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陳云在就好了!南滿主任請吃狗肉,隨口之語改變戰局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46年12月13日傍晚,吉林通化白山七道江村。
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小院里,傳出幾個人一高一低的說話聲。
(資料圖)
只聽一個聲音洪亮的大嗓門率先打破小院的寧靜:“還是老莫夠意思,知道咱們幾個平時愛吃狗肉,這幾天開會吵來吵去,嗓子都要啞了,今天晚上特地犒勞咱們。”
一個低八度的聲音也隨聲附和:“老韓這話在理,老莫也真是有心人。雖然是咱們的頂頭上司,可是很體諒咱們一線干部的難處。今晚這頓狗肉,必須給他打滿分。”
接著,一個人大笑著回答:“老韓,老劉,你們就不要給我戴高帽了。你們現在領兵在外,可比我這個軍區政治部主任強得多,大仗我一個也撈不著。至于這頓狗肉,也是附近的老鄉家里的,我只不過是借花獻佛罷了。”
這幾個人,是剛剛參加七道江會議的東北民主聯軍幾位將領,做東的是南滿軍區政治部主任莫文驊,做客的有3縱副政委劉西元、4縱副司令韓先楚等幾個好友。
吃著吃著,幾個人的話題又不知不覺繞回白天的會議上。
七道江會議舊址
七道江會議,是在敵軍大兵壓境的環境下召開的。
南滿軍區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只有兩個,第一個議題就是“留下打”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第二個議題是,不管是留下還是撤退,南滿軍區應該如何應對?
南滿地區是東北民主聯軍的南大門,敵軍進攻首當其沖。
1946年1月,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民主聯軍,多個二級軍區也整合分北滿、西滿、東滿和南滿四個,四大二級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分別是高崗(陳云)、呂正操(李富春)、周保中(林楓)、程世才(蕭華)。
在四個軍區中,北滿軍區成立時間早、背靠“老大哥”,已建成囊括58個縣的穩固大后方;西滿軍區橫跨嫩江、黑龍江、遼吉、興安四省,物產豐富;東滿軍區東臨鴨綠江,有32個縣;地處安東、遼寧和遼南的南滿軍區最小,不到20個縣。
中原突圍爆發后,東北戰場從“小打”變成了“大打”。
南滿軍區所面臨的壓力最大,為了加強南滿的軍政領導,東北民主聯軍第三副司令員蕭勁光、北滿軍區政委陳云空降南滿的臨江,先后取得鞍海戰役、新開嶺戰役的勝利。
蕭勁光和陳云
但是,南滿軍區連戰連捷并沒有改變敵強我弱的格局。
杜聿明堅持“先南后北,南攻北守”戰略,糾集8個師10萬余人向南滿壓來,妄圖把我3縱、4縱6個師4萬人全殲于長白山下,或者困死在白雪皚皚的長白山里。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蕭勁光在七道江村召開了軍事會議。
會議地址在“通明碳礦”辦公室,參會人員有軍區司令員蕭勁光,副司令員兼副政委蕭華,副司令員程世才,參謀長羅舜初,政治部主任莫文驊、副主任唐凱。
參會的一線指揮員有3縱司令曾克林、副政委劉西元,4縱政委彭嘉慶、副司令韓先楚;此外還有3縱7師師長鄧岳,政委李伯秋,8師政委劉光濤,9師政委譚開云,以及4縱10師師長杜光華,11師政委李丙令等人。
南滿軍區政委陳云、副司令員程世才、副參謀長吳克華缺席會議。
蕭勁光初來乍到,會議第一天由副司令兼副政委蕭華主持,蕭華首先分析了南滿的嚴峻形勢:南滿20個縣僅剩4縣,氣候寒冷、物資匱乏、敵強我弱,形勢萬分危急。
根據軍區決議,主力北撤東滿、北滿,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蕭華
1946年12月12日,蕭勁光主持會議讓大家討論。
由于會議前幾天,南滿軍區已經下達主力北撤的預先號令,還有1個師已經開始準備翻山越嶺的工具,像斧頭、鋸子、繩子等,還有一些運送物資的爬犁和部分干糧。
由于軍區副司令兼副政委蕭華支持北撤,放棄南滿占了上風。
北撤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是南滿從原來的“兩山夾一溝”變成僅剩4縣,沒有回旋余地;二是敵軍兵力強大武器精良,我軍不宜和敵人決戰;三是主力撤至東滿擺脫敵人;然后和北滿主力匯合,背靠“老大哥”比較保險。
但是,也有幾位一線將領直言不諱地提出了反對意見。
發言最激烈的是4縱副司令韓先楚、政委彭嘉慶,由于在此前的安海戰役、新開嶺戰役,都是以4縱為主打下來的,所以韓先楚、彭嘉慶認為堅持南滿,完全可以打勝仗。
支持韓先楚的,有3縱副政委劉西元、政治部主任莫文驊等人。
堅持留在南滿地區的理由,也讓人難以反駁:一是南滿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一旦放棄正中杜聿明下懷;二是在南滿拖住敵軍10萬,可以大大減輕北滿的壓力;三是杜聿明雖有10萬之眾,但戰線拉長、矛盾重重,也并非無懈可擊。
連續兩天的激烈爭論,北撤派和堅守派誰也沒有說服誰。
戰將韓先楚
就在會議期間,一個突發敵情打亂了會議的進程。
1946年12月12日晚,偵察科長報告,敵軍1個師進至梅河口,還有1個師正向輯安方向進犯。第二天的會議上,蕭勁光、蕭華決定,一線參會干部14日一早返回前線,同時拿出1個師作先導,攜帶刀、斧、鋸、繩及干糧準備開向東滿。
會議的決議是:先打一仗看看,打贏就留在南滿,打敗的話主力5個師北撤東滿地區,然后在轉向大后方北滿地區。南滿地區,僅留下4縱11師、遼寧獨2師堅持長白山。
會議結束已是黃昏時分,韓先楚、彭嘉慶一肚子不樂意。
恰在此時,莫文驊請他們吃狗肉。于是,幾個人又在吃狗肉時舊事重提,對北撤東滿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劉西元隨口道:“哎,要是陳云政委在這里就好了。”
一句話提醒夢中人,韓先楚說:“蕭司令一開始不也是支持堅守南滿嗎,是不是再去和他商量商量。老莫,我們這些干部不好出頭,你是軍區領導,還是你去最好。”
莫文驊一聽,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馬當成活馬醫了。
莫文驊(中)和蕭勁光(右)
趕到蕭勁光的住處,只見蕭司令也剛剛吃過晚飯。
莫文驊和蕭勁光早在紅軍時期就很熟悉,所以一見面也沒什么客套。
莫文驊把幾個人的意見簡略匯報一下,最后向蕭司令建議:養病的陳云作為南滿分局書記和軍區政委,七道江會議主力北撤這么大的事兒,是不是應該向他匯報一下?
蕭勁光馬上就給臨江打電話。
莫文驊走到外屋,和蕭勁光的夫人偉濤聊了幾句。沒多久,蕭司令走出里屋,對莫文驊說道:“老莫,你先回去睡覺吧,陳云同志連夜坐火車明天一早就到。”
第二天一大早,莫文驊就起來了,只見漫天的鵝毛大雪。
上午9點,抱病的陳云主持會議,對前一天的決議進行復議。陳云單刀直入,分析了放棄南滿的后果,敵人就如同一野牛,如果南滿松開尾巴,它就會橫沖直撞。
但是,如果南滿揪住了野牛的尾巴,它就會進退兩難。
最后陳云拍板:堅持南滿,保衛北滿,一個人都不走,拖住牛尾巴!
莫文驊沒想到,自己一頓狗肉飯居然改變了南滿和整個東北的戰局。
此后,韓先楚和4縱出擊敵后,主力則堅持再長白山區。四保臨江戰役,一次比一次打得漂亮,敵我傷亡從3:1到4:1到9:1再到14:1,徹底粉碎了杜聿明的圍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