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濰坊」昌邑: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集聚發展“綠色動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濰坊廣電新媒體訊昌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要求,搶抓國家“雙碳”戰略機遇,創新多元發展模式、延鏈聚合機制、要素保障措施,全面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澎湃“綠色動能”。
作為昌邑市的本土新能源企業,山東億潤新能源科技公司聚焦農村清潔取暖這一新能源新市場,利用空氣源熱泵技術,研發生產的新能源產品能效轉化率是空調的3倍,耗電量僅為一般電暖產品的20%,實現零污染和低碳排放,技術達到國內行業領先水平,省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為農村清潔取暖提供了昌邑方案和產品。眼下,企業正牽手國內10多家科研機構聯合攻關,還主動掛鏈靠鏈國外頭部企業展開戰略合作,開拓新市場。
山東億潤集團董事長姚立民說:整合重塑企業的技術、人才、市場優勢,重點發展儲能與綠色能源的新技術。目前公司正在進行相關產品的國際認證工作,年內待產品認證完成后,打開國際市場。
堅持新能源開發利用與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構建協同推進,近年來,昌邑市構建開發利用、裝備制造、技術攻關、應用示范于一體的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目前,已經集聚新能源制造企業40多家,形成從“用”到“造”發展新優勢。
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能源是主戰場,近年來,昌邑市深入實施新能源產業由海岸轉向“深藍”。依托投資36億元的昌邑海洋牧場與三峽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在全省首個開展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試驗示范,全國首個探索海上“風電、光伏、牧場”三位一體融合發展模式,蹚出“綠色能源+藍色糧倉”發展新路徑。
三峽新能源山東昌邑發電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曹錦超說:三峽昌邑海上風電項目今年發電已經超過5億2千萬度,在今年的五月我們也完成了整個海洋牧場的建設,我們投放了超過6千空方的產卵礁,還有集魚礁。現在我們是在開展海上光伏的樁基固定式還有漂浮式的對比論證,我們爭取在年內能夠實現海上光伏的建設,就是在我們昌邑海域形成海上風電,還有海上光伏,還有海洋牧場三者同場的格局。
產業長遠發展,要素保障是關鍵,近年來,昌邑市高標準配套電網工程,形成4座220千伏變電站為骨干、18座110千伏和14座35千伏變電站為支撐的電網結構,變電容量390萬千伏安,10千伏配變容量達到89.5萬千伏安,為新能源項目接入電網創造了良好條件。
國網昌邑市供電公司四級職員林海說:著力加快峽山500千伏、金山220千伏等電網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新能源供給及送出能力;同時,建立多專業并網協調機制,優化并網調度協議簽訂、并網驗收環節,為新能源并網提供全鏈條服務。
創新要素保障措施,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基礎逐步夯實。截至目前,昌邑市已經成功招引中國華電、中國華能、三峽新能源、國華能源等“國字號”“央字頭”新能源企業在昌邑落戶新能源項目,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接近100萬千瓦,“十四五”末新能源裝機容量將實現翻一番,達到220萬千瓦,年發電60億度,建成縣級綠色電網示范標桿。
昌邑市發改局局長孫兆興說:加強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集成,構建起涵蓋產業發展、項目引進、人才引育、科技創新等全方位、立體化的政策體系,為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提供“保姆式”“磁鐵式”精準服務,不斷搶占新能源發展新的制高點。
關鍵詞:
相關文章
讀書 | 十年奮戰三部曲,只為文化“走出去”——“中學何以西傳?《中國故事英語傳播三部曲》新書發布暨中國故事的對外講述”在上海書展舉行
“早歲誰知世事艱,東西縱貫氣如山。為辟邪說答司馬,何曾明志報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