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首個全國生態日!看北京經開區生態“成績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天,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
近年來,北京經開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讓開窗見綠、出門見園成為亦莊新城生活常態,持續提升人文環境、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建設質量,“基本沒有大城市病”成為區域發展新名片。
在大氣環境治理方面,從2020年的37微克/立方米,到2022年的32微克/立方米,PM2.5累計濃度逐年降低,經開區堅持以“一微克”行動為主線,通過高位統籌,綜合運用政策、管理、科技等手段,實施大氣污染精準治理。僅在去年,經開區通過科學治理移動源,推動企業完成99輛新能源車替代;通過精細治理揚塵源,推進揚塵監控立體監測網絡建設,完成7個項目“綠牌”工地示范創建;通過全面治理固定源,推動實施“一廠一策”、技改工程,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減排40噸。
在水環境治理方面,經開區不斷強化河長制“市、區、街”管理體系。2022年,經開區街道級河長巡河482人次,有效巡河621公里,除區、街道級河長日常巡河外,區內還聘請專業人員加入巡查隊伍,全年發現并整改問題23處,持續加強責任河流管理保護。同時,經開區還在持續探索特色水資源管理之路,截至2022年底,經開區的海綿城市建設已經實現以41%的面積將70%降雨就地消納。此外,經開區萬元GDP水耗持續保持在4立方米左右;高品質再生水達到全區年度總用水量的近30%,工業用水量的40%,一系列亮眼成績讓經開區的節水之路越走越“有勁”。
在產業綠色發展方面,從2014年至今,圍繞解決經開區綠色低碳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痛點,經開區“綠色發展資金”政策不斷優化,今年新增先進低碳技術試點、綠電交易、綠色貸款貼息等10個支持方向,對鍋爐低氮改造、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項目等8個支持方向提高獎勵標準,通過點“綠”成“金”加強重點單位和項目的示范與引領作用,推動和幫助更多企業園區自覺“以技改促”減排。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截至2023年4月,在亦莊新城內共記錄鳥類21目、64科、163屬、306種,占北京市鳥類種數的61%。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50種。從“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暢游涼水河,到“鳥中老虎”白尾海雕麋鹿苑中“傲視”眾鳥,對生態環境變化反應極為敏感的鳥類,是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指示物種。這些珍貴鳥類的出現,也充分證明了經開區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
如今,在亦城,眼見處是繁花似錦,側耳聽有鳥鳴聲聲。森林繞城、綠道連城、碧水穿城、濕地潤城、公園遍城、農田留城、景觀靚城、文化興城成為了對宜業宜居綠色城區的生動描述。在成為國家級經開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新樣本的路上,北京經開區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愈加和諧。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公牛集團(603195)公司信息更新報告:2023Q2營收穩健 供應鏈降本驅動利潤超預期增長
公牛集團(603195)公司信息更新報告:2023Q2營收穩健供應鏈降本驅動利潤