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專精特新”系列報道 | 從“制造”到“智造”的企業蝶變——記通化市前進石油機械有限公司
(資料圖)
中小企業是我國數量最龐大、創新最活躍、帶動就業能力最強的企業群體,在諸多利好政策的鼓勵下,“專精特新”成為越來越多中小企業的對標方向。這次記者走進的是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通化市前進石油機械有限公司。這家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1995年成立,30年的強勁發展讓企業實現了從加工制造型企業到技術研發型企業的華麗蝶變,“而立”之際,深耕精耕細分市場、探索新技術又成為前進石油人新的目標和方向。補鏈:潛心研究“獨門絕技”通化市前進石油機械有限公司是我國生產石油工具的主導企業,產品集懸吊提升工具、鉆井井下工具、鉆具內防噴工具、打撈、切割、整形、銑磨、補接、倒扣、側鉆、輔助等各種石油打撈修井工具15大類、100多個品種、上千種規格,是目前國內生產修井打撈工具品種最多、規格最全、提供修井類技術整體解決方案完善的供應商。走進企業的自動化研究辦公室,研發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正在緊張忙碌著,在他們的努力下,每年可測繪設計研發新產品20余種。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大慶國外產品國產化項目正式開始試制,其中國內僅有的三臺“萬米鉆機”中的相關工具正在車間緊鑼密鼓地生產,實驗成功的自動化小修模塊化產品新品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個油田使用,承接的中海油海上平臺項目已經成功在19個海上平臺上應用。30年生產試制經驗,前進石油不斷在產品質量上精益求精。相繼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 環境體系認證、ISO1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并持續取得API Q1、 API5CT 、APISpec7K、 API Spec 7-1、API Spec8C 產品認證,其中API Spec 7-1、API Spec8C 認證持續15年。記者還了解到,企業2005年就取得了吊卡、吊環的國家生產許可證,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石油鉆采配件一級供應網絡成員單位、中石化一級供應網絡成員單位、中海油的合格供應商。該企業還成為了中國石油物資裝備出口網絡成員、中石協信用AAA 級企業、全國科技裝備業協會會員、商務部石油裝備外貿轉型基地成員,擁有自營出口權。強鏈:不斷創新引領產業升級不斷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始終是前進石油的追求。從一戶只有1臺設備、6名員工、不到10平方米生產空間的小微企業起步,公司在30年時間里成長為擁有數十條全自動生產線,自建廠房2個、5萬多平方米的企業,并實現了自動化吊卡、自動化懸吊系統智能自動化改造。今年,企業提交了自動化懸吊工具行業標準、修井自動化國家標準申請,同時申請發明專利1項,三年之內會完成成果轉化2項。自主創新是“小巨人”引領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作為吉林省省級研發中心的前進石油,先后申請了多套專利,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9項、軟件著作權7項,并為我國幾大油田開發了多種產品配套新型工具,還參與制定了石油天然氣抽油桿吊卡、吊鉤行業標準、鉆井和修井用吊環團體標準。引進科研力量,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近三十年來,我們先后與國家機械工業部設計研究院、中石油技術研究院等國家科研部門,清華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工大、通化師范學院等高校建立了長期協作關系,聯合創新逐漸成為發展共識,推動企業在重要領域實現技術突圍,牢牢把核心技術掌握自己的手上。”總經理曲悅齊說。延鏈:優化提升服務海內外布局前進石油一直致力于打造便捷周到、響應快速、用戶滿意的服務口碑。為實現服務網絡遍布全國、11個辦事處輻射所有供貨油田的目標,前進石油通過優質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將生產體系上的質量控制全面延伸到服務保障體系,實現了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目前公司以總部為中心,劃分三個主要版塊,東北(大慶、松原、遼河)、華北(冀東、大港、中海油塘沽)、西南(長城鉆探、川慶、長慶、新疆),以這三個中心區域為基點,形成輻射全國市場的方案設計、技術開發、產品制造、維護服務體系。曲悅齊自豪地說:“現在我們的產品在銷往國內各大油田及大型裝備制造、技術服務、工程承包公司的同時,還銷往印度、巴基斯坦、阿塞拜疆、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等國際油田,廣受國內外客戶好評,我們有信心,未來一定還會銷往更多國家。”記者謝海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