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琺科技柴金祥:3D虛擬人需要“有形象、會表達、夠專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封面新聞記者 吳雨佳
“3D虛擬人具備三大能力,‘有形象’、‘會表達’、‘夠專業’,他們是真人員工的best practices,3D虛擬人能夠重構商業場景的一切終端和觸點……”8月16日,魔琺科技創始人兼CEO柴金祥教授闡述了3D虛擬人的核心定義及“能力圖譜”。
柴金祥結合自己20多年的AI與計算機圖形學的科研成果及一線虛擬人創業實踐經驗,對3D虛擬人進行了定義與闡述。他指出,大眾對虛擬人的認知啟蒙往往來自于游戲和影視動畫行業,比如超寫實3D影視IP阿麗塔、3A游戲里面的NPC等。而后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火熱,洛天依、初音未來、翎__Ling、柳夜熙為代表的虛擬偶像走進大眾視野。
這類內容IP打造的方式下,虛擬人往往擁有高質量的視覺表現力,但受限于內容生產的“手工制作”,高額成本和漫長制作周期使其難以被規模化復制。這也是不少企業虛擬代言人頻頻出現“出道即巔峰式”運營困境的根本原因。
而另外一類發展路徑則是依靠AIGC生成的,如chatGPT、Midjourney的文生文、文生圖技術。在短視頻和直播當道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以chatGPT為代表的文本內容載體無法滿足企業品牌和市場營銷、商務溝通及各類服務場景的高頻視頻內容生產的需求,也無法融入實際業務場景實現有效觸達與轉化。
柴金祥表示,3D虛擬人需要兼具高質量的形象和AIGC全棧技術,需要具備以下三大能力,即“有形象、能表達(視頻化、可互動)、夠專業(擁有垂直細分領域內的專業化能力)”,真正實現從高質量形象,到兼具表達溝通能力和垂直業務能力的跨越進階。
柴金祥認為,這樣的3D虛擬人是真人的“最佳實踐”。他們將成為電商主播、老師、銷售、產品體驗官……通過將垂直領域內專業能力24*7高效率、低成本的規模化復制,把最優質的金牌員工,復制到各類終端和所有觸點。讓3D虛擬人金牌員工走進企業與人的每一次連接中,以更好的服務體驗,迭代與重塑各行各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