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千名鄉土人才“破土飄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剪下來的枝條、枯樁、病葉要及時清理,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病蟲基數。”在通遼市奈曼旗五十家子村塞外紅人才實訓基地內,正在進行雞心果果園管理知識講解的周春玉是奈曼旗“鄉土人才講師團”的一員。她一邊示范一邊講解,現場20多名果農看得聚精會神。像這樣的培訓已經組織十幾次,周邊鄉村的果農每逢聽到有這樣的培訓都會積極前來。
“近幾年的技術培訓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原來我認為果樹枝子厚,產量就能上去了,后來通過學習,我懂得了剪枝拉枝的學問。現在大家遇到什么問題,都來問我。如果我也不懂,再給老師打電話請教。”擁有100余畝塞外紅蘋果園的致富帶頭人張富坤就是培育起來的鄉土人才之一,如今已成為當地百姓信得過的果樹專家。
近年來,奈曼旗依托“人才強旗”戰略,著力打造3個人才實訓基地,實施“鄉土人才培育工程”,在強化基地建設、拓寬培訓渠道、提升培訓效能上下功夫、出實效。
建立鄉土人才庫。像周春玉這樣的講師,在奈曼旗共有30名,他們是大棚種植、林果種植、牲畜養殖等領域的專家。奈曼旗創新打造“鄉土人才講師團”,通過成立基層實用人才講師數據庫,面對面、手把手地幫助村民解決農作過程中的疑惑、困難。奈曼旗通過層層推薦選拔,精心挑選,將各蘇木鄉鎮種養殖能手、返鄉創業者、致富帶頭人等登記造冊,建立鄉土人才庫,一人一檔、動態管理。目前,全旗鄉土人才庫共儲備鄉土人才1100余人。
搭建技能提升平臺。依托實訓基地,統籌整合林業、科技、農牧等部門資源,引進中國科學院、遼寧省林業研究所等專家,成立專業講師團,采取上門教學、組織幫帶、基地培訓的培養模式,對鄉土人才進行培訓;同時結合其自身優勢定制個性化培訓,根據實際需要選派優秀人才到先進地區觀摩學習。
建立“1+N”長效幫扶機制。通過辦班“訓”、頭雁“帶”、定期“評”,讓“土專家”“田秀才”們充分發揮作用,成為各行各業的行家里手,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發展致富產業。目前這些人才活躍在奈曼旗363個嘎查村,為群眾解決各類種養殖難題570余個,為全旗產業振興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記者 鮑慶勝 通訊員 賈爽)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新秀麗(01910.HK)上半年綜合銷售凈額增45.7%達17.76億美元 亞洲銷售凈額增長86.7%
格隆匯8月16日丨新秀麗01910HK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隨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