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肅南縣:科學種田拓寬農民致富路
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王榮文
【資料圖】
“今年水費省了一大半,整個種植成本都降低了。”正在田間忙活的甘肅省肅南縣明花鄉黃河灣村村民李應軍,忙里偷閑算了一筆賬。
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明花鄉擁有肅南縣70%以上的耕地,各類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2.4萬畝,是該縣“名副其實”的種植業大鄉和糧食主產區。
水,在當地人心中,是萬分珍貴的東西。
近年來,肅南縣在明花鄉推行高效節水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肅南縣明花鄉鄉長賀恩威介紹:“我們鄉農業灌溉用水都是地下水,之前澆灌大都是大水漫灌的方式,水資源浪費現象較為嚴重。我們通過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行農田節水灌溉技術,不僅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還有效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降低了種植成本,達到了農民增產增收和生態效益穩中向好的雙贏目的。”
科學用水,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
明花鄉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推廣農田節水灌溉技術,大力發展以噴灌、滴灌為主的高效節水灌溉,融合水肥一體化技術,推進全鄉耕地水土資源優化配置。
“過去只要交足電費,就可以開機抽水滿地澆灌,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如今,安裝了智能取水管理系統后,按地按需用水,不僅增強了農戶的節水意識,水資源利用率也得到了極大提高。同時,我們大力開展高效節水灌溉,灌溉方式以微灌、滴灌節水技術、全膜覆蓋抑蒸壟作溝灌和膜下滴灌等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技術相結合,讓水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明花鄉科技特派員郭金龍說。
目前,明花鄉4萬余畝耕地全部實施水肥一體化及滴灌工程,進一步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有效減輕了局部地下水使用壓力,降低了水分下滲和蒸發,灌溉有效利用系數提高至0.7以上,節水達25%-30%。同時,通過集中施肥和平衡施肥,節約肥料30%-35%,每畝農藥用量減少15%-30%,大幅減輕了農業面源污染,降低了灌水、施肥時間及用工量,綜合經濟效益增加20%以上,為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科學種田,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
明花鄉大力推進高效節水農業,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通過種植節水耐旱型作物達到節水的目的,該鄉種植結構由原來單純的小麥、玉米為主,轉為種植棉花、番茄、孜然、藥材等作物為主,還不斷推廣秸稈還田、地膜覆蓋等保墑技術的應用,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了更大的效益。
同時,今年該鄉結合地域實際,積極探索,科學“套種”,推廣玉米套種孜然、黃豆、小麥復種燕麥等新種植模式,不斷推進生產標準化、產品精細化、產業品牌化。搭配種植的方式有效解決了農作物爭水爭光爭肥的矛盾,讓耕地產生持續的經濟效益,達到穩產穩收的目標。
據悉,明花鄉積極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發展高效節水產業,擴大玉米、小麥、優質牧草等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種植面積,全鄉畝耗水在400立方米以下的低耗水作物種植面積達10萬畝。
“由于入夏以來氣溫高、日照足,孜然長勢喜人,預計孜然畝產能達到130公斤,按照一公斤30元的價格估算,一畝孜然可以收入3900元左右,而套種的玉米畝產可達1000公斤,又能增收2500元左右。”明花鄉許三灣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鐘婭妮表示。
據了解,今年明花鄉科學試驗“套種”的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655.5畝。通過合理利用土地空間,打好時間牌,積極探索“以短養長”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一地多收”,給當地群眾帶來了更多增收機會。經統計,每畝增收達到2000元左右。明年,該鄉將結合地域實際和市場行情,進一步擴大“套種”面積,拓寬農民群眾的致富路。
?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蒺藜苜蓿MtHB2/HOX27轉錄因子抗逆調節機理研究(關于蒺藜苜蓿MtHB2/HOX27轉錄因子抗逆調節機理研究簡述)
,你們好,今天0471房產來聊聊一篇藜苜蓿MtHB2 HOX27轉錄因子抗逆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