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周觀點:AI+硬件望進入加速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投資要點:
關注機器人芯片產業鏈。本周電子(中信)指數下跌2.1%。本周受到800G光模塊需求持續旺盛的利好刺激,光模塊產業鏈繼續表現較好,且帶動服務器連接器、差分晶振等細分板塊。展望后市,AI行情有望從硬件往應用端延伸,其中機器人或作為創新的載體而迎來放量。建議關注:1)納芯微:公司目前推出磁角度、磁開關傳感器。機器人需要多類傳感器來保證運動的靈敏度。2)峰岹科技:國內無刷直流電機控制MCU領先廠商,產品可運用于驅動機器人各環節的運動,有望深度受益于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3)晶豐明源:控股子公司凌鷗創芯與公司的電源管理芯片有望形成電機驅動解決方案,共同拓展家電、電動車、工控等應用場景。4)燦瑞科技:公司主要布局磁傳感器和光傳感器。公司光傳感器已應用于德國PMD集團的智能工業機器人方案中,后續有望隨3D感知技術滲透同步實現收入增長。5)安路科技:公司22年底發布的28nm鳳凰系列中有產品面向工控中的伺服、變頻器和PLC市場,卡位伺服FPGA市場。
汽車電子:工信部支持L3+智能駕駛商業化,看好汽車智能化長線機會。6月21日工信部表示:一是支持關鍵技術攻關;二是進一步完善網聯基礎設施;三是深化測試示范應用。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應用,支持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建議關注汽車智能化長線投資機會:(1)車載通信:電連技術、裕太微、龍迅股份、創耀科技;(2)車載MCU:國芯科技;(3)激光雷達:長光華芯、炬光科技、永新光學;(4)車載光學:聯創電子、韋爾股份、思特威、格科微、晶方科技。
傳音控股:智能硬件復蘇+成長,AI入口邏輯持續強化。近4個交易日傳音控股股價上漲14.35%,較板塊超額漲幅較大,我們認為主要系下半年復蘇進一步明朗。我們持續看好傳音長期的發展邏輯,在非洲智能手機行業尚處成長賽道的背景下,其它地區+其它硬件加速成長步伐。同時智能硬件廠商在整合軟件資源、跨app調用以形成完整流程等方面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終極AI入口持續得到驗證。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貿易摩擦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