋友們從事的每一個行業,我們要么改變,要么被改變。因為我一直從事醫療領域,接下來簡單地用醫療領域的數字化升級實踐,和朋友們一起探討其中的一些路徑。
我做了十二年的人工智能,又做了十二年的醫療服務。比較榮幸的是,我參與創建,也是作為原始的發起者創辦的兩家企業,先后獲得MIT的科技五十強,這個榜單迄今為止應該還是國際上分量最高的榜單之一。
微醫到現在走了三個階段。早五年微醫是做掛號網,是靠近封閉的銅墻鐵壁的醫療體系;之后,我們用了五年創建運營互聯網醫院,讓互聯網醫院從無到有,從可選項到了必選項;再然后,我們用五年的時間真正用數據和智能,驅動中國醫療行業的升級,就是健共體——既是數字的共同體,也是能力的共同體,也是利益的共同體。
我們會看到今天中國的醫療體系面臨著三座大山:不均衡、不透明、缺乏健康責任制。今天我們看到醫療行業正在面臨巨大的風暴,也正是在解決問題。健共體從體制、機制、技術三個創新方向,期望能在三座大山上打出一條隧道。
健共體的成長有五個階段。首先,讓互聯網醫院成為健康共同體的牽頭力量。天津的數字總醫院聯合全天津266家藥企的綜合醫院組建了數字健共體,健共體跟266家醫院有非常緊密的關系。緊密在于數字化是端到端貫通,藥品檢查檢驗是集約化服務,診療是逐病種標準化診療。最重要的是績效,跟266家醫療機構、2800多位醫生共同形成了一個以老百姓健康指標為考核的績效體系——過去是按量付費,現在是根據服務簽約的老百姓健康指標發生了多大的關鍵改善來獲得績效。
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完全緊密型的、以健康為中心的醫療共同體,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集約化、標準化提升基層能力,藥品供應、檢查檢驗和上門服務,讓基層醫院具備和三甲醫院等同的能力,通過AI和云端讓檢查檢驗能力真正下沉到基層,從簽約到家庭。
具備基礎能力以后,我們開始逐病種管理老百姓健康。我們把大專家診療的經驗放入AI系統,讓其成為基層醫生的教練,基層醫生看病的過程中,就像我們開車有了自動駕駛,體征和病歷一進去就可以自動出來AI建議。現在,天津的基層醫生管老百姓糖尿病,87%直接引用AI給出的建議方案,13%是根據自己的用藥習慣、病人習慣進行微調。我們可以看到正在推動的中國自主大模型的升級,在醫療領域其實就是一個最廣闊的應用場景。接下來我們開始逐級管理,尤其是老人、小孩和慢病人群。當基層醫生的能力實質性提升,AI跟隨老百姓發生變化,全人群的健康管理成為了可能,也讓個人付費成為了可能。
在此基礎上,我們知道醫保主要是保基本醫療,創建健共體的過程中需要有五項基礎能力。
首先是由健共體總院作為能力的輸出中心支撐每一家成員單位——也就是醫療能力。健共體的快速突破是基于通用AI,逐病種形成了診療系統,從慢病開始,到腦卒中、冠心病,到腫瘤和兒童的生長發育。
二是醫藥能力,過去基層醫療機構缺醫少藥,今天基層醫療機構在天津已經處在全國健共體之上,完全具備三甲醫院的藥品供應能力,藥事服務是全程跟隨的。
檢查檢驗能力方面,我們也有很多AI的探索,都在進行自主檢查檢驗。機器相比人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累,你具備的本事它都可以具備。我們看到,院前的采征、云端的診斷現在正在規模地普及,而它也正在驅動著我們基層醫療的“彎道超車”。
醫保最關心的是數字的變化。醫保始終在購買最優質的服務,三萬多億的醫保基金,每天不斷思考的都是,如何能夠購買到最高健康效率的醫療服務。數字監管的意義在于,按照老百姓健康指標的改善程度去衡量醫療效果和成本,最終要看能不能按人頭、按病種來讓醫保基金的花費顯著下降,你能夠得到直接結余,結余成為醫生醫院的績效。過去的按量付費到今天能夠真正逆轉為按照健康效果付費,一旦整個行業形成按照健康效果付費,我們可以看到醫療改革就真正落地,真正成功了。
當然,我們知道衛健部門關心治療是否充分,老百姓關心自己的健康指標,醫院關心診療能力,這些都需要有一個通用的、透明的數字系統,成為真正落地健共體的基本抓手。
舉例看,天津的健共體是2020年1月6日開始創建,到現在三年半的時間,實現了真正的“兩升一降”,讓老百姓的健康指標顯著提升。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就是非常關鍵的指標,我們讓全天津老百姓簽約用戶的糖化血紅蛋白提升21.6%,讓基層醫療的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大多數的糖尿病病人都去大醫院,現在絕大多數到了基層醫院,過去醫保的支出在增長,到今天為止,天津的健共體讓醫保的支出不增反降,醫保的結余超過20%。
我們的健共體作為數字化醫院,短短時間內創造了一家新型醫療機構的成長紀錄。從零開始,今天在服務規模上在天津已經居首,達到超大型三甲醫院的規模。天津的數字健共體正在成為改革創新的標桿。
從以治療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這也是醫改的新要求。多年來,到今天真正能稱為標桿的是天津的健共體。天津健共體是從零開始規劃設計創建的,從一開始協助天津政府,到今天正在衛健委、醫保局的推動下,逐步成為全國的示范模式。健共體正從天津開始走向全國,我們也看到,探索多年的數字醫療,真正開始成為中國醫療體系升級的底層引擎和機制。目前健共體在全國五個省市已經落地——天津、上海、山東、江西和浙江都先后落地,我們也正在加速在其他15個省份逐一銜接和實施。
健共體后面有三個支撐體系:智能醫療中心、藥械交易中心、健康管理學院。
2017年,我們和浙大共建了醫學人工智能中心。今天有兩個大腦,西醫大腦和中醫大腦都在廣泛應用,中醫大腦在2700多家醫療機構使用,醫保支付診斷超過650萬人次。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的商業化大規模支付的醫療AI,中醫大腦是名列前茅的。
我們的藥械交易中心在廈門,這兩年在“福建十大數字平臺”排第一位——這也是國家唯一授權的市場化藥品器械的交易平臺。我們講健康績效,如何用最少的錢獲得最好的健康效果,其中有一個是藥品耗材器械的成本,所以通過這個交易中心,聯合全行業的力量,全國109個城市已經加入采購聯盟,直接跟廠商議價,構建數字化最短流程的流通通道。今天我們看到醫療行業正在大規模發展,其實從藥企到醫生,中間是最簡單的數字化流程就可以,不需要通過多重關卡。
我們的醫療領域專科專家、全科醫生,分別由大醫院和基層醫院培養,但還缺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健康管理師。我們在2018年創建了中國第一所獨立的社會辦的健康管理大學,目前也是教育部全國統招的唯一一所社會辦的獨立健康管理大學,就是為整個行業培養健康管理師。老百姓的健康管護體系就是由專科的專家、全科的醫生加上健康管理師共同提供。健共體一定是開放的事業共同體,也是全行業一起攜手,才有可能真正為我們地方老百姓的健康服務。
我們的健共體也只是一個平臺的服務運營者,上游和下游依賴于廣泛的合作伙伴的支持。上游是各類創新的服務商,有技術的,有產品的,有新藥的,有不斷發展的智能的各種診斷和輔助診斷的方案。我們末端要到全國一個個城市落地,目前剛剛在26個城市先后落地,我們特別期待和在座的各位一起構建健康共同體。
在美國有一個例子,叫做聯合健康,很簡單的,三個“5”:管理5000萬會員,人均收費是5000美金,利潤率大概只有5個點,現在市值超過5000億美金,世界500強排名第十一位。中國有十幾億老百姓,如果真正一起通過技術的升級,能夠高效地管理每個老百姓的健康,成為公立醫療體系升級的引擎,可以看到中國未來的聯合健康是完全可以期待的。我們一起用機制的創新、技術的創新賦能中國百萬基層醫療機構,真正實現以治療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
健共體是大家創業的共同體,也是事業的共同體,我們一起共同為中國老百姓的健康服務,也可以一起攜手共同構建中國的健康共同體。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第一太平(00142.HK):MPIC中期歸母凈收益102.18億披索 同比增7.6%
第一太平(00142 HK)公布MetroPacificInvestmentsCorporation截至2023年
FF交付首輛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給塔尖用戶
8月14日,買車網Buycar獲悉,FaradayFutureIntelligentElectric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