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贏松材線蟲病防控攻堅戰?這場推進會上很有“料”!
松材線蟲病有“松樹癌癥”之稱,是重大植物疫情,有極強的擴散性和破壞性。今年8月,江蘇發布今年第1號總林長令,總林長令強調,各地要全力抓好松材線蟲病疫情精準檢測、疫木除治質量提升、疫源封鎖管控和健康森林營建等工作。
9月8日,全省貫徹第1號總林長令精神暨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推進會在南京召開,通報松材線蟲病攻堅進展情況,研究部署中期評估迎檢和五年攻堅工作。
防控成效顯著,疫情基本趨于穩定
(相關資料圖)
“松材線蟲病造成中國大量松林死亡,特別容易感染的松林,如黑松林,一旦感染,2-3年就有可能被毀,校園或庭院的大松樹一般當年感染當年就會死亡。”南京林業大學葉建仁教授表示,松材線蟲病防控攻堅不容絲毫懈怠。
據統計,1982年,江蘇發生松材線蟲病疫情以來,累計清除病死松樹1000余萬株,松林面積因之減少70多萬畝,森林生態系統和自然景觀遭受巨大破壞。40多年來,在各方努力下,全省先后拔除12個縣級疫區,主要松林資源得以保護,疫情基本趨于穩定。
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仲志勤介紹,與十三五期末相比,江蘇松材線蟲病疫情發生面積、病死松樹和疫情小班數量分別下降了6.71%、16.61%、12.20%,成功拔除儀征市1個縣級疫區,撤銷了儀征市劉集鎮、連云港市連云區高公島鄉、鎮江市潤州區韋崗街道、官塘橋街道、常州市金壇區薛埠鎮等5個鄉鎮疫點,實現了疫情發生面積、病死株數、小班、疫區和疫點數量5項指標下降,全省85%以上的松林得到有效保護,各類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地、水源地等重點生態區域松林生態基本完好。
“經過溯源調查,我們判斷贛榆區松材線蟲病的早期病原中心在班莊鎮西部與山東省臨沭交界處松林。”連云港市贛榆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陳軍副局長說,贛榆區嚴格執行疫情普查與日常監測制度,開展無人機航測、人工地面監測與新安裝的15個雙目高清攝像頭相結合的‘空、地、人’一體化監測工作,及時、全面、精準掌握松材線蟲病分布范圍、發生面積、病死樹等實際情況,做到監測范圍全覆蓋,施藥防治工作加快推進,2021年11月至今年3月對夾谷山、馬山、葫蘆山等重點景區的松林進行注干施藥60800瓶、保護松樹57497株。
2022年盱眙縣松材線蟲病疫情秋季普查結果顯示,盱眙全縣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病死株數、疫點數量、疫情小班數都呈下降態勢。盱眙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嚴以濤介紹,全縣實施以清理病死(瀕死、枯死)松樹為核心,媒介昆蟲防治、打孔注藥、低效林更新等綜合防治策略,在冬春季節全面開展了松材線蟲病疫情集中除治,在疫情集中除治期外,每月多次巡查,對零星死亡松樹開展“即死即清”。加強對松林更新改造,并釋放腫腿蜂、花絨寄甲開展生物防治,全縣建立鎮街林場級監測隊伍11個,人數50人,認真開展監測調查,每年秋季組織了秋季松材線蟲病疫情普查。
攻堅任務艱巨,防控難點亟待解決
今年是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中期評估考核年。當前,全省松材線蟲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攻堅目標任務依然艱巨。
隨著外圍、孤立疫點逐一拔除,松材線蟲病疫情被壓縮到陡峭之處和連片分布山林深處,清理難度逐漸加大。受物流頻繁、極端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疫木流失風險加劇,部分疫區枯死松樹倍增,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已進入深水區和關鍵期。截至2022年底,松材線蟲病仍在江蘇6個設區市和22個縣(市、區)95個鄉鎮級行政區發生,發生面積和病枯死松樹仍然超過17萬畝和7萬株,五年攻堅減存量、控增量、守底線任務仍然較重。
各地表示,想要打贏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戰,仍然存在一些難點亟待解決。
句容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金宇介紹,句容市松材線蟲病防控面積和任務居鎮江市首位,防控面積大、歷史欠賬多、防控難度高,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松林分布較為分散,成片松林主要分布在山區,丘崗等地,人員進入十分困難,要達到全年常態化動態清零目標有一定難度,同時,受經濟下行和地方債務管控等因素影響,市財政對松材線蟲病及其他林業有害生物的可投入資金不足,防控資金保障壓力大。
“根據最新秋季疫情集中普查數據,我區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5.5593萬畝,死亡松樹21254株,鄉鎮級疫點10個。年度疫情發生面積占全市56%,死亡松樹數量占全市39%,防控壓力極大。”南京市江寧區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生飛說,目前,地區相關工作穩步推進,但當前工作仍面臨一定困難,全區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和病死株數基數較大,且現存發生區域普遍存在地形陡峭、立地條件差、作業難度大等問題,除治任務艱巨,部分地區疫木除治及林木權屬問題,缺乏一定補償措施,疫木清理存在矛盾與阻力,一些涉密部隊等單位管理封閉,疫木清理工作介入困難,機構改革后,地區林業有害生物檢疫防控工作受到職能、編制、人員調整沖擊,隊伍不穩定,專職檢疫人員少,防控與檢疫任務繁重。
錨定目標任務,合力建設美麗江蘇
松材線蟲病防控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輸不起、必須打贏的生態保衛戰。江蘇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實現蘇中無疫情、2035年基本拔除長江以北外圍疫點、2050年基本實現全省“動態清零、有病不流行”。《江蘇省松材線蟲病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5年)》明確,江蘇“十四五”期間的攻堅目標,到2025年,縣級疫區數量不超過21個,鄉鎮級疫點數量不超過82個,發生面積不超過16.5萬畝。
打贏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戰,要錨定目標細化措施,堅決遏制松材線蟲病擴散勢頭。
中山陵是我國松材線蟲病的首先發現地,至今松林面積減至20%左右。中山陵園管理局森林管理處處長徐海兵表示,后續將做好本底調查,結合秋季普查,進一步查清紫金山松類林現狀,組織省內專家科學編制作業指導書,量化防治任務,開展疫情防控政策法規、防控知識等宣傳普及,做好檢查監督,通過引入工程監理機制,強化除治過程的督促檢查,全面提升疫情除治質量。到2025年底,完成紫金山疫點撤銷程序,認真總結攻堅行動成效、經驗和不足,完善疫情防控相關制度,推廣普及疫情防控成功做法,形成管長遠、治根本、保長效的松材線蟲病防控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
“我縣最新的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目標是:到2023年底,拔除天泉湖鎮疫點,實現全縣無疫情;到2025年拔除疫區。”嚴以濤說,下一步,將嚴格實施以清理病死松樹為核心,以疫木源頭管控為根本的防治策略,實施疫木冬春集中除治和其他時間即死即清,做到病死樹除治率達到100%,做好采伐跡地更新造林。同時開展生物防治和注干防治,釋放華絨寄甲、腫腿蜂5萬頭以上,注干防治2萬株。
“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任務仍然十分繁重,責任仍然十分重大。后續,全省林業系統將堅持壓實責任,切實把第1號總林長令落到實處。加快疫區疫點拔除進度,壓縮發生危害面積,強化監測優先,摸清疫情底數。強化精準施策,提升防控實效,推行全年清全域除,堅持防治結合,創新除治質量管控。各地要做到疫木除害處理全過程監管,要強化疫木監管,推進依法防控,要強化系統觀念,以生態治理的方式從根本上遏制松材線蟲病疫情蔓延,以高質量生態建設成效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仲志勤表示。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吳瓊 許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