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之戰:2千宋軍嚴陣以待,不敵金兵17人
1126年,悍將李侃笑了笑:“金兵才17人,送人頭來了”。結果,2000宋軍死傷過半,金兵無一傷亡,李侃灰頭土臉;宋朝軍事虛弱可見一斑,被金兵滅亡也就不難理解了。
【資料圖】
“海上之盟”簽署,宋朝許諾:“給遼國的數十萬歲幣,轉交金國,但燕云十六州歸還大宋”,與金國聯手攻打遼國,忘了唇亡齒寒的道理。
1123年,2千遼軍反擊,15萬宋軍潰敗,死傷數萬。金兵旋即越過長城,幫助宋朝奪取燕京,卻十分輕視宋軍:如此軟弱的羔羊,有何資格談條件。
幽州之戰,宋軍外強中干的本質暴露無遺,金國決定順帶滅了北宋,實現中原統一。1126年,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各自率6萬兵馬,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
金兵勢如破竹,宋朝西北軍團6萬余人在太原郊外覆沒;鎮守開封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宋徽宗狼狽而逃,讓位給宋欽宗,自己跑去江南躲避。
打不贏金兵,該如何是好呢?宋朝曬出了“撒手锏”,許諾增加歲幣,搜刮民間女子給金兵將領,并割讓太原、河間、中山三座重鎮,換取金兵撤退。
完顏宗望與完顏宗翰爭奪權力,此時受挫開封,便想撈點好處就北歸,展開內部角逐,也就答應宋朝的方案,雙方達成口頭協議,并寫成文書,繼續談判。
協議條文擬定后,完顏宗望派17位騎兵趕回遼東,向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匯報情況。期間,出現一段小插曲,宋軍虛弱的本質,完全暴露了出來。
金兵17人策馬奔馳,日夜不息,朝著東北方向出發。金兵經過磁州(邯鄲)的時候,悍將李侃還沒得到“議和”消息,便決定收拾這17人,建功立業。
李侃,北宋悍將,在鎮壓方臘起義時奮勇拼殺,即便受了重傷,依然保持沖鋒勢頭,名聲響徹江南。
磁州城內,駐扎禁軍2千,這是北宋的“精銳”部隊。宋朝武裝力量體系,禁軍是朝廷直屬,待遇優厚,裝備精良,是王朝的柱石,故而戰斗力比較強。
李侃率2000兵馬迎戰,截擊17位金兵,擺出戰斗架勢。金兵高喊:“雙方已經議和了,我們是送信使者,希望能讓路,行個方便。”
宋軍人多勢眾,且李侃不希望議和,便決定收拾他們。李侃答復:“金兵侵擾華夏,背信棄義,人人得而誅之,豈能說議和。”說完,李侃擺出戰斗隊形,準備殺過去。
金兵見狀,也不堪示弱,以7位騎兵在前方,兩側各有5騎兵作掩護,立刻殺向宋軍。
宋軍本應為能以數量壓倒對手,迫使金兵主動投降,誰知他們卻發起進攻。看到7位金兵殺來,宋軍頓時傻眼了,紛紛后撤,沒人敢上前搏殺。
此時,兩側的金兵也乘勢沖殺,騎馬射箭,卻保持必要距離,不給宋軍還擊的機會。金兵往來奔馳,一邊策馬,一邊射箭,宋軍亂了陣腳,一哄而散,自相踩踏而死眾多,傷亡一千余人。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侃不信,欲與之戰,十七騎者分為三,以七騎居前,各分五騎為左右翼,而稍近後前七騎馳進,官軍少卻,左右翼乘掩之,且馳且射,官軍奔亂死者幾半。”
磁州之戰,宋軍丟人現眼,號稱2千精銳卻被17人打敗,還死傷過半,說出來都不好意思。想當年,漢軍“一漢頂五胡”,唐軍前期“一千騎兵,可以破胡虜數萬”,宋軍未免太差勁。
宋軍死傷慘重,不是在戰斗中死亡,而是潰敗后相互踩踏而死,其素質之低下可見一斑。李侃號稱悍將,攻滅方臘起義時很勇猛,對付金兵則很拉胯,也是很有意思。
經過這次戰斗,金兵更加瞧不起北宋。1127年,金兵攻克開封,俘虜宋徽宗等勛貴3500余人,北宋滅亡。此后,南宋的趙構更加軟弱,金兵還沒渡江,自己就先上船逃走,毫無擔當。
金國初年,金兵確實很能打,但也不至于17人就打垮2000人這程度。之所以如此,是北宋“崇文抑武”國策的惡果,宋軍沒了尚武精神,如同羔羊。
后來好不容易出來個岳飛,讓金兵聞風喪膽,“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卻又栽在趙構、秦檜手中。岳飛文武雙全,壓著完顏宗弼吊打,結果成為“議和”的犧牲品。趙構為了議和,不惜殺害岳飛,討好金國。
參考書目:《宋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